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对汉末三国那段往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
由于《三国演义》的“扬刘贬曹”基调,令蜀汉五虎将的战斗力都很高。
无论你怎么排三国十大猛将,蜀汉五虎将基本上都能全部上榜。
哪怕是五虎将里面实力偏弱的黄忠,也能排进前十。
在这种情况下,曹魏武将和东吴武将就显得有点弱。
尤其是东吴武将,简直就是关羽眼里的“鼠辈”。
东吴武将的战力天花板,无非是孙策、太史慈,他们俩之间的差距能忽略不计。
孙策英年早逝,太史慈的上限就是张辽,而张辽在蜀汉五虎将面前根本不够看。
从张辽、徐晃联手都被赵云吊打来看,太史慈也强不到哪去。
相比之下,曹魏武将还好点,有许褚和典韦撑起了门面。
许褚跟典韦,虽然跟蜀汉五虎将有一较高下的实力,但也赢不了蜀汉五虎将。
许褚虽然跟马超死磕200回合,但面对张飞却毫无优势,被张飞挑了三次。
面对关羽,许褚同样没有优势,联手徐晃,都被关羽奋力击退。
曹魏五子良将里面,也有一位猛将,跟蜀汉五虎将交手很多。
(作者趣头条江湖夜雨洗青锋)
他跟蜀汉五虎将的四虎都交过手,此人就是曹魏的三朝老将,张郃。
《三国演义》原著中,张郃的武艺根本达不到绝顶境界,但也不能算弱。
总体来说,张郃的战斗力跟张辽差不多。
张郃跟张辽鏖战五十回合,不分伯仲,从而咱们能够得出张郃=张辽=太史慈=孙策。
罗贯中老先生偏爱张郃,在《三国演义》里给了张郃足够度的戏份。
蜀汉五虎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除了关羽之外,其余四位虎将都跟张郃交过手,那么他们的战况如何呢?
首先咱们来看看张郃单挑老将黄忠。(作者趣头条江湖夜雨洗青锋)
《三国演义》原著描写如下:
“黄忠拍马向前与张郃决战,约战二十余合,忽然背后喊声起。”
黄忠跟张郃单挑20回合,胜负未分,就被打断了,也没有看出明显的上风、下风。
如果此时不是老将严颜赶到,张郃就不会心神大乱,他也有实力继续单挑黄忠。
黄忠除了对阵关羽时表现很好外,对阵其他武将都算不上好。
黄忠单挑东吴鼠辈潘璋,20回合之内无法形成压倒性优势。
如果张郃继续跟黄忠单挑,估计会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接着,咱们再来看看张郃单挑赵云。
《三国演义》原著中,张郃跟赵云交手不止一次,但他每次都被赵云打得找不着北。
显然,赵云凌厉多变的招式,能够克制张郃。
长坂坡上,张郃单挑赵云,原著描写如下:
“云纵马挺枪,杀散后队,又来前军独战张郃。合与云战三十余合,拨马败走。”
长坂坡是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赵云带着刘禅突围,体力消耗很大。
半血赵云,依然在30回合左右,击败了张郃。(作者趣头条江湖夜雨洗青锋)
打完之后,张郃对赵云心生惧意,后来汉水救黄忠,赵云单挑张郃、徐晃两人。
徐晃的实力也不弱,单挑许褚50回合不分伯仲。
而赵云凭借一杆龙胆亮银枪,打得张郃、徐晃毫无招架之力。
由此可见,张郃完全打不过赵云。
张郃不是赵云的对手,同样他也打不赢马超。
跟赵云相比,马超的爆发力更强,能够在短时间内打出较高的爆发。
当然,马超的爆发,还是比不上关羽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
在马超面前,张郃连20回合都坚持不了。
《三国演义》原著描写如下:
“于禁出迎马超,斗八九合,于禁败走。张郃出迎,战二十合亦败走。”
此时的马超就像满怒气的蛮王,眼睛瞪得通红,张郃能够坚持20回合都算不错的。
张郃打不赢马超,也打不赢赵云,他却实打实跟张飞鏖战了整整五十回合!
《三国演义》原著描写如下:
“一将当先,拦住去路,睁圆环眼,声如巨雷,乃张飞也。挺矛跃马,直取张郃。两将在火光中,战到五十合,不分胜负。”
张飞这一战,说实在的我有点看不明白,张飞后期的战力这么拉胯?
想当年,张飞可是在小沛城前单挑吕布整整一百回合!
张飞50回合跟张郃不分伯仲,算是张飞的下限之战。
《三国演义》里面,很多武将都有上限和下限。
例如关羽,他的上限是斩颜良诛文丑,下限是跟纪灵单挑三十回合,不分胜败。
例如马超,他的上限是单挑张飞200回合,下限是整整五十回合也拿不下曹洪。
这么看的话,蜀汉五虎将里面赵云的实力非常稳定,他没有明显的下限。
有人说了,赵云不是单挑文丑六十回合不分胜败吗?
文丑可不是一般武将,他跟颜良在伯仲之间,远非曹洪、纪灵能够相提并论的。
《三国演义》中的张郃,跟蜀汉五虎将相比,不够勇猛也不够善战。
不仅仅是张郃,曹魏五子良将里面的于禁更拉胯。
曹魏的五子良将里面,张辽和徐晃比较能打。
逍遥津之战,张辽一声怒吼,带着八百骁锐冲杀东吴大阵,差点活捉孙权!
逍遥津之战,给了孙权一个绰号,“孙十万”。而张辽,也成了孙权的梦魇。
正史中的张郃,是曹魏三朝老将,历经三代曹魏君王,深得信任。
张郃是一个非常有谋略、有胆识的“智将”,他善于把握战斗局势。
而且,张郃还以擅长利用地形而著称,颇有兵法韬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