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民革命军的序列中,有一人曾统帅几十万重兵,在西北和我军直接较量,他就是国军中有“西北王”之称的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胡宗南。
胡宗南虽然是正儿八经的黄埔一期毕业生,但他在报考军校时因为身高不足一米六,险些被拒之门外,后来还是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特批他参加考试才最终进入黄埔军校。
他在战争年代,由于受到蒋校长的赏识而崛起于国军之中,他常年和我军进行战斗,故也被我军将领所熟知。
在国民政府败逃台湾之际,胡宗南手握40万大军在西北、西南准备做最后的抵抗,最终都被我解放军一一消灭。
特殊的黄埔一期生
胡宗南出生在浙江宁波镇海,和黄埔军校校长是老乡。他的家庭严格意义上说并不富裕,有时迫于生计还经常举家搬迁。
早期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三好学生,就读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成绩都名列前茅,尤其以体育最为突出。由于他出色的学习成绩,先后被聘请到小学当教员,主教国文、历史和地理。
但随着国内革命形势的高涨,胡宗南萌生了参军报国的想法,于是,他仔细地阅读了黄埔军校的招生广告,并向亲友借了一笔资金,准备南下报考。
当他兴致勃勃地来到黄埔军校,准备大展宏图时,却差点倒在了招生处的门口。原来胡宗南此时已经快30岁了,但身高却不足一米六,招生处的人很是为难,心里想:这样的小个子能上阵打仗吗?
于是,黄埔军校招生处的人就对胡宗南说:“看你的个子这么小,实在是不适合来这里当军人,上战场打仗啊!”
胡宗南一听就来气,他从浙江借了钱,千里迢迢赶来报考军校,没想到因为先天条件卡在门外。
于是他忿忿地对招生处的人说:“请你看看黄埔军校门前写的什么?‘升官发财请往别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我胡宗南一不想升官发财,二又不贪生怕死,我凭什么不能报考黄埔军校?”
招生处的人面面相觑,接着他又说:“我胡宗南是来革命救国的,凭什么个子小就不行?那拿破仑不也是个小个子,他照样打遍欧洲,而且我看你们廖仲恺长官也没有多高!”
前面的话倒没有什么,这最后一句话可是威力巨大,当时的廖仲恺不仅就在不远处,而且他还是军校的党代表。
正在巡查的廖仲恺听到这里吵吵嚷嚷,过来问是怎么回事。待招生处的人报告了有关情况后,廖仲恺觉得胡宗南的话说得也对,军校的报考标准里只说到身体健康,并没有说身高限制,而且自己也确实不高。
于是,廖仲恺指示招生处可以同意他参加报考,胡宗南这才有了和其他人同台竞技的机会。成功获得考试机会的胡宗南,在几轮选拔中都展现出过人的表现,随后胡宗南成功进入黄埔一期就读,并顺利毕业。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他黄埔一期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国共双方后来的名将,如徐向前、陈赓、左权、杜聿明、郑洞国、关麟征等。
共产党的“老朋友”
在黄埔将领中,有几个人深受蒋校长赏识,其中之一就是胡宗南。由于他在黄埔一期时,在战术推演和理论学习等方面都要略胜其他人一筹,又加上和蒋校长是宁波老乡,于是他的崛起就顺理成章了。
他先是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师长,令少将军衔,后又成为蒋介石的“十三太保”之首,被誉为黄埔系的“太子”。
由于胡宗南深受蒋校长赏识,因此他经常被蒋校长派去围剿“心腹大患”共产党。从1931年到1949年的时间里,胡宗南从东南到西北,足足和共产党打了近二十年的交道,真正可以说是共产党的“老朋友”了。
不过,虽然蒋校长对胡宗南寄予厚望,也将重兵交给他,但这位胡司令却好像并没有很好地完成蒋校长的要求。他在和共产党的较量中基本上是屡战屡败,使得他最后飞回台湾时,还被联名弹劾。
尤其是在解放战争前期的西北战场上,他和我军的彭大将军直接较量,却被打得丢盔卸甲,狼狈不堪。
先是在1946年9月,他会同山西的阎锡山,准备东西对进打击我军太岳兵团。没想到刚一交火,胡宗南部整编第一旅就全军覆没,整编第四十八旅大部被歼,胡宗南只得匆忙撤兵,再做打算。
之后,又在沙家店和清涧地区,受到我西北野战军的巨大打击,整编第36师全军覆没,整编第76师大部被歼。
坐拥几十万大军又在武器装备上处于明显优势的胡宗南,在西北战场上却屡战屡败,不免受到同僚们的讥讽,他们嘲笑胡宗南是草包将军。可胡宗南却说:“你们说我是草包将军,但你们也不想想,有几个人能打得过彭德怀?”
最后的大军
1949年7月,全国解放形势已经十分明朗,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大部已被解放军歼灭,只剩少部分还在负隅顽抗。
此时的胡宗南从西安败到宝鸡,又从宝鸡败到汉中,仓皇逃窜。但他离开西北的时候,手上还有第五兵团、第七兵团和第十八兵团13个军共四十万人。
从明面上来看,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也不过二十余万,粟裕的华东野战军也不过五十余万,胡宗南此时竟然还有四十万人。
但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胡宗南的四十万人,一方面有极多的吃空饷部队,另一方面又都是国民党在当地强拉的壮丁,根本没有多少像样的战斗力。
于是,他这三个兵团十三个军共四十万人的部队,在川陕、西康、云贵等地被解放军大部歼灭。直到1950年胡宗南准备从西昌机场飞逃台湾时,他的四十万大军就只剩下6万余人了,而这6万余人很快被解放军围歼。
胡宗南飞回台湾以后,马上被监察院弹劾,指责他屡战屡败而又擅自离开指挥之位。后来还是在他的伯乐蒋校长和陈诚的多方周旋下,才免于牢狱之灾。
1962年,胡宗南病逝在台北,临终前蒋介石曾亲往住处探望,使得这位曾经的“西北王”老泪纵横。后来,国民政府发表讣告,追赠中国民国陆军二级上将胡宗南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可以说,蒋介石对这位屡战屡败的“西北王”做得已经是仁至义尽,无可挑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