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之所以能够有效抵挡外族入侵,主要是因为边防地区驻守着一批能力非凡的将领。想必董卓、吕布和马超这三位英杰,无论是喜欢阅读《三国》小说的中年人士,还是热衷游戏的年轻玩家,都会对他们感到耳熟能详。这三位无疑都是武力值超群的传奇人物,何况在那个时代,他们也是各自辖区的强大诸侯。
董卓以身躯魁梧、武艺高强而闻名,尤其擅长骑射术。他一开始是羽林郎,后来因为出色的表现逐渐晋升为并州刺史和河东郡守等高位,数次成功地平定了羌人叛乱和抵御了匈奴的入侵。在他的麾下,有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华雄等一众猛将,吕布也正是在董卓入驻长安后加入的。那么,吕布在投靠董卓之前身处何处呢?他曾效力于当时的另一位北方诸侯丁原。丁原在当时能稳守一方,除了因威望和军功外,其自身实力也堪称强悍。丁原麾下同样人才济济,包括了吕布、张辽、张扬等彪悍之士。正是如此,北方的外族入侵往往只能以失败告终,怎敢在这片土地上肆意妄为?
再来看看凉州,这里是三国时期羌人聚集的地方,而羌族的强大则早在东汉早期就得到了验证,凭借着伏波将军马援的英名可见一斑。在三国时期,凉州的声望最高的当属马援的后代马腾和马超父子。马超的英勇在历史上有口皆碑,曹操甚至曾评价马超的勇猛不亚于吕布,致使他在面对曹操时不得不割须弃袍。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董卓虽然收复了叛汉的凉州,但若凉州早无叛变外族又怎敢胆敢侵扰?
最后,我们来关注东北地区。汉末的东北区域主要被公孙瓒统治,虽然《三国演义》中对他的描述极为有限,但实际上他曾统辖北方的青州、幽州、徐州及冀州四个州,威势震慑辽东。公孙瓒手下拥兵如云,其中将领田楷、严纲和赵云等皆是勇武之士,毫不逊色于赵云。公孙瓒虽然在与袁绍的争霸中惜败,但袁绍的实力也远胜于他,自然外族不能轻易侵扰这个区域。
上述就是三国早期镇守边疆的英雄豪杰们。而及至三国后期,外族的威胁更是显得微不足道。曹操稳控北方,文臣有郭嘉、荀彧、许攸、程昱和司马懿,武将则有张辽、张郃、徐晃、庞德和夏侯惇等猛士;而诸葛亮则在西蜀积极防防叛乱,进行七擒七纵的布局;孙权则在江东先有孙策和周瑜统领,后有鲁肃和陆逊镇守,当时百越在这些杰出人物面前简直不值一提,难以成为他们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