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华主席逐步卸任自己的领导职务,最终在1982年彻底退出了权力的舞台,回归了一个相对平淡和低调的生活。辞去职务后,他选择了在北京西皇城根南街9号院居住,过着简朴且宁静的生活,尽量避免公众的关注和舆论的喧嚣。
在晚年,华主席发展了一个特别的爱好,那就是种葡萄,这一爱好几乎贯穿了他整个晚年的生活,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事实上,早在1983年,也就是他刚刚辞职不久时,华主席便亲自前往北京郊区的葡萄园进行考察,学习葡萄的种植与管理技术,以深入理解这一过程。
华主席不仅在自己家的庭院中种植葡萄,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的家里搭建了两个大型的葡萄架,上面种植了五六十种不同品种的葡萄。随着时间的推移,华主席在种植葡萄方面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根据他的外孙女的回忆,华主席甚至能在葡萄尚未成熟之前,准确预测出未来葡萄的形态与色泽,这种预见性令人钦佩。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华主席总是亲自照料自己的葡萄园,包括定期修剪葡萄枝条和在风大的时候帮助捆绑葡萄。等到他体力不支的时候,就会安排院子里的护卫、司机和厨师等人来帮忙打理这些葡萄。每年丰收时节,华主席只会品尝几颗自己的葡萄,大部分则为身边的工作人员和邻居分享。
华主席之所以不贪恋自己的葡萄,通常是因为他身患糖尿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一次外地考察中,他突然感到腹痛,经过治疗后被诊断为糖尿病。自此,他的饮食习惯被严格限制,尤其是在晚年的新陈代谢减缓后,食物的摄入也须量化和定时。
在晚年的日常饮食中,华主席的主食控制在每餐约2两8钱之间,早晨最多只能吃5钱,中午1两3钱,晚上则限制在1两。尽管饮食要求严格,华主席对饮食的要求并不高,早餐一般是简单的馒头片和一些牛奶。作为山西人的他,特别钟爱午餐时的面食,诸如臊子面、猫耳朵等传统美食。而到了晚上,他的晚餐通常也很简单,常常是一碗粥或是几块烧饼。
总体来看,华主席的饮食习惯是高度管控的,他的妻子则成了他饮食的“监护者”。有一次,华主席吃饺子,虽然已经吃了十多个,但他仍因口味诱人想再多吃两个,最后在妻子的同意下,华主席才得以满足他的这一小小愿望。
华主席的晚年生活非常简朴。他早上往往沉浸在报纸中,尽管已不再担任国家的领导职务,依旧对国家大事保持关注,对各类新闻的阅读入神入化,甚至有时在吃饭时也忘了呼叫人。
午餐后,他会小憩片刻,若有客人前来,一般会安排在下午。如果没有访客,华主席则会在庭院中散步,或练习气功、书法等活动。晚上的时间,他喜欢收看《新闻联播》,这一习惯从未改变。
在社交方面,华主席虽然非常低调,日常也鲜少外出,但在有限的几次出门中,总有人认出他。比如有一次在王府井购物时,就有一位工人认出了他,询问是否为华主席,华主席则微笑着说“不是”,并叮嘱工人早些回家休息,时间已不早。
然而,每年有两个特定的日子,华主席始终会按时出门,这两天分别是12月26日和9月9日,前者是他的诞辰,后者是他的忌日。在这两天,华主席总会带上家庭成员及身边的工作人员,一同前往纪念堂,缅怀并瞻仰他曾崇敬的主席遗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