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初年爆发了著名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的主体是西晋的宗室,不过这样一场规模巨大的波动,牵扯到很多朝臣身上。很多重要的或者著名的人物都死于“八王之乱”当中。比如说本文要介绍的卫瓘。
卫瓘与钟会之乱
卫瓘出自儒家官宦世家,他入仕的经历也比较长。最著名的事情就是在钟会之乱当中的表现。在曹魏的曹奂时期,其实就是司马昭执政时期,司马昭派钟会、邓艾等人进攻蜀汉。这次军事行动取得成功,蜀汉因此灭亡,不过钟会、邓艾等人在益州却出了乱子。
钟会首先是构陷邓艾、排挤诸葛绪,将军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听从蜀汉大将军姜维的意见,打算在益州拥兵自立,与曹魏或者说司马氏对抗。史学家吕思勉就是凭借这件事判断钟会是忠于曹魏的。这个说法非常偏激,不甚可取。不过钟会在益州确实造成了一定的动荡。
当时卫瓘作为监军,也是钟会的眼中钉、肉中刺。本来钟会打算借刀杀人,让卫瓘收押邓艾。卫瓘手中才一千人,力量难以与邓艾抗衡。不过卫瓘还是完成了这个任务。钟会将军中将领囚禁起来,打算杀死他们控制军队,钟会拉拢卫瓘,卫瓘没有投向钟会,反而把消息泄露出去。
而后卫瓘假装生病,让钟会失去戒心。等到夜间卫瓘发动军队,对钟会进行反击。钟会、姜维寡不敌众,被忿怒的曹魏将领所杀。而后卫瓘又派人追杀邓艾。因为钟会构陷邓艾一事中卫瓘也有所参与。不过邓艾确实是冤枉。杀邓艾也算是卫瓘的黑点。
卫瓘劝司马炎改立太子
司马炎在历史上的形象还可以,虽然有一些问题,比如奢侈或者沉迷美色,但是在位期间消灭东吴、平复凉州叛乱,功绩还是有的。另外司马炎还是一个仁君,作为一个皇帝脾气比较随和。不过司马炎选择的太子却不太合格,就是司马衷。从历史上的记载来看,司马衷是比较愚弱的,不适合成为太子,更不适合成为皇帝。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司马衷实在是太过单纯。卫瓘本来是太子少傅,但是也认为立司马衷为太子不妥。他想劝说司马炎,但是这毕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有些开不了口。有一次司马炎与群臣在凌云台宴会,终于给卫瓘开口的机会。
卫瓘假装自己喝醉酒,对司马炎说:“臣有一些话想说。”司马炎问他想说什么,卫瓘就跪着抚摸司马炎的龙床说:“这个位置可惜了。”司马炎明白卫瓘要说什么,但是装傻充愣,问卫瓘是不是醉得太厉害了,卫瓘也不敢再说些什么了。
卫瓘之死
由于卫瓘隐讳地表达了改立太子的意见,让太子妃贾南风非常的不满。在贾南风等人的帮助下,司马衷还是成功即位,也就是晋惠帝。在晋惠帝初期,由司马炎的老丈人杨骏辅政。贾南风联合楚王司马玮杀死杨骏。在杨骏之后,汝南王司马亮与卫瓘辅政。司马亮曾经提出让留在京师的诸侯王回到封地,得到卫瓘的支持。这样一来卫瓘又得罪了司马玮。
贾南风与卫瓘有仇,原因在上面也提到了。贾南风也获悉卫瓘与司马玮的矛盾。于是她构陷卫瓘与司马亮,让晋惠帝下令免除卫瓘的官职。司马玮借助这个机会,派遣清河王司马遐收押卫瓘。卫瓘身边的人劝说卫瓘抗旨,然后向晋惠帝自表,但是卫瓘不同意。于是卫瓘就死于贾南风与司马玮之手了。
参考文献:《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