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作为古代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拥有的权力很大,令无数人羡慕。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面临牢狱之灾,甚至丢了性命。
萧何、张良、韩信并称汉初三杰,功勋卓著,被封为汉朝的第一任丞相。萧何在丞相任上勤勤恳恳,爱民如子。随着百姓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土地越来不够用,不少人没有土地种。一次,萧何在路上正好遇到皇帝刘邦,趁机将此事告诉皇帝,当前不少百姓缺少土地,现在正好皇上林园里空着大量土地,希望皇帝能把林园里的土地分给百姓用。皇帝刘邦听后大怒,大胆萧何,当场下令将其逮捕入狱。大家不禁要问了,多么好的丞相啊,处处为百姓着想,怎么被皇帝说抓就抓了呢?皇帝真是个奇葩吗?让我们来好好分析分析。
一是,丞相功高震主,深受百姓爱戴,以此为机会打击丞相萧何。萧何在位上清正廉洁,爱护百姓,经营都城多年,尤其是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刘邦经常率军出征和项羽打仗,后方都城都是交给萧何打理。萧何确实是不负众望,充分保证了粮草和兵员的供应,为刘邦赢取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萧何深受百姓爱戴,在人们心中有很高的威望。刘邦本来就有些忌惮萧何,借此机会以此打击萧何,确保皇权的威严,神圣而不可侵犯。
二是,丞相萧何初衷是好,但是沟通方法不对,反而惹怒了皇帝。萧何同皇帝沟通时考虑到的是百姓,但没有考虑到皇帝的感受。站在皇帝的角度上看,你萧何真会做人,百姓是没有了土地,但你却来打我皇林的主意,如果把皇林让出来给了百姓,最终落得好名声的是你萧何,正是你的主意解决了百姓的土地问题,你萧何的名声会更好;如果不把皇林让出来,显示出是皇帝不顾百姓生死。
三是,刘邦心胸比较狭隘。如果是一个心系百姓、心胸宽广的皇帝,知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知道百姓没有土地种庄稼的情况,肯定会先解决百姓的问题,而不是先去计较一个勤勤恳恳的爱民如子的丞相的问题。刘邦心胸狭隘从汉朝建立后大杀功臣也能看的出,韩信、臧荼、彭越、英布、陈豨等异性诸侯王。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