1939年9月1日,德国调动150万军队从三个方向发起对波兰的全面进攻。波兰军队在德军强大的压力下迅速崩溃,甚至出现了骑兵与坦克对抗的悲壮场面。就在波兰军力接近瓦解之时,16天后的9月17日,苏联借口解放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民,实际上却趁机大举入侵波兰,表面上是为了协助波兰抵抗德国法西斯,实际上却和德国一起瓜分了波兰。德国入侵波兰后,英法迅速对德国宣战。然而,奇怪的是,英法没有像对待德国一样对苏联宣战,尽管苏联同样是侵略者。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考量?
苏德瓜分波兰的决定并非出自德国和苏联的长期精心策划,而更像是一场临时起意。1939年8月,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亲自飞往莫斯科,表面上是为了和苏联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但实际目的是为了寻求与苏联共同瓜分波兰。此前,苏联对德国的态度一直冷淡。斯大林这位“千年狐狸”非常清楚,德国的扩张野心巨大,希特勒的真实意图并非与苏联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而是希望稳住苏联,等到打败英法后再去对付苏联。斯大林早已看透了这一点,因此他最初选择了与英法接触,希望能够签署一项防御协议,共同抵抗德国的入侵。
虽然英法原本有意签署这项防御条约,但波兰强烈反对。因为苏联提出的方案包括在德军入侵波兰时派遣军队进入波兰,波兰方面认为这将使其沦为苏联的傀儡。波兰人民对苏联以及共产主义的反感情绪深厚,加之波兰的独裁领导人毕苏斯基去世后,没人敢做出这样的决定。英法无法与苏联达成协议,苏联只得转而考虑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决定与德国暂时结盟,共同瓜分波兰。然后,苏联计划待到德国在西线陷入困境时,再逐步扩展其在东欧的势力,增强国家实力,并通过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和军事改革计划,最终等到1943年苏联完全转型,准备发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解放并统一欧洲,让苏联的红旗飘扬至全球。
在1939年9月1日,德国发动对波兰的进攻,第二天,英法便对德国宣战,这并不让人意外。毕竟,波兰与英法之间有军事协议,英法也早有预谋对抗德国,所以宣战显得毫不拖泥带水。然而,令英法意外的是,苏联在10几天后也悄然出兵波兰,这使得英法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是否对苏联宣战?
如果英法宣战,虽然能够履行与波兰的盟约义务,但这意味着要面对两个强敌,德国和苏联的联手无疑会给英法带来巨大的军事压力。而且,英法与苏联之间并无直接冲突,苏联在进攻波兰时曾表明自己只是收复一战时期失去的领土,并无敌对英法的意图。对于英法来说,虽然波兰的命运已经注定,但他们必须考虑如何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一旦宣战,可能促使苏德结为军事联盟,这样的局势无疑会给英法带来灾难性后果。而如果不宣战,苏联的行动依然会保持表面上的独立,并不会彻底站在德国一方。英法显然明白该如何做出选择——尽管波兰牺牲了,但为了自保,英法只能做出这一艰难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