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清朝废除匠籍是坏事,因为明朝就是因为有匠籍才能造好火器,但是匠籍不是只有造火器的工匠还有造房子造瓷器造金器的工匠以及修河堤的工匠。
在元代之前是没有匠籍的,什么叫匠籍,就是父亲是工匠那么儿子还得是工匠祖祖辈辈不能改行。
而且匠籍是贱籍,他们不能和农民,读书人结婚如果他们和农民读书人的子女相爱了只能作罢
如果读书人和工匠的女儿恋爱了那是不能娶进门的大部分情况下工匠的女儿是注定要吃亏的。
为什么在古代言情故事里面工匠的女儿和士人相爱之后都没有好结果那是在那个时候读书人是不能娶匠户之女为妻的。
不是读书人薄情寡义而是元朝制度或者明代制度在那儿不能越制的。
这只是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匠籍制度更多的是对工匠的剥削
明代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隶属于官府,世代相袭,实行轮班或住坐为国家服役。这种匠籍制度限制了工匠的独立自主的经营自由。顺治二年五月,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免征京班匠价。
我们现代人的确很难感受到古代工匠被剥削没有人生自由的痛苦,但是我们换位思考下如果你在公司打工没有自由,不能按时拿到工资不能休息子孙后代不能改行你是什么感受?
被《明朝那些事》洗脑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专业的历史学术证明元代和明代都有工匠和政府产生矛盾。
明代正统三年和景泰元年都有逃匠,为什么工匠要逃跑?因为他们受不了剥削。
为什么我有很长一段时间认为多尔衮的思想比顺治皇帝的思想活络因为多尔衮摄政王废除了匠籍,而顺治皇帝却变相征收匠银。
所以起初的时候我朋友说顺治废除了多尔衮的弊政的时候我会在评论区评论,还顺治废除多尔衮弊政你恐怕吃饭是从碗底吃的,多尔衮非常善良地废除了明朝弊政被顺治皇帝恢复了。
我当时和他说的就是在对待劳动人民的态度上,多尔衮比顺治宽容多了,于是我给他举了几个对比点
很多反清起义不是因为顺治二年的剃发令而是因为顺治亲政以后经济发展得不好,因为顺治帝对民间疾苦不了解导致剥削了劳动人民。
我和他起初争论不休,但是我后来把清代废除匠籍始末以及多尔衮善待逃兵的资料发给他看了之后
他看了这两份资料之后觉得我说得对,认为多尔衮的思想比顺治活络
不过我后来了解到顺治后来剥削工匠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皇宫有许多建筑需要修复,一方面是镇压南明需要军费开支一方面漕运建设需要经费一方面是洪旱灾害需要赈济有时候调查刑事案件也需要调查经费
顺治皇帝他不能变出钱来只能先剥削工匠,直到了康熙晚年才能实施摊丁入亩减少剥削
雍正把大部分贱籍废除是促进手工业发展,改土归流也是限制土司权利让基层的人获得利益。
对待任何一个封建王朝我们都应该用多方面的视觉去看待,一些人看见别人说清朝某个方面比较好就骂人奴才这是非常不友善不理智的态度。
即使你们家祖先是明朝的伯爵你们也没权利骂别人是奴才因为现在是人民共和国任何人没权利辱骂别人奴才。
截教金仙头条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