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中国的北方很不平静,苏联由于三月时在珍宝岛吃了亏,心中不甘,便布置重兵在两国边境,大有迅速南下之势。
作为应对,我国也紧急调动了部队,同时相关作战部门都进入了最高战备状态。一时间双方剑拔弩张,紧张的局势,让全世界瞩目。
苏联当年制定了一套很完备的作战方案,其中包括预先打击的手段、目标,地面部队入侵的路线、时间节点、想要达到的效果等等。按照当年双方的实力对比,苏联有很大概率是可以打败中国的,那么,为何最终他们又不敢打了呢?
其实从1966年开始,苏联就开始在边境线上大搞摩擦,多次派出武装人员越境做些小动作。我国最初不想让矛盾扩大,便保持了克制,最多也是派巡逻队用冷兵器将对方逼回去。
可惜这种善意苏联没有接受,其反而认为这是我们软弱,因此变本加厉。1968年1月5日,苏联出动了数辆装甲车在七里沁岛一带,对毫无防备、正在破冰捕鱼的中国边民实施冲撞,导致5死、20伤。
如此严重的流血事件,让我国的态度开始转变,中央随即向沈阳军区等单位致电,要求各部加强警戒,不再退让,要做到“不斗则已,斗则必胜”。
随后的一段时间,解放军进行了一番部署,在乌苏里江岸边构筑防御工事,同时又出动侦察兵到七里沁岛潜伏,以此保护附近捕鱼作业的中国人。但苏联人似乎已经察觉到了什么信息,直到4月都不敢再登岛。
4月之后乌苏里江逐渐解冻,苏联的装甲车无法再上冰面,这样也难以伤及我国边民,解放军这才从七里沁岛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