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字,古人将这些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动物骨骼上,最早的甲骨文出土于安阳的殷墟遗址,这些文字大多记录了盘庚迁都之后的卜辞,距今大约3200年。正因为如此,许多中外学者普遍认为,中华文明的历史仅有3300多年的历史。
然而,随着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上古遗址被发掘出来,甲骨文的历史也被进一步向前推进。目前,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距今超过3500年的甲骨文,这意味着当时中国已有了相对成熟的文字体系。
提到甲骨文,我们总是绕不开一个话题,那就是约8000年前的贾湖刻符。贾湖刻符可能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形式,甚至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源头。
在河南省舞阳的贾湖遗址中,考古学家在一些龟甲等器物上发现了若干符号,至少有17个符号,它们被统称为“贾湖刻符”。其中的某些符号与甲骨文中的“目”字、“曰”字形态相似,而且这些符号的书写形式与甲骨文非常相似,笔画、笔顺以及结构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相似性。因此,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古文字学专家葛英会认为,这些符号应该是一种早期的文字,成为了商代甲骨文历史的起点。尽管如此,仍有不少中外学者认为贾湖刻符只是一些简单的符号,尚不具备文字的完整功能。
总的来说,关于贾湖刻符是否构成文字,学术界目前尚未达成统一意见,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贾湖刻符与殷墟甲骨文虽然相隔超过5000年,但两者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历史联系。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贾湖遗址不远处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其年代大约为7000至8000年之间,也发现了一些甲骨契刻符号,虽然这一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是否能被认定为文字,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
2012年,考古学家在东赵遗址进行了发掘,该遗址位于郑州商城东南约14公里、北距大师姑城址约7公里的地方。东赵遗址跨越了龙山时代和东周时期,这个遗址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东赵遗址包含了三座不同年代的城址,小城为龙山时代晚期到新砦期遗址,中城属于二里头时期,而大城则是东周战国时期的遗迹。其中最为特别的是中城的发现。
东赵遗址与郑州商城遗址相邻,后者被认为是商朝的初期都城,建于约3500年前,比东赵遗址晚了400年左右。但在东赵遗址的中城内部,考古人员发现了许多商代大型建筑的基址,这表明商族在夏朝时期就已经开始扩展到郑州一带,接近了夏朝的核心区域——河洛一带。
更为惊人的是,考古人员在中城遗址发现了一个卜骨祭祀坑,坑内出土了20余块排列整齐的卜骨,这些卜骨来自牛的肩胛骨,表面有明显的灼痕,这些卜骨很可能是用于祭祀的。根据出土的物品,考古学家推测,这一遗址的年代大约为二里头二期,可能是商代殷墟卜甲习俗的雏形。然而,官方公告并未提到这些卜骨上是否刻有文字,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这些卜骨上并没有刻字。
位于东赵遗址附近的郑州商城遗址被认为是商代的早期都城,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其中包括一些甲骨文。1950年,在河南郑州市管城区,考古人员发现了“郑州商朝遗址”,随后的多次考古发掘表明,这个遗址的占地面积达25平方公里,是先周时期仅次于殷墟的庞大都城遗址,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稀世文物,其中包括一些陶文和骨文。
郑州商城的文字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刻写在陶器上的文字,共有二十多个字;另一类则是刻在牛肋骨上的文字,这些文字与甲骨文非常相似,虽然只发现了两片刻辞。其中,一片刻辞上写有“又乇土羊,乙丑贞,及孚,七月”11个字,由于甲骨文中也有“又亳土”的记载,学者们推测,“乇”字可能是“亳”的早期写法。这一发现揭示了郑州商城可能就是商代初期的都城。
值得注意的是,郑州商城的甲骨文比殷墟的甲骨文早了300多年的时间,且这一时期的甲骨文已显现出成熟的特点。如果没有成熟的文字体系,显然无法像这样记录具体的卜辞内容。
在郑州商城遗址之前,最早的甲骨文并非出自商族的遗址,而是来自东夷文化遗址。1995年,考古人员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田庄镇史家村进行建窑烧砖作业时,在村西南的一处突出的高地上发现了史家遗址。经过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学者们发现了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公元前1900至前1600年)以及晚商时期的城墙、环壕等遗址,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岳石文化时期的井字型木架祭祀坑。在这个祭祀坑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两片刻有五个字的甲骨文。
这些甲骨文距今已有3500多年,比殷墟的甲骨文早了约300年。今天,这两片看似残缺不全的卜骨已经成为了桓台博物馆的珍贵藏品。令人困惑的是,史家遗址属于东夷文明,而甲骨文通常被认为是商族的产物,那么史家遗址为何会出现甲骨文呢?根据现有的考古证据,可以推测商文化在夏朝后期可能已经扩散到了东夷地区,带去了甲骨文的书写习俗;也有可能是东夷文化将龟甲刻字的习俗传给了商族,尤其是东赵遗址中的卜骨没有文字,这也表明商族在大约3900年前并未普及甲骨文的使用。
无论甲骨文的起源如何,史家遗址中的甲骨文表明,在距今约3700年时,中国已出现了甲骨文,这反映出当时已经拥有了“成熟的文字体系”。
总之,约在9000年前,先民们便开始在龟甲上刻画符号,而到距今约3500年时,这些符号逐渐演变成了真正的文字,标志着甲骨文的诞生。随着考古学的不断深入,我们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甲骨文遗址被发现,进一步揭示中国文字的起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