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张国焘的肃反运动以及战争,红四方面军牺牲了很多将士,其中不乏一些高级将领,他们在根据地的建设以及军队的发展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可惜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都过早的去世了,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当年牺牲的红四方面军高级将领。
1、曾中生
曾中生,湖南资兴人,曾是鄂豫皖苏区的最高领导人。
曾中生在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后,曾中生被派到苏联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在苏联参加了中共六大,同年冬天回国。
1930年9月曾中生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被派到鄂豫皖苏区,任中共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委主席,当时正值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一次围剿,曾中生到了鄂豫皖苏区后果断地组成中共临时特委和临时军委,统一指挥反“围剿”斗争,取得了反围剿作战的胜利。
曾中生
同年4月,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进行了第二次围剿,曾中生再一次指挥部队取得了反围剿作战的胜利。
1931年5月,张国焘到达鄂豫皖苏区,成为鄂豫皖苏区的最高负责人,加上当时张国焘制定了一系列错误的方针,曾中生坚决的反对张国焘的错误方针,因此他不断地被张国焘打压,一度被降为独立第1师师长。
1933年9月,张国焘以“右派首领”等罪名逮捕了曾中生,对他长期监禁。1935年6月,红一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曾中生非常高兴,他给中央写信请求出来工作,不料信件落入张国焘手中,张国焘不允许曾中生与中央领导们见面。
1935年8月中旬的一个夜晚,张国焘派人将曾中生秘密杀害于四川西北部的卓克基。时年35岁。
2、许继慎
许继慎是安徽六安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许继慎在安徽、上海等地从事中共的秘密工作。
1930年3月,许继慎被组织派往鄂豫皖苏区工作,许继慎先后担任鄂豫皖特委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军长等职,他与郭述申、徐向前等人整编了鄂东北、豫东南、皖西三个苏区的红军,成立了中共鄂豫皖特委,实现了鄂豫皖红军的统一指挥。
许继慎
在许继慎的指挥下,红1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鄂豫皖苏区。
1931年张国焘到鄂豫皖苏区掌控了最高军政大权后,许继慎反对他的错误方针,因而遭到张国焘的忌恨,1931年11月被张国焘杀害于河南省光山县白雀园,年仅30岁。
3、蔡申熙
蔡申熙是湖南醴陵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教导团工作,曾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
蔡申熙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到上海中共中央军事部工作,1930年被派到鄂东南工作,同年10月蔡申熙参与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并担任军长。
蔡申熙
1931年1月,第15军与第1军合编为第4军后,蔡申熙任第10师师长,后来他还担任彭杨军事政治学校校长,为鄂豫皖苏区培养大批军政干部。
1932年7月,国民党对鄂豫皖进行了第四次围剿,蔡申熙时任红25军军长,10月9日,在湖北黄安河口镇战斗中,他腹部中弹,躺在担架上坚持指挥战斗,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
4、邝继勋
邝继勋是贵州思南人,早年曾在川军当兵,做到旅长,1929年邝继勋率领全旅官兵发动蓬溪起义,加入红军,1930年春担任红六军军长。
1930年12月,邝继勋被调到鄂豫皖苏区担任红4军军长,他指挥红四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并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作战的胜利。
邝继勋
1931年5月后,旷继勋任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13师师长,同年10月组建红25军后,邝继勋担任红25军军长。
张国焘到鄂豫皖苏区后,施行了一系列错误的方针政策,给鄂豫皖苏区的红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邝继勋严厉批评张国焘的家长制作风等问题,因其张国焘的不满,1933年6月,旷继勋在肃反中被诬陷杀害于四川通江洪口场,时年38岁。
5、余天云
余天云是湖北黄安人,1927年参加了黄麻起义,参加红军后逐渐成长为一员战将,1931年4月在红四军独山镇战斗第二次反“围剿”中的一次歼灭战中,负伤八处,到后方医院治疗养伤。1933年红四方面军整编时他担任红30军军长。
余天云
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余天云调任红31军军长,后来他被免去军长的职务被张国焘软禁起来,张国焘更是给他强加了莫须有的罪名,但是余天云始终不屈服。1936年4月红四方面军向西康转移时,余天云已经被折磨得不能行走,张国焘安排亲信抬他,在过丹巴河时张国焘的亲信把担架一甩,将余天云甩到河里淹死了,他当时仅25岁。
6、吴焕先
吴焕先是河南信阳人,1928年5月与吴光浩、戴克敏等人一起创建了鄂豫皖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柴山保。1929年6月徐向前来到柴山保后,吴焕先领导数千农民群众和赤卫队,积极配合红军作战,在徐向前指挥下粉碎了敌人的进攻。而后吴焕先先后担任红四军第十二师政治部主任、第25军第73师政治委员、鄂东北游击总司令部总司令等职。
吴焕先
1932年11月,红25军重新组建,吴焕先担任该军军长。1934年红25军和红28军合编成新的红25军后,吴焕先担任该军政委,与徐海东军长等人指挥部队转战于鄂东北、皖西北地区,开辟了新的根据地。1935年8月21日,红二十五军在甘肃泾川四坡村附近南渡汭河时遭国民党军突然袭击。吴焕先在指挥部队抢占制高点的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8岁。
7、孙玉清
孙玉清是湖北红安人,1927年参加了黄麻起义,在鄂豫皖苏区从一名小兵做起逐渐成长为红四方面军中的著名将领,1933年升任红31军军长,此时他年仅24岁,1935年8月毛尔盖会议后,孙玉清调任红九军军长。
孙玉清
1936年11月在与敌作战时,红九军损失惨重,1937年1月董振堂作战牺牲后,孙玉清调任红五军军长,然而此时西路军几乎已经陷入绝境,在分路突围中,孙玉清不幸被俘,因叛徒告发,于1937年5月下旬被残忍杀害,年仅28岁。
8、陈海松
陈海松是河南罗山人,参加革命后在鄂豫皖苏区逐渐成长为红四方面军的高级军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和川陕苏区的反围攻作战。1934年11月调任红九军政委。
陈海松
1937年3月12日,陈海松率领部队与国军激战于甘肃临泽县梨园口,为了掩护总部和兄弟部队安全撤退,陈海松与数倍于己的敌人血战六七个小时,最终壮烈牺牲,年仅23岁。
小结:
这8位将领都是红四方面军的高级指挥员,他们参与了鄂豫皖苏区和红四方面军的建设及发展,不过在后来他们要么是在战场上牺牲,要么是被张国焘害死,如果他们能够活到1955年大授衔,那时候的开国将帅又是一番风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