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衡地动仪被移除教科书,中科院士为何说房梁上吊块肉都比那个强
创始人
2025-07-27 10:33:52
0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评价张衡:“王充的著作,有益于科学思想,张衡的发明,推进了科学知识。论衡与地动仪是东汉两大创造,王充与张衡是东汉文化界的两个伟人。”

提起张衡,相信各位读者都并不陌生,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张衡的一生中发明了很多惊奇的科学仪器。而其中最著名的,无疑就是出现在中学历史课本中的地动仪了,这个发明已经成为了几代人的记忆。

然而,张衡“地动仪”如今却被移除教科书,甚至还有中科院士认为,在房梁上吊块肉都比地动仪强。要了解事情的经过,先来了解一下地动仪吧。

那么,地动仪究竟是什么呢?

实际上,对于中学历史知识还有印象的读者便会知道,所谓的地动仪便是张衡发明用于预测地震的仪器!

一、作为中华文明的骄傲,地动仪被视为瑰宝

作为我国古代汉朝时的著名的发明家以及文学家,张衡所发明的地动仪,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文明的成就以及骄傲。中学时光对于一些读者来说,已经是非常久远的过去了,但是地动仪的图片,却仍深深的印刻在人们的脑海里。

据记载,地动仪是以精铜铸成的,其形状就类似于一个酒尊,其上还有山龟鸟兽的图案,可以预测地震发生的位置。

时至今日,人类仍然没能够准确的预测地震,使得许多无辜的百姓遇难,因此,设计出可以准确预测地震的仪器,是许多科学家的梦想,也是众多国家支持的科研计划。

然而,中国古人却曾发明过地动仪这种预测地震的物品,这样的事情引得国内外的科学家都非常感兴趣。

由于地动仪那精巧绝伦的设计,以及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因此自发现以来,便一直都被视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因此还在历史教材中亮相。

而不仅是中国对地动仪相当重视,国外也同样如此。

在联合国的科技展出中,张衡的地动仪是与月球的岩石样本并列展出的宝物,由此可见地动仪的地位之高。

在西方也有类似的装置,只不过中国人所发明的地动仪,比西方要早了一千八百多年。

然而,在2017年的中国历史的统编课本之中,令国人们骄傲的地动仪的故事,竟然被删除掉了。

那么,张衡的地动仪为何会被移除教科书呢?

实际上,删改教材一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的,之前也曾经历过多次删除,而无一例外的是,每一次删除都是褒贬不一的。而这次删除地动仪的理由,竟然是对地动仪产生了质疑。

二、地动仪被移出教科书,因其遭到了质疑

先前,不仅是在历史教材上可以见到地动仪的图案,并且在网上还能够搜到实物图的照片,甚至还有不少人亲眼见过。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其实如今人们熟知的地动仪并非实物,而只是考古学家们根据1951年出土的古籍记载,所造出来的模型而已!这样的事情,实在是令人震惊。

实际上,先前在历史课本中的候风地动仪插图,并非由张衡所设计并制作的地动仪,真正的地动仪未曾出土,并且由于历史久远的缘故早已失传,如今任何人都不知道其真实模样,只留下了一百多字的文字记载。

那么,中学课本中的地动仪插图是从何而来的呢?原来,是由一位名叫王振铎的考古学家所做的模型。作为一名考古学家,王振铎对于地动仪非常的推崇,但是至今只出土了其记载,而没有出土实物,这让王振铎先生的心里有所遗憾,因此他出头的记载中的描写,制作出了地动仪的模型。

那么,真实的地动仪是否真的是这般模样呢?这份质疑无人能解答,哪怕是王振铎先生也不敢打包票,而如今的地动仪的外观却在国人的心中深深扎根。

因此,虽说地动仪是国人的骄傲,但是本着对于历史的敬意,以及从严谨、逼近历史真相的角度出发,教育部最终决定了从中学历史教材中,删除了关于地动仪的内容。

在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以及教育部的考虑之后,大部分人们对于这件事的态度还是表示支持的,毕竟历史课本还是应该尽量的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同时,这种做法也是对张衡以及科学的一种尊重和敬畏。

然而,竟然还有人质疑了地动仪的实用性,甚至称“房梁上吊块肉都比地动仪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实际上,若是常人说出这样的言论,想必会遭到他人的抨击,然而提出这一说法的人,竟然是中科院的一位院士,这不得不让人对他的说法深入了解。

三、地动仪真的能够预测地震吗?中科院士持否定态度

对于历史上的地动仪,史籍中也有所记载。

据记载,在公元134年的时候,陇西便发生了一场地震,而当时放置于长安的地动仪对此有所反应,地动仪的龙口中,有一颗铜珠落下。而在此不久之后,便传来了快报,报告陇西传来地动的消息。而也正是因为这次的事件,让人们相信了地动仪的神奇之处。

在史书之中,对于这一段故事的在描写并没有进行夸大,而是有理有据的说明了地动仪的功能与设计,因此其是真是假尚待评判。

而实际上,在现代对于张衡的地动仪,在很早以前便已经存在了大量的质疑以及争论。

首先,有人认为如今的科技如此发达,却仍不能够准确的预测地震的发生,而东汉时期的科技落后,甚至古人们根本不懂地震的原理,从理论上来说,张衡是不可能造出预测地震的仪器的。

此外还有人认为,一直以来,国内外的专家们利用现代科技复原了那么多的地动仪模型,但是却没有一个能够真正拥有预测地震的功能,因此让人猜测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很可能与如今制作出的模型一样,并没有实际上的作用,而那些记载不过是巧合而已。

确实,王振铎的这个地动仪模型并没有预测地震的能力,不然像唐山大地震以及汶川大地震就不会让众多生命消逝了。

因此,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复原的地动仪模型并没有实际性的作用。

一位名叫傅承义的中科院院士,也在一次讲座中毫不犹豫地说道:“房梁吊块肉都比那模型强”。

当然,傅承义针对的是地动仪模型,而非历史上的地动仪。不过,如今对于地动仪是否真的能够预测地震一事,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因此无论是外观还是实用性都无法确定,地动仪会被移除教材也就可以理解了。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轻视张衡的努力,毕竟他的行为无疑也是一次伟大的尝试!

小结

如今,对于张衡的地动仪还是存在着不少的争议的。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祖先的智慧勤劳,为中国留下了璀璨的文明以及历史。张衡就是其所处的年代中有着非凡智慧的人,对于他的成就,我们不能靠如今对于地动仪的理解去评判,更不能对其进行污蔑。

现今对于地动仪是否拥有能够预测地震方位的能力,我们还不能够辨别。退一万步讲,即便张衡制作的地动仪没有预测地震方位的能力,但是他的想法以及敢于尝试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而之所以将地动仪从教材中删除,也是出于严谨的考量,本着对学生们负责的目的,删除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基本上所有伟大的发明都是靠着一次次的失败才造就的,因此,无论地动仪是否实用,也不能去轻视古人们对于探索世界而做出的努力!也相信在未来能够发明更精妙的仪器,让人们不再被意外到来的地震所害。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简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5盘大逆转,烂柯杯32强赛...
逆转与命运——2025烂柯杯16强赛的光与影 2025年7月2日,...
2025-07-27 08:37:51
诡异!中超半程冠军为何突然...
北京时间7月26日消息,2025赛季中超联赛第18轮比赛展开争夺,...
2025-07-27 08:37:41
原创 ...
在汪峰和森林北前往日本旅游的同一时刻,46岁的章子怡则在社交媒体上...
2025-07-27 08:37:41
原创 ...
说到明朝的历史,除了历代皇帝那些事儿,大家平时谈论最多的可能就是锦...
2025-07-27 08:34:15
聚焦朱子文化周丨纪念朱子诞...
■南平广播电视台:余华尊 ■建瓯融媒 聚焦朱子文化周 今天上午,2...
2025-07-27 08:33:52
原创 ...
1862年,这一年清朝可以说刚刚挺过亡国的危险。在这之前英法联军攻...
2025-07-27 08:33:50
原创 ...
众所周知,日本和我们国家一衣带水,从唐朝到当代一千多年的时间,两个...
2025-07-27 08:33:45
原创 ...
说起清代的翰林院,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清水衙门,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
2025-07-27 08:33:43
原创 ...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臭名昭著的暴君,臂如夏桀,这位夏朝时期的君主在位期...
2025-07-27 08:33:39

热门资讯

因“马”结缘,乔布斯之女与英国... 据报道,苹果公司已故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的小女儿伊芙·乔布斯与英国马术运动员哈里·查尔斯于当地时间周六...
李元霸的师傅是谁?隋唐好汉李元... 李元霸,别名小雷公,是唐高祖李渊的儿子,出生于陇西成纪,隋朝英雄第一条好汉。他武功高强、力大无穷,手...
原创 卧... 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兵力本就不多,分兵多处...
原创 最... 都说乱世里面出英雄,没错,以前我们的国家并不太平,为了皇位,为了获得更高的权利,为了统一国家,都付出...
原创 李... 世界上所有传奇的开始,通常不为人知但却令人满含喜悦,而所有传奇的落幕,往往可以众所皆知,但当事人却无...
原创 清... 大多数中国人可能并没有听说过蒲安臣这个名字,但他却对中国近代的外交事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蒲安臣...
原创 假... 李商隐作诗《贾生》讽刺汉文帝道:“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据《屈原贾生列传》记载,贾谊是一...
原创 曹... 文/艾筱说历史 曹操以为—— 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伐之良...
原创 辟... 引言 “政变并非像晴天霹雳那样突如其来……回答是:根本性的变革触动了整个社会机体和社会各阶层的根本利...
原创 不... 说起明朝的灭亡,清代学者在总结之时,提出“明之亡,非亡于崇祯,而亡于天启,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