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光绪不手刃慈禧太后,独掌皇权?有3个后果他承担不起
创始人
2025-08-02 04:03:20
0

《光绪》诗中曾说:“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于一利字。”何其悲哀,又何其现实!

清王朝的灭亡和慈禧的乱政直接挂钩,不过,我们仔细思考,如果没有慈禧,清朝就不会灭亡了吗?错,慈禧只是加速了清王朝的倒塌,却绝对不是决定性因素。这里,我们不为她洗白,也不为她辩解,她确实是历史罪人。

不少人有此疑问,为何身为皇帝的光绪帝不杀了这个名义上的母亲,独自掌权?针对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们好好梳理一番。

百善孝为先

慈禧垂帘听政时期,同治皇帝和光绪帝都在其的压制下难以生存,想要掌权根本是痴人说梦。有时候,也不得不感叹慈禧的强势,同治、光绪、溥仪三位皇帝都在她的压制下难有发展。

压制了整整三代皇帝,这在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存在。于是,不少人就有疑问了,为什么这些皇帝不干掉慈禧呢?为什么要惧怕这么一位女人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研读了溥仪晚年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在书中我们找到了答案。不是不想除掉慈禧,而是除掉慈禧后的三个后果,是光绪帝承担不起的。

华夏人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从古自今就尊崇百善孝为先的原则和道德观念,如果被人知道儿子除掉母亲,还是一国之君的行为,显然光绪帝的皇位也到头了。

光绪帝作为慈禧妹妹的儿子,是光绪的长辈,甚至慈禧还让光绪称呼自己为亲爸爸,这里就意味着光绪帝再怎么样都要尊崇孝道。背上杀母和不孝的罪名,就再也无翻身机会了。

而后,戊戌变法之前,光绪帝虽然是一国之君,但其所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却是十分软弱无能的,他畏惧慈禧,为了坐稳自己的皇位,他不得不对慈禧表面十分恭顺。

如果贸然将慈禧杀掉,得到的结果或许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好。不孝的帽子一旦被扣下,也就意味着天下即将易主,这对于本就十分腐败的清王朝而言,将会是致命的打击,更不要说让全天下人臣服于自己了。

面对这段屈辱史的开始,几乎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强烈地愤恨着慈禧,都幻想着光绪帝硬气一把,除掉慈禧这个害人精。可惜,历史之中从未有对错,只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罢了。

身在光绪帝这个位置,也有着自己的无奈,以及被世俗束缚的心酸,那么,第二个原因是什么呢?不能除掉慈禧的本质竟然是因为这个?

光绪皇帝的无能

慈禧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慈禧执政期间,面对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犯,内有农民起义的局势,她依然将腐败的清王朝维持了下去,这份本事就代表她是有能力的。

反观作为一国之君的光绪帝,却并不具备这项皇帝必备的技能,为何?

当年康有为推行新法时,光绪皇帝的态度便能看出来。面对新的制度,光绪皇帝太过纠结,懦弱,缺乏帝王应有的干脆果断。

不仅如此,在识人辨人上,他更是缺乏眼光,他倚重的官员全是一些空谈误国、纸上谈兵的书生。而这也是一个帝王的大忌,再则还有一条致命的缺陷,即将国家的控制权交给他国。

也许不少人会为光绪帝辩解,这是为了汲取日本维新变法中的经验,调整清朝的管理结构和模式。这种观点简直是荒谬至极,任何一个国家的经验,都只能是经验,而不能成为治国理政的榜样和典型。

国与国之间的国情体制是全然不同的,却将其混为一谈,而不是如《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所说的:“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和方法,照搬照套,甚至还因此请外国人来治理国家,这真是让人想打开光绪帝的脑袋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

当年,他听从康有为的建议,将朝政交给日本人伊藤博文来管理,这就让众人震惊了。一国之君将手中权力交给外国人,这不就摆明了将自己的国家拱手让人吗?

从来只见过皇帝把政权抓在自己手中的,还未见过要将国家送给他人的,只能说康有为和光绪帝都是奇葩,一个敢说一个敢听。真真是荒唐至极,也无怪乎慈禧不把政权给光绪了,不然清王朝只会灭亡得更快,百姓苟延残喘的机会都不会有。

识人不清,没有治国能力,更没有分析局势的能力,仅仅只是听信纸上谈兵者的高谈阔论,这从根本上就代表着光绪帝的无能。

从这里来说,慈禧能够在如此夹缝中让摇摇欲坠的清王朝苟延残喘下去,也是她的本事。三代皇帝都干不掉一个慈禧,除了说明几位皇帝的无能之外,也证明了慈禧掌权的本事。

那么,最后一个原因是什么呢?还有什么是光绪帝承受不起的后果呢?

群龙无首的动乱

慈禧掌权几十年,根系早已深入朝堂的各个角落,杀掉一个慈禧固然已经如此费劲,还要拔掉慈禧所有的爪牙,这谈何容易,根本是痴人说梦。

不论是朝中最有名望的李鸿章、左宗棠,还是担任重要职位的朝臣,这些都是慈禧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这些朝臣可比光绪帝重用的朝臣强多了,这就是碾压性的打击。权臣的助力,让慈禧的地位屹立不倒。

而慈禧一旦出现了纰漏,这些权臣却不是光绪帝能够驾驭得了的。最终导致的结果,很有可能是朝廷的颠覆。外敌当前,如果内患还频发,大清必定只有灭亡一个结局。虽说后来大清也灭亡了,但如果慈禧被光绪除掉了,很可能就在慈禧死亡的那一天,也是大清灭亡的一天。

攘外必先安内,这是从古至今的道理,慈禧一死,朝堂必乱,而这也给了西方列强下手的好机会,试问这样的后果哪里是光绪帝能够承受的呢?

因此不论如何,光绪帝为了保证自己的皇位,都不能杀掉慈禧。而且以光绪帝的能力,他也不一定能够杀掉慈禧。慈禧扎根朝堂几十年,势力根深蒂固,光绪帝的一举一动都被慈禧监视着,哪里还有光绪帝下手的机会呢?

结语

从以上三个原因,我们就能得出结论,光绪帝之所以杀不了慈禧,是因为他的不敢、不能。他缺乏治国理政的能力,害怕除掉慈禧会让大清就地灭亡,更害怕慈禧爪牙的反扑,更害怕背负天下百姓的指责和骂名。一切的一切,归根究底还是因为他舍不得皇位,哪怕是一个傀儡皇帝,他依然愿意坐在这个位置。

无能是一个国家的悲哀,更是百姓的悲哀。也正是如此,才有了慈禧这种害虫的存在,才给予了慈禧势力的壮大发展。皇权的路上原本就充满了挑战,唯有强者才能掌握绝对的话语权。

光绪帝不应该怪慈禧的乱政,也不该怪慈禧的强势,而是应该问自己,为何如此无能、懦弱?为何不能给大清子民撑起一片天,不能安内抗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广州二中飞出“空中F1”选...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秦小杰 七月午后的阳光,将位于广州市白...
2025-08-02 08:39:34
全国“数据要素×”大赛福州...
全国“数据要素×”大赛福州初赛正式启动啦!此次初赛的开启,犹如在福...
2025-08-02 08:38:14
福州市数字经济职工劳动技能...
近日,福州市数字经济职工劳动技能竞赛决赛隆重举行。赛场上,来自各行...
2025-08-02 08:36:39
原创 ...
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最得力的助手就是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是一个非常会...
2025-08-02 08:33:38
原创 ...
文|柯静 编辑|柯静 前言 秋战国时期楚越之间地关系在当时影响有多...
2025-08-02 08:33:34
原创 ...
楚汉相争时,项羽作为盖世英雄,立下赫赫战功,却高开低走,被刘邦逆袭...
2025-08-02 08:33:21
第一功臣,权力大,刘邦还会...
萧何作为第一功臣、第一丞相,那他适不适合做呢?日子好不好过呢? ...
2025-08-02 08:33:13
原创 ...
皇权,受命于天,但是当到了这个孤独又清冷的位置上的人,还是当初的那...
2025-08-02 08:33:08
原创 ...
木木:小月月,快来啊!我给你暖好被窝了。 月月:来了来了,请开始你...
2025-08-02 08:33:03

热门资讯

原创 非... 不知道大家还能不能记得当年最为火热的“葬爱家族”呢,早在20多年以前,造型千奇百怪且颜色花里胡哨的发...
原创 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开始发生巨大变化,迈上了新台阶,通过这几十年的努力,已经成为 世界第二大经...
午门献俘:大清帝国最高光的时刻... 帝国的礼仪:从影视剧中的误解说起 影视剧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明黄色的琉璃瓦下,巍峨的宫殿前,...
原创 原... 赵光义杀哥哥赵匡胤而夺帝位的可能性不大。 一者,赵光义有一个“金匮之盟”作为继位当皇帝的保障; 二者...
原创 一... 讲故事前,咱们先一起了解一下,这个曾经在上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传奇人物 杜月笙(1888年-195...
原创 一... 众所周知,如今古墓的发现多是因为在土中发现了一些冥器,之后考古学家顺藤摸瓜的找出了古墓的位置。但是其...
原创 咸... 咸丰帝与对俄外交的决策特征 咸丰年间,清政府是如何催动,对俄弱势外交制度重构的?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
原创 终... 今天终于知道为什么刘备喜欢用魏延,而诸葛亮不喜欢用魏延?这中间的着重点并不是魏延到底是不是忠于蜀汉的...
原创 晚... 遴选一组百年前留存的黑白照片,拍摄者并不是刻意为之,有的甚至模糊不堪,却更直观地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
原创 如... (文末附卧龙英子日常) 如果诸葛亮没有出山,他可能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诸葛亮没有出山以前,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