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一位大妈上车后高喊:“给我让位置”,可看起来并不像残疾人。
这位让座的女乘客应该是起来“晚”了,随即被大妈狂喷:“臭外地的,上北京要饭来了,狂什么呀?看你这长相就知道你不是北京人儿”。
被骂的女乘客随即回怼:“北京都是你家的,有本事你住故宫里”。
大妈变得愈发暴躁:“我生在红旗下长在天安门,你呢,臭外地的。我还真是正黄旗人,有通天纹,你看看你有吗?”大妈脱下帽子,指着自己的头给这位女乘客看。
如此狂妄的言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这也不禁让品史君疑惑:现在都2021年了,大清朝早就亡了一百多年了,别说你不是旗人,就算你祖上是旗人,那你现在也不过是一名普通公民吗?如此雷人的话,不知道你是有什么底气喊出来的?还是一位60多岁的大妈?
八旗制度
大清的开国君主为努尔哈赤,凭借着十三副铠甲起兵反叛大明。满洲政权确立后,努尔哈赤开创了八旗制度。在最初也只有四旗,黄、白、红、蓝四旗,即后来的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四旗。随着满清人数和势力的增长,清朝进行了扩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
八旗制度确立后,大清繁盛的根基也就此建立。本质上看这是一种社会制度,因为许多男女老少全部编入其中,在统治者的直接管理下进行生产劳动。在这个制度下,社会可以集中全社会最优势的资源对外作战,民间甚至还流传一句说法:“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这样的说法可能有点夸张,但也反映出八旗军队确实有着很强的能力。不过在这里品史君要纠正一点,旗人并不等于满清人。八旗有极其强大的吸纳与整合功能,不仅包括女真族,同时还包括了汉人。因为地位特殊,旗人不用为吃穿犯愁,每天提着鸟笼子,到处闲逛耍乐。
八旗后人
在这样的条件下,整个八旗军队也开始迅速堕落起来。特别是晚清时期,八旗军队也名存实亡,他们连弓箭都拉不开,腿甚至都上不了马背。为了加强边防,朝廷不得不开始征集一些绿营兵。为了平叛,曾国藩不得不组建湘军,试问:这个时候的八旗人影哪去了?
因为生活过于滋润,许多八旗家的后代变得酒囊饭袋。就这幅样子,整天还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不知道你们的底气是在哪里?对于他们个人来讲,因为旗人身份早已经延续了两百多年,生下来就锦衣玉食。我从底子上就比你高贵,你又有什么资格和我争东西呢?
细细研究起来,八旗似乎也离我们很遥远,因为已经过去两个多世纪了。有的人为了“沾所谓的光”,也称自己是八旗后人。目的也只有一个,希望别人可以高看一眼自己,殊不知这也是丑陋行为的代名词,不知道这场梦他们还能做多久?
品史君说
对于这位大妈的言论,品史君想做个评论:你有什么东西证明你是正黄旗人?一个通天纹就可以了?那些手里十个螺的是不是都该被叫“首富”了?即便你是正黄旗人,清中后期也早已成了“纨绔子弟”的代名词,难道你是想把自己和子孙后代归类其中?若是此,您请便。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八旗也随着清王朝的落幕而不复存在,这是历史发展之必然。荣耀不曾忘却,但人的意志不得不转移,因为属于八旗的时代谢幕了。
我是品史君,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也对文化感兴趣,不妨为我留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