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明王朝——明帝国的财政与卫所制
创始人
2025-08-18 17:34:02
0

《艾尔登法环》——干货攻略汇总

作者:小黑盒——gdtop

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朱元璋

提及明朝历史的畅销书籍,往往会想到《大明王朝1566》和《明朝那些事儿》,前者利用“改桑为稻”的财政视角切入明朝的权斗史,后者则是基于史料聚焦君王名臣的历史故事,二者对明代以来的军事制度设计着墨不。特别是朱元璋开创的“卫所制度”,这对更轻松地去理解明朝历史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大明财政

明朝的兴衰史,历来是明史爱好者关注的地方,而大明财政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有明一代,在王朝中后期始终面临着非常大的财政危机,所以就有了桂萼和张居正等人贯彻的“一条鞭法”,来对土地与税制进行一些改良措施。

正是这些改良措施,朝廷的财政收入大幅提升,让明朝中期喘了一大口气“续命”。我们知道,在古代税制很重要一部分来自于土地所产的粮食,宫廷用度比如嘉靖给李妃的赏赐需要粮食,处理危机比如海瑞赈灾也需要粮食,军队打仗比如万历三大征需要粮食;

在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多次提到了粮食税制的问题,每岁的财政收入难以负担支出,多亏靠着漕运艰难维持运转。我们都知道,粮食是土地里种出来的,保障耕地是国之根本,所以明代全国耕地数,一直都是后世学术界一直非常关心的问题。

耕地数

既然财政与耕地挂钩,那么这与本文的焦点军事”卫所“制度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在明朝朱元璋初期,全国土地不仅仅是供行政和税制系统管辖,同时也有一部分由军事系统管辖,行政税制由户部汇总,大概就是《明实录》中记载的400万顷左右。

但是在洪武二十六年的《诸司职掌》中,记载全国耕地面积有近850万公顷,足足翻了一倍,实际上850万就是同时包含了军事系统所辖耕地在内的数字!《明史》志卷五十三记载,“(洪武)二十六年核天下土田,总八百五十万七千六百二十三顷,盖骎骎无弃土矣。

弘治十五年,天下土田止四百二十二万八千五十八顷,官田视民田得七之一。嘉靖八年,霍韫奉命修会典,言:‘自洪武迄弘治百四十年,天下额田已减强半,而湖广、河南、广东失额尤多。非拨给於王府,则欺隐於猾民。广东无藩府,非欺隐即委弃於寇贼矣。’”

朱元璋

明初洪武年间的850公顷与后来的400万相去甚大,但我们没理由去质疑太祖朱元璋统计的数字,因为当时没有人几乎敢于欺骗这位农民出身的皇帝,更何况耕地数乃国之根本,根据明史学者顾诚的推测和证实,二者数字之差极有可能因为850万公顷不仅仅是各布政司、直隶府和州管辖之下。

另外400多万公顷耕地,来自卫、直辖都司的千户所掌握的土地,逐级汇于都司、五军都督府,竟达400万之巨,这就不得不提到明初的卫所制。表面上看,卫所制度思想似乎承自于北魏隋唐的府兵制,“兵农合一”,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

区别于唐代中后期逐渐兴起的募兵制,府兵的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唐朝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不过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朱元璋偏好卫所制的思想摹仿元制,卫所便为元朝的户部尚书张昶最早提出,明朝之后也被清朝改善沿袭使用。

屯田

明初的卫所制与我们通常认为的军事制度还有一些差别;首先是都司、卫、所掌控的一块类似于布政司、州、县的地盘,其实是一个单独的地理单位,同时在内地人口密集的地方,卫所一般还有一块不属于州县管辖的屯田;

其次是卫所的军士一般都有家属,除了正军之外还有军妻、余丁和其他幼小子女,有的还有父母。都司和卫所的军官子弟被称为舍人(馀丁),进行屯田工作的劳动力并不仅限于正军。正军、馀丁,这些名词则涉及到元代的军户制。一般来说,入军户后,世代为兵。

元朝军户每户必出一人,父死子替,兄亡弟代,世代相袭,实质上是一种世兵制。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在各地设立卫所,一卫有军队5600人,旗下1120人为千户所、112人为百户所、每个百户所总旗2人及小旗10人。

卫所制

各卫所都隶属于都司或(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部,有事调发从征,无事则还归卫所。明朝先后一共设立了接近500个卫,按照每卫5600人,则一共有大约270万的军队,不过按照前面的叙述,并非所有人都是士兵。

他们分工承担着种田、守卫、戍边,特殊时期从征等任务,也有直接隶属皇帝执行守陵等众多专职卫所。电影《绣春刀》中提到过不少卫的官制。每卫有:指挥使1人,正三品;指挥同知2人,从三品;指挥佥事2人,正四品;镇抚使2人,从四品。每千户所有:千户1人,正五品;副千户2人,从五品。

每百户所有:百户1人,正六品;试百户不等,从六品;总旗,正七品;小旗,从七品。剧中张震所饰演的沈炼就是百户。通常一卫中十之七八的人都会从事农业,在朱元璋时期,卫所制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卫所还可以开垦新得到的荒地,并且藩王戍边拱卫中原,可保太平。

名将录

故有了本文开篇朱元璋得意的那句话——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除此之外,朱元璋还特地规定军户“罚弗及嗣”,到了成祖时期,靖难功臣被给予特殊优待,后代无论水平高低均可袭职,俞大遒世袭泉州卫百户,戚继光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李成梁、李如松世袭铁岭卫指挥佥事。

然而除了名将外,军户家中还有一些庶出的舍人,但因为血缘关系,也是军户身份。这些人不需要承担卫所的义务,可以参加考试做官。比如李东阳祖先世袭京师金吾左卫籍,包括高拱、张居正、沈鲤、叶向高、方从哲均为军籍进士。

不过这套卫所制度随着时间发展,卫所基层士兵逐渐发展成上级的佃户,冗官和逃兵也愈来愈多,特别是堡宗土木堡一战损失大量精锐。到明中期倭寇盛行,卫所制的屯田沦为上级的私产,吃空饷问题严重,以至于兵员大量空缺,于是募兵开始占据主流,戚家军威震华夏!但募兵也加重了大明的财政负担......

《艾尔登法环》——干货攻略汇总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忠以为国,复兴越国 春秋末年,范蠡任越国宰相,与越王勾践二十年...
2025-08-18 04:33:38
原创 ...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
2025-08-18 04:33:23
原创 ...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将这...
2025-08-18 04:33:14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命运,而清朝雍...
2025-08-18 04:32:59
原创 ...
它是 整个秦始皇兵马俑中等级最高的一位高级军吏俑, 又被称为将军俑...
2025-08-18 04:32:39
原创 ...
【历史刘老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述...
2025-08-18 04:32:38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役和故事,而其中的一段经典战例就是...
2025-08-18 04:32:37
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
2025-08-18 04:32:37
原创 ...
元朝末年,天怒人怨,元朝贵胄只知道享乐,底层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
2025-08-18 04:32:31

热门资讯

原创 3... 满清统治3亿汉人276年,为何无人反抗?一个曾横跨亚欧大陆的庞大帝国,一支来自东北的少数民族,是如何...
山西昔阳钟村墓地在列 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轶琼)12月26日,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夏商周...
原创 《... 在《清明上河图密码》所描绘的北宋风云画卷里,诸多人物的身份与命运如隐匿于迷雾之中的丝线,相互交织且暗...
原创 曹... #深度好文计划#在古代中国,流传着曹丕观两头牛争斗的趣闻。曹植巧妙地在诗中避而不谈“牛”字,却铸就了...
上个世纪日本房价暴跌,日本人悟... 说起日本的房价,那真是世界房产史上的一段传奇,没有哪个国家或者地区会有跨度如此之长的房价下跌记录——...
原创 成... 面对安答札木合率军来袭,铁木真马上召集军将,认真研究和商议应对札木合十三路进攻之策。博尔术进言道:“...
原创 十... 来源:《耿飚将军研究会》 耿飚,1909年8月28日出生于湖南醴陵北乡严家冲,是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
原创 三... 关于三国时期各位谋士的排名,大家可能看过不少说法,这是由于排名参照的标准或者侧重点不同,会产生不一样...
原创 6... 这是朝鲜最“白眼狼”的一次。 在朝鲜最危难之际,我国果断抗美援朝。 然而60年代末我国身处艰难时刻,...
原创 马... 马未都:国宝级瓷器被当赝品卖给外国人,我隔着玻璃看,感慨万千 在我国的文化长河中,还真有不少国宝级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