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乱世里面出英雄,没错,以前我们的国家并不太平,为了皇位,为了获得更高的权利,为了统一国家,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战争不断,让百姓生活在水火里,在这乱世中,就会涌现出来许多有才能的人物,他们可能是骁勇善战的将军,也可能是有计谋有胆识的学者,不管是谁,他们都在当时的国家里做出了不少的成就。
三国时期是很乱的时候,不过在这个阶段也出来了不少英雄人物,比如诸葛亮就是其中一个很厉害的角色,他是当时蜀国的丞相,作为一名谋士呢,他知晓天文地理,干什么事情都很有把握,感觉是无所不能的一个人物,同时呢,他还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发明家,还有军事家,后来在加上三国演义对他的刻画,更加让他这个人物变得厉害了,成为了一种神话般的存在。
他的能力是不用怀疑的,但是呢,他也毕竟只是一个人,是人就会犯错误,所以呢,就连诸葛孔明也还是会有失误的时候,诸葛亮在去世之前,把军中所有的大事还有撤兵的计划都交给了长史杨仪等人,并且命令魏延断后,但是他也明白杨仪和魏延水火不容,预料到了自己在死后魏肯定不会听从杨的安排和调遣,有可能还会谋反,所以诸葛亮在临死之前留下了一个好计策,以备他们不时之需,等到他死后,杨仪便命令魏将军撤退,但是魏将军却说,诸葛虽然已经身亡,但是还有我呢,怎么能够因为一个人的死而不知该如何领导天下呢?
而且在魏将军心中又觉得,我为什么要听从杨仪的管控呢?他甚至还在大军撤退的时候,率领军队,反攻了杨仪,断了大军撤退的后路,杨仪上表了刘禅之后,想到诸葛亮当时留下的计策,便将魏将军杀了,并且带领军队撤退,因为这件事,杨仪觉得自己立下了功劳,应该接替诸葛亮的位置来掌管朝政,但是呢,他在生前写过一封奏折,说是杨仪生性急躁,性子狭隘,不适合担当大任,并且说可以立蒋琬为丞相,结果没得到重用的杨仪很是愤懑,心中很不平,经常见到人就说,如果当时他率领全军投降到魏国,哪里还能沦落到今天的这地步。
后来有人把他的话报告给了刘禅,之后便把杨仪贬为了平民,最后他羞愧不已,自杀了,其实诸葛早就知道杨仪是什么样的人,但是却没有去管,只是魏延很可惜,因为与杨仪有恩怨,却被诸葛亮给当做叛贼给杀了,最该死的人没死,不该死的人却死了,或许,这就是诸葛一生中做的最失败的两个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