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年抗日战争期间,国军是抵御外敌侵略的重要军队,尽管最终在战争中败北,但他们对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国军的许多将领在抵抗侵略的斗争中展现了无与伦比的英勇与智慧,成为那个时代的英雄。
提到在抗日战场上对侵略者实施重大打击的将领,国军将领薛岳将军无疑是一位傑出代表。在这八年的抗战时光中,他作为主要指挥官,为保卫国家尽心尽力。其中,万家岭大捷便是他在抵御日军过程中斩获的一次重要战役,广受赞誉,被认为是抗战三大捷之一。
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作为最高指挥官的薛岳统领着第九战区的全部士兵,奋力抵挡日军的进攻。双方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战役,经过多次拼搏,第九战区的官兵在薛岳的卓越指挥下,成功击退了敌军,挫败了日军占领长沙的阴谋。此后,日军连续发动了第二次和第三次长沙战役,但一次又一次都在薛岳将军的指挥下遭到挫败。连续取得的三场胜利让第九战区的名声大噪,薛岳也因此成为抗战时期击敌数量最多的战区司令官。他的贡献无疑使他成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主力战将之一。
另一位值得一提的抗战名将是孙立人将军,他同样是国军中的一位重要指挥官。在整个抗战期间,孙立人主要在异国战场上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他曾积极参与了入缅作战,指挥第38师,成功解救了友军,且取得了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后的首场胜利,历史上称之为仁安羌大捷。
在第二次入缅作战中,孙立人带领全新装备的美式部队,积极反击敌军,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成功消灭了日本第18师团,为滇缅大反攻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另外,土木系的重量级人物罗卓英也在抗战中扮演了一位重要的角色。作为国军的二号人物,他与陈诚的不寻常关系也为他的军事生涯增添了不少色彩。两人在保定军校曾是同桌好友,这段友谊也让他们在日后的配合中更为默契。
罗卓英在国军中的崛起得益于陈诚的帮助,他凭借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被誉为“土木系的智囊”,迅速步入了军界的核心。在八年抗战期间,罗卓英担任指挥官,领导了声名显赫的上高战役,重创了侵略者,歼敌超过一万五千人。战后,他还参与了长沙会战以及滇缅战役,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为驱逐侵略者出谋划策。
薛岳、孙立人和罗卓英三位将军,在抗日战场上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在随后的解放战争时期,这些曾经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将领们,却逐渐走向了幕后。薛岳在莱芜战役失败后,被蒋介石解除职务,从此不再参与前线作战,虽然在1949年再次受到重用,任海南防卫司令官,但已不再是那时的军中英雄。
孙立人在解放初期的东北战场上,与蒋介石的战将关系紧张,最终被调离东北,退居幕后,转而帮助蒋介石训练新兵。他的光辉岁月仿佛就此渐行渐远。至于罗卓英,他在解放战争中参与的战斗屈指可数,因为他选择与陈诚一起致力于台湾的发展,淡出了战斗的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