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建国初期这位大将实权大过粟裕,曾与八位元帅并列
创始人
2025-08-16 17:03:45
0

在中国新成立的时,共有十位将领被授予大将军衔,其中粟裕以其战功位列第一。在许多人眼中,作为十大将之首兼总参谋长,粟裕的职位似乎是最大的。但是,军衔仅代表一个时期的地位,实际上,在建国初期,至少有两位大将的实际影响力超过了粟裕,其中一位甚至曾与八位元帅齐名。这便是排名第三的大将黄克诚。

黄克诚,1902年出生于湖南永兴,早年接受了八年的私塾教育,后来在中学时期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1925年,23岁的黄克诚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革命征程。

黄克诚对于革命的贡献,主要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他推动恢复了政委制度,其次是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建议,就是抢占东北。为此,陈毅元帅对他的评价很高,说黄克诚虽然眼睛看不清楚,但他看问题的眼光却非常远大。

红军变成八路军那会儿,为了和国民党合作,我们党决定不设政委,改用跟国民党差不多的政训处。这个决定出了不少问题,底下的士兵开始分不清我们和国民党有啥不同;干部没人监督,思想上也开始松动,比如344旅687团的团长张绍东就跑了。

平型关打赢了以后,大家都挺高兴,但八路军内部的问题也慢慢露出来了。黄克诚那时候是总政组织部部长,他被派去前线看看情况。这一看,发现部队的风气下滑得厉害,战士和干部之间有矛盾,甚至出现了军阀主义和本位主义的苗头。要是这样下去,八路军就和国民党军队没啥两样了。

黄克诚动作很快,把调研的结果整理成报告,递给了中央,建议赶紧把政委制度给恢复了。毛主席对这个建议很重视,和其他领导人一商量,决定听黄克诚的。人民军队和那些旧军阀的部队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我们有统一的思想,还有人专门负责抓思想工作,政委就是专门干这个的。

他们能让军队里的人都一条心,保证中央的命令能顺利传达到每个单位,还能用各种方法确保命令得到执行。在黄克诚的努力推动下,八路军又把政委和政治部的制度给恢复了,这样部队的团结和凝聚力就更强了。这个做法对八路军,甚至对整个中国革命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1945年8月,雅尔塔会议之后,苏联根据会议达成的协议对日本宣战了。上百万的苏联红军往南边冲,直接就冲着东北的日本军队里。苏联人一来,那些关东军大部分都被打败了,没过几天日本就宣布投降,苏联也就把东北给控制住了。但是斯大林并没有打算长期占着东北,他计划着按照之前的协定把东北还给中国。不过,因为苏军推进得太猛,日本又败得那么快,这让东北的情况变得复杂起来,局势挺微妙的。

那时候,国民党的主力部队都集中在西南那块儿,就算有美国帮忙,蒋介石也没法儿把部队快速送到东北去。共产党这边在东北的力量也不强,之前抗联的部队撤到苏联后,共产党在东北既没有足够的武装力量,也没建立起什么稳定的根据地。这样一来,东北就出现了一个权力的空档期。在这个节骨眼上,黄克诚提出了一个建议,他说我们应该派5到10万人的部队,抢先占领东北。

东北既能派队伍进去,应尽量多派,至少应有5万人,能去10万人为最好。

并派有威望的军队领导人去主持工作,迅速创造总根据地,支援关内战争。以山东为关内第二战略根据地,应集中15万主力进行决战,达到控制整个山东。

其他各地区,则成为二大战略根据地之卫星,力求争取局部决战之胜利,不可能时,即以游击战争长期周旋。

为执行上述方针,建议山东应调3万到5万人去东北,华中应调3万到6万人去山东。在河南及平原主力的一部应调山西。江南新四军一师主力应调回江北。一师为新四军之坚强部队,目前向顽作战毫无希望,若被截断,会被迫打游击。以坚强主力去打游击,极为不利,故应迅速北调。

黄克诚的这个想法得到了毛主席的大力支持。在伟人的推动下,中央很快就定下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大方向。接着,我党动员了十多万人的部队,陆陆续续地进入了东北地区。

1945年9月,黄克诚带着新四军第三师的四个旅和三个特务团,总共3.5万人,从苏北出发,经过江苏、山东、河北、热河、辽宁五个省,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进军东北的任务。他们不仅在东北站稳了脚跟,而且在短短几年里,和其他地方的部队一起,在那儿发展出了百万大军。

1948年年尾,东北野战军出关和华北军区部队联手,打响了平津战役,傅作义的部队被打得溃不成军。黄克诚被任命为天津的首任市委书记。四野大军继续南下,解放了湖南,毛主席亲自点将,让黄克诚南下担任湖南省的首任省委书记。

到了1952年,彭德怀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后,黄克诚也很快进京,担任了副总参谋长和总后勤部长两个重要职务。当时粟裕是第一副总参谋长,排名在黄克诚之前。

粟裕在战场上的指挥才能是数一数二的,但在政治和组织管理方面就显得有些吃力。虽然他一生都在军界奋斗,但始终没有像黄克诚那样,真正主持过军委的全面工作。

1953年1月末,黄克诚刚到总参工作没多久,负责军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怀带着一些高级将领去华东地区检查战备情况,预计要花上一个多月。彭德怀不在的时候,主席决定让黄克诚来代理军委的日常事务。

1月30号那天,毛主席召集了黄克诚和其他几位部队领导开会,宣布了这个决定:在聂荣臻因病休息、彭德怀外出的时候,他们负责的工作由黄克诚来代理。毛主席还特别指示,这个决定要由张宗逊通知总参,萧华通知总政,萧向荣通知总干部部、总后勤部和其他军兵种,好让大家知道怎么配合工作。

这样一来,黄克诚这个刚来总部工作三个多月的新人,一下子就要挑起三副重担:负责全军的后勤工作,代理聂荣臻主持总参的日常工作,还要协助彭老总处理军委的日常事务,在彭德怀外出时,他还得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虽然粟裕是第一副总参谋长,排名比黄克诚靠前,但实际权力上,黄克诚要更大一些。

转眼就到了1953年11月27日,军委召开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高层领导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公布了一个很关键的主席团名单,里面除了黄克诚是大将军衔外,其他八位都是元帅级别的大人物。而粟裕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这个名单里。这表明黄克诚的地位已经明显超过了粟裕。黄克诚的职责也更加重要,他不仅是副总参谋长,还兼任了军委秘书长等好几个核心职位,这从侧面也显示了他在政治和军事领域的全面才能。

1954年,粟裕接任了徐向前的职位,成为了总参谋长,而黄克诚则递增成第一副总参谋长,协助粟裕处理总参的日常工作。

虽然粟裕担任了总参谋长的职位,但他并没有兼任其他的重要职务。在1954年,军委的日常工作主要由彭德怀主持,而重大问题则通过军委会议来决定。黄克诚不仅协助彭德怀处理军委日常工作,还担任国防部排名第一的副部长,后来又成为中央军委秘书长,并且兼任了总后勤部部长。

在军委、国防部、总参、总后等多个重要部门中,黄克诚都担任了要职,是当时最受重用的大将。黄克诚成为了彭德怀的重要助手,这也被称为“彭黄时期”。

在1956年的一次军委例会上,黄克诚针对总参工作发言:

中心的问题是要把总参的工作建立起来,总参检查时有两个问题,一是职责不明确,二是总参不敢大胆负责地工作。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全面原因

黄克诚的这番发言,显然是站在军委的角度,对粟裕领导的总参谋部工作提出了意见。

到了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之后,粟裕调离工作岗位,正是黄克诚接替他成为了总参谋长。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心... 中国自由式滑雪天才少女谷爱凌在新西兰训练时突遭意外。8月15日她首次重返雪场仅三天便发生事故,社交媒...
原创 整... 引言 在解放战争期间,粟裕将军带领我军打了很多的胜仗。可是之前几次面对胡琏时却都被对方逃脱,粟裕也对...
原创 看... 在宫庶与郑耀先的唱歌中,他们以歌声表达了各自的军旅身世:郑耀先是黄埔毕业生,而宫庶曾是特训班学员。 ...
原创 许... 到了八月份,济南城内的很多柿子树上已经挂满红色的果实,老百姓们爬上梯子开始摘取柿子。国民党军济南守备...
原创 陈... 前言 新中国成立之际,因为长期战乱,到处百废待兴,勤劳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发图强,团结一心建设社会主...
勾践精神:逆境中的坚韧与智慧 唯有经历过地狱般磨练的灵魂方能拥有征服天堂的力量。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经典故事被传颂至今,它们...
原创 赵... 上两周周末我们发了两篇关于三国蜀汉赵云和马超的小文章,里面都把他们标签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有读者...
电影带动F1收入40%增长,苹... 在今天的娱乐行业,电影和体育的融合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赛车这一充满激情与速度的运动领域。F1赛...
原创 唐... 古人有一种习俗,今天已经基本不为人知。在为死者举行葬礼时,会在墓中放置一块小型石碑,上面镌刻有名人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