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曾国藩的最高官位,相当于今天的什么职位?
创始人
2025-08-18 04:33:23
0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儿希望有朝一日遇上自己的伯乐大展宏图之志。然而千里马常有,伯乐却难寻。不少文人志士空怀报国之志,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

虽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有的人却能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得到朝廷的重用,有着“晚清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国潘就是属于后者。他曾说道:“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凭借他的勤奋和为官之道,曾国潘一生纵横于官场之中,其担任的最高职务在如今看来已相当于我国国务院的总理,就连留下的《曾国潘家书》也被世人津津乐道,此乃人生之大赢家。

勤奋好学

清朝是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个朝代。尽管有过“康乾盛世”,却仍逃不过跌宕起伏的命运,但同时又是最不缺少才子佳人的朝代。

有着满清第一才子之称的纳兰性德、写出流芳百世文章的晚清才子曹雪芹等都是其典型代表。然而权利与才气兼备的晚清名臣曾国潘更值得我们探讨。

曾国藩,曾子的第七十世孙,字伯涵,号涤生,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日出生。他出生于湖南省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祖辈虽然务农,生活也算较为宽裕。由于父亲为塾师秀才,曾国藩五岁时便已启蒙。

虽五岁启蒙,六岁入家塾,但这与他后来才名在外并没有多大关联,因为他在读书这条道路上并没有多大的天赋,甚至于还得了一个“比贼笨”的称号。

夜幕降临,曾国藩仍在屋子里挑灯夜读,都说“书读百篇,其意自现。”可这句话在他身上并不十分灵验,有一篇文章他翻来覆去地背诵,仍旧背不下来。曾国藩不甘就此放弃,他一遍遍的去读,一遍接一遍的去背。

在他忘我的自我学习中,并没有注意到他的家里已悄悄潜进了一个贼人。而这个贼人原本打算等曾国藩读书完睡觉时再行偷窃,不料时间一点一滴过去,曾国藩仍未打算休息。

急不可耐的贼人无法再继续等下去,于是便跳了出来,洋洋洒洒地把文章背了一遍,在此期间还不忘嘲笑曾国藩愚笨,直言这么笨,不应读书,称他只听了几遍,便会背了。背完后,就扬长而去。

然而贼人的话并没有动摇曾国藩对读书的坚定信念,对待知识一直是孜孜不倦,也正是他的坚持为他后来的仕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仕途平坦

虽说曾国藩为人并不十分聪慧,但勤能补拙,他的文学素养已超出常人一大截。加之运气使然,使他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以至于到了功高盖主的地步。

他成功进入仕途是在道光十八年,因在殿试和会试中位列三甲,被当时的道光帝钦定为第二名,这也为他以后的仕途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翰林院的庶吉士是他的第一项工作,这项工作没有品级,在如今看来更像是一种为储备人才专设的岗位,不料曾国藩不负众望,两年以后升入了翰林院做检讨,负责参与修订国史,职务相当于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研究员。

曾国藩的官运并没有止步不前,相反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先后担任了多项工作,在升任翰林院检讨后三年,他曾做过四川乡试的主考官,类似于我们如今考试的主考官一类的工作。

短暂的去往地区后,他便回到了京城担任了翰林院侍讲,参与校对公文,职务相当于我们现在中央机关的秘书一职。没过多久便做了文渊阁校理,字如其意,此项工作是在整理皇家的藏书,官职相当于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的管理人员。

虽说曾国藩历任过多项工作,但大多都是文科一类的工作,距离权利中心有较远的距离。直到道光二十七年,也就是一八四七年,三十六岁的曾国藩被封为了内阁学士、礼部侍郎,曾国藩才真正踏上了权利中心的道路。

不难理解,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古代官员都分品级,而内阁学士在清朝属于从二品,其职位

相当于今天国务院内的高级秘书官;而礼部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文化部等礼仪机构,侍郎的职位如同于副部长这样的官阶。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曾国藩先后在兵部、刑部等多个部门担任侍郎一职,这份经历也使他积攒了不少的工作经验,也使他从文职向武职迈出了一大步,其中就包括组织军队镇压起义。

这份工作使得后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的同时,也为他赢来了皇帝的信任,升任两江总督加任兵部尚书。权利相当于如今多个省份的省长、省委书记和一篇军区的总司令员。

时间悄然流逝,曾国藩的好运一直都在,同治年间,曾国藩在参与洋务运动的过程中被封为了内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直隶总督,达到了他一生中权利的最高峰,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

在官场上的曾国藩如鱼得水,是为数不多的功高盖主却又能全身而退之人。

褒贬不一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之一便是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因为总有人会和你意见相左。是非对错,也留与他人评说。世人对曾国藩的评价也是各不相同。

曾国藩这一生为清朝作出了巨大贡献,得过朝廷的重用,受到当时一大部分人的追捧,但因其镇压起义和列强入侵中国时所作出的种种行为,让一部分人难以释怀,甚至将其冠上了卖国贼的骂名。

即便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但曾国藩在某些方面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就如他勤勉的品质和待人接物都堪称我们学习的标杆。

勤勉是曾国藩身上最大的闪光点,从为官的第一天起,他就从未任何私事请过一天假,并痛恨那些懒惰的人,不想与之为伍。在读书方面也是一如既往的勤奋,他坚信勤能补拙,即使不聪慧,也照样能达到高峰,对于现下普通人来说,无疑是莫大的激励。

在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方面,他亦有自己的一套章程。在交友方面,他认为不应占他人便宜,不可轻易占取他人钱财。虽深居高位,却不独断专行,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在处世上,他秉持“处此乱世,愈穷愈好”的一套理念;在权势上他也未曾多过贪恋,认为功成身退,愈极愈好,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他功高盖主却又能全身而退的原因。

历史上有不少名人对他作出颇高的赞誉。伟人曾夸赞曾国藩:“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李鸿章曾言:“其深识远略,公而忘私,尤有古人所不能及者。”

小结:

观其一生,曾国藩是极其幸运的,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相比于怀才不遇的文人和敢于谏言却被无端贬黜的官差,曾国藩生时手握重权,死后仍被追封为太傅,一生都未曾有过大的波澜。

尽管世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散去历史的迷雾,我们仍可以看到他身上的闪光点,他勤奋好学的态度和自我批评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所学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一个人一生当中都不免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古人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把他所说过的箴言当做我们学习的标杆并加以实践。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忠以为国,复兴越国 春秋末年,范蠡任越国宰相,与越王勾践二十年...
2025-08-18 04:33:38
原创 ...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
2025-08-18 04:33:23
原创 ...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将这...
2025-08-18 04:33:14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命运,而清朝雍...
2025-08-18 04:32:59
原创 ...
它是 整个秦始皇兵马俑中等级最高的一位高级军吏俑, 又被称为将军俑...
2025-08-18 04:32:39
原创 ...
【历史刘老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述...
2025-08-18 04:32:38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役和故事,而其中的一段经典战例就是...
2025-08-18 04:32:37
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
2025-08-18 04:32:37
原创 ...
元朝末年,天怒人怨,元朝贵胄只知道享乐,底层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
2025-08-18 04:32:31

热门资讯

牛鉴:大清帝国凉州府武威县50... 大清帝国时期,整个西北地区(地理)的县级的进士数量上,大清帝国凉州府武威县的进士是排在首位,共50位...
原创 从... 契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功建立起“农耕—游牧”二元制国家的民族。它的出现,标志着汉民族在制度上开始丧...
原创 穰...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英雄常常被人们称颂,那就是赵云,提起他,大家心中总会浮现出那种“常胜将军”...
原创 靖... 朱允炆干掉湘王朱柏被视为愚蠢决定,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从政治影响来看,朱柏为人忠孝,在藩王中素有贤...
原创 朱... 朱元璋分封藩王,那可是有好多方面的考量的。其一呢,他盼着儿子们能去镇守边疆,好好保卫大明的江山。在明...
原创 蜀... 从诸葛亮临终前,放弃主战派的魏延来看。 早在诸葛亮星落五丈原时,蜀汉的北伐就已经难以维系了。刘禅派李...
原创 美... #优质作者榜# 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强国,至今为止中国还不能超越其强大。 但随着中国的发展,美国对中国的...
原创 虚...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能够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会每天为您更新更多精彩故事、分享...
原创 “... 这张表里隐藏了大明王朝前三分之一的国运。 朱元璋,生于1328年10月21日,卒于1398年6月24...
原创 袁... 中华五千年历史,产生很多朝代,光皇帝就有几百位,每一个皇帝都会宣称自己是天子,是真正的龙是顺天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