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路军师政委死里逃生,12年后成功复仇
创始人
2025-07-12 07:02:46
0

大家都知道,1936年10月—1937年4月,红四方面军总部和红五军、红九军、第三十军共2.18万人组成西路军,与青马在河西走廊地区进行了艰苦战斗,最终失败。

对于西路军幸存者来说,无人不想着有朝一日能向马家军讨还血债。可由于工作、机缘等原因,能实现这一愿望者非常少。今天我们来谈谈一位原西路军师政委,他是少数在后来能报仇雪恨的将领之一。

郑维山,湖北麻城人,13岁参加儿童团,15岁参加红军,18岁成为师政委,即使在换血比较快的红四方面军也堪称神速。

可是,之前顺风顺水的郑维山,却在河西走廊遭遇了极为惨痛的失败。

1936年10月,按宁夏作战计划,红四方面军总部和红五、九、三十军西渡黄河。郑维山、熊厚发指挥的红三十军八十八师拥有四千四百多人,是整个西路军中兵力最雄厚的师,甚至比红五军人数还多(红五军只有三千八百人)

因此,红八十八师一开始就成为西路军先锋师。郑维山执行的第一个任务是抢占黄河渡口,为大部队过河开路。

10月23日夜,熊厚发、郑维山为“渡河先锋连”官兵壮行。“渡河先锋连”是由从全团挑选出来的100多名战斗骨干组成的,这些人全都是共产党员,而且熟水性,连长由红1营营长赵海丰担任,指导员由红3营教导员周纯麟担任。

“同志们,准备好了没?”郑维山大声问。

“准备好了!”战士们齐声怒吼。

熊厚发果断下令:“出发!”

然而,意外发生了,由于时间仓促,红军没发现在河中间有一道积沙形成的江心洲。渡河先锋连连长赵海丰乘船冲到江心洲后,以为到了岸边,第一个跳下河去。谁知跑了一阵,又遇到深水,且水流湍急。郑维山只能下令回撤。

虽然在第二天,红军从虎豹口强渡成功,但首次渡河的失利似乎预示着:这次西征之行并不轻松。

1936年11月中旬,八十八师作为先头部队,连克永昌、山丹,红九军作为后继部队进至古浪,西路军主力大部通过了马家军密集防御区,准备直奔新疆。

可奇怪的是,上级突然发来通知,停止前进。

没几天,马家军集中主力猛攻古浪,红九军寡不敌众,被迫撤出。古浪的失守,使西路军总部暴露在马家军面前。

徐总指挥急令红八十八师回师凉州附近的四十里铺,保卫总部。

红九军军长孙玉清

11月22日早晨,马家军前敌总指挥马元海以一个步兵团和一个骑兵团打头阵,向四十里铺发起猛攻。红八十八师遭遇了进入河西以来第一场恶战。

当1000多名手举大刀、狂喊乱叫的马家军官兵就要冲到围墙边时,郑维山下令隐蔽在土堡外100多米处的机枪排突然开火,冲击部队齐刷刷倒下一大片。

吃了亏的马元海改变战术,一面把轻重机枪集中起来,向围墙猛扫;一面利用红军围墙里的射击死角匍匐接近墙 根,前运炸药。

下午4时许,只听轰隆一声,红军坚守的土围子西北角被炸开一个大缺口。凶残的马家军士兵像潮水一样从缺口涌入。郑维山及时投入了预备队263团一营,战至黄昏,马家军丢下700多具尸体,仓皇撤退。

第二天,马元海在最薄弱的红263团阵地前集中了两个步兵团和两个骑兵团,分成十几个梯队,以集团攻击方式,一波接一波向围墙逼近。

战至下午5时,马家军敢死队在机枪掩护下,分批冲到围墙边,并向围墙内投掷手榴弹。与此同时,山炮也连续向围墙西南角集中轰击。围墙终于被炸开一个缺口,两千多马家军冲了进去,和红军厮杀。

红263团眼看就要全军覆没,郑维山急令265团迅速出击,迂回两侧将冲入围子的马家军反包围。两军白刃相向,杀得难解难分。郑维山不得不亲自带全师最精锐的手枪队打冲锋,终于扭转了战局,杀退了马家军。

到12月中旬,马步芳发现进入河西走廊的红军非但没被打垮,反而还就地发动群众,打算建立根据地,不由得惊恐万状,把老本——五个骑兵旅、两个步兵旅以及炮兵团、 七县民团全部集中起来,投入围剿红军的战斗中。

经过一个月的交手,狡猾的马元海对红军的战术、战斗力有了一定的了解。他发现红军最具战斗力的只有八十八师,而八十八师集中在倪家营子一带,红五军驻守高台、九军驻防临泽,非常分散。

马元海决定以少数兵力牵制倪家营子,以主力围攻临泽、高台。再转头进攻倪家营子。

红军即将面临最残酷的考验。

1937年1月12日,马家军以4个旅加3个团将高台死死围困。红5军3000余将士在军长董振堂指挥下,依托城外工事坚决抗击。

激战数日后,因收编的民团叛变,打开城门接应,致使军长董振堂、军政治部主任杨克明以下3000多人大部壮烈牺牲。

西路军三去其一,处境更加艰难。马家军攻占高台后,气焰嚣张,掉头向临泽扑来。临泽为西路军后勤机关所在地,除一个警卫连外,均为机关和后勤人员。

情况紧急,西路军总供给部部长郑义斋率领男女老少齐上阵,与马家军苦战三昼夜,大部牺牲,只有一小部分成功突围到倪家营子。

临泽失陷,西路军仅有的一点补给全部丢失。1月21日,徐帅命红88师掩护主力从倪家营子突围,向东挺进,1月23日,西路军总指挥部及红30军全部、红9军余部到达西洞堡、龙首堡地区。

没想到,马家军同样在红军东进路上布下重兵,西路军几次出击,都未能冲破围堵。1月27日上午,西路军不得不退回西洞堡。

此时,从临泽追来的敌人也赶到了,红30军政委李先念、军长程世才趁敌人立足未稳之机打了一个歼灭战:以第89师正面依托有利地形吸引对方注意力,88师由郑维山和熊厚发分别各带一部,从两侧夹击。

经过近3个小时激战,将追击的先头部队——青马宪兵团全部歼灭,歼敌两千余人,缴枪1200多支。

西洞堡一仗,干净利落地打掉了马家军的宪兵团。但就在此时,陈昌浩做出了一个令他后悔终身的决定:部队重返倪家营子!

刚刚出现的一线生机,就这样被放弃了。

1937年1月28日,西路军从西洞堡重返倪家营子,立即陷入马家军重兵围困。马家军倚仗人多势众,以两个旅正面进攻,三个旅迂回侧翼包抄。红军打得异常艰难,战至3月9日,马家军突破红军阵地,从中间将红30军与红9军隔断。

是夜,西路军终于下令突围,由郑维山带265团在前面开路,攻占梨园口,263团和红9军则在两翼掩护,红89师殿后。

突围中,郑维山组织40人的突击队,每人发两枚手榴弹,利用夜暗一线散开。当离马家军还有20米远时,红军突然一跃而起,将手榴弹投进火堆。

随着一阵爆炸声响起,缺口打开。郑维山指挥二梯队迅速占领梨园口两侧,掩护西路军机关人员和部队转移,可是没走多远,就听到包围圈内还有枪声。

原来担任殿后任务的红263团被马家军纠缠,难以脱身。郑维山急忙带领红265团和手枪队奋力杀入重围接应。

这时,漫山遍野都是马家军的骑兵。经过一天激战,红九军全军覆没、红89师全部拼光,红88师也只剩下四五百人了……

恶战一天后,郑维山带着265团在进入祁连山,掩护总部转战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该死的马家军骑兵又来了。为了掩护总部转移,郑维山占领有利地形修,准备拼光全团。

但狡猾的马家军只留一个团与之纠缠,其余则绕过防御阵地,直扑西路军总部。郑维山所率人马一路拼杀到天黑。红265团官兵大部牺牲,郑维山带着通信队仅存的20多人退至一片乱石滩。

最后的时刻到了,郑维山让通信队指导员带10多人到左边大山寻找并收拢失散的人员,他自己带警卫员、秘书和8名通信员,分乘11匹战马,向主力撤退方向突围。

到5月下旬,化装成乞丐的郑维山从靖远渡口渡过黄河、翻越六盘山,终于找到了红军。

不久,副师长熊德臣、外号小萝筐的警卫员也回来了,三人抱头痛哭。西渡黄河时,八十八师还有四千四百多人,此时只剩下他们三人了。

插个题外话,八十八师副师长熊德臣后来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参谋长,1942年7月在反扫荡战斗中殉国,年仅35岁。

外号小萝筐的警卫员后来随部队挺进豫西,成为我军一名营长,在中原突围中壮烈牺牲。

回到陕北后,郑维山先休息了一段时间,再去抗大学习一年半,1938年年底分配到晋察冀军区,历任军政学校主任教员、抗大二分校副校长、军区教导团团长兼政委、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郑维山任张家口卫戍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1949年,全军统一番号序列,郑维山任63军军长。

1949年3月,郑维山率63军随十九兵团奉命西进,先是参与太原战役。拿下太原后休整三个月,于1949年7月到达陕西,归第一野战军指挥。

郑维山终于有了一雪前耻的机会。

此时,郑维山麾下兵力比当初八十八师多七倍——共计三万人,还装备278门火炮,其中75毫米以上口径大炮150门。离开太原前,徐帅还特批多给63军炮兵团一个基数的弹药。

这些火力,比当年西路军还要富余。

彭总似乎也知道郑维山的心事,早在指挥太原战役的时候就叮嘱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向西北开进途中如遇战事,尽量不让第63军上。郑维山对付马家军有经验,让他养精蓄锐,以便在攻打兰州时使出全力。

此时的青马虽然狂妄不减当年,可部队早没了当年的锐气。之前鏖战咸阳、大战固关,青马最精锐的骑兵旅全军覆没。眼看一野大军压境,不少人纷纷劝马步芳放弃兰州,及早转入青海打游击。

马步芳却认为:兰州有大量既设阵地,交通方便,又粮弹充足,更有利于防御,执意要在兰州决战。

为此,马步芳以自己的宝贝——第82、第129军和2个骑兵师、3个保安团等约5万人防守兰州;以第91、第120军和马鸿逵部第81军共3万余人控制兰州东北的景泰、靖远和打拉池地区,保障兰州左翼;以新组成的骑兵军控制兰州以南的临洮地区,保障兰州右翼。

兰州地区作战由他的宝贝儿子马继援统一指挥。

8 月21日,第一野战军各军在拂晓同时向兰州发起攻击。但马家军相当狡猾,当进攻部队以炮火轰击时,马家军隐藏在工事内。待进攻部队发起冲击时,马家军突然开火,并趁机从侧翼出击。其队形之密集、动作之凶猛,令人生畏。

激战整整一天,三个进攻方向竟然没有一个能突入马家军阵地,而且都付岀了不小的伤亡。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慨叹:“一天打不下一个阵地, 我还从没有碰到过。”

得知部队没有进展,彭总一夜没合眼:进入甘肃以后, 由于地广人稀,粮食接济不上,一些部队已经断粮,战士们的 体力相当弱。因此兰州拖得越久,对我军越不利。

尽管我军首攻失利,彭总还是给各部下了死命令:只给3天时间准备,然后发起攻击,争取一举攻克兰州。

彭总立即找来杨得志:“杨司令,戏唱到这个时候,郑维山该岀场了。”

杨得志笑笑:“他早已做好准备了。”

原来,首战失利让报仇心切、多少还有点轻敌的郑维山冷静下来。他知道,马家军不是豆腐渣,对付这群亡命之徒,须采取非常手段。

同时,他也发现了马家军的破绽。下一步的进攻中,他决定采取新办法对付顽敌。

彭德怀大喜:“那就让他挑最重的担子,派63军主攻窦家山!”

窦家山位于兰州东南10公里处,海拔2000多米,山势陡峭,易守难攻。山上有抗战时期修建的永久性国防工事,后来又被不断加固。

各据点构成三角和四方阵地,各阵地核心筑有钢筋混凝土地堡。各壕间又有暗堡和野战工事,并有交通沟和暗道相通,既能独立作战,又能互相支援。

根据地形特点,这些工事被编为1 至15个序号。更为独特的是,马家军在主阵地外挖了3道外壕,深、宽各有6米左右;在山腰部用人工削成6米多高的峭壁,并用它向外构成各种火力点。阵地外还布有地雷群和铁丝网。

守备窦家山的敌人是马步芳的主力82军100师两个团 和青海保安1团。其中青海保安1团是马步芳警卫团,善于打近战。

马家军狂妄叫嚣:“100万解放军也打不下窦家山!”

强中更有强中手,接到攻打窦家山的命令后,郑维山把主攻任务交给了著名的红三团(189师566团),又从其他两个师各抽一个主力团配合。

红三团前身是红一军团红一师三团,在长征时和红四团并称为开路先锋。

郑维山不放心,亲自研究了窦家山地形,将突破口选在了青海保安1团和100师一个团的结合部,有隙可乘。为了策应部队攻坚,郑维山还跟杨得志软磨硬泡,拉来了榴弹炮、山炮等,共计有7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150门。

1949年8月25日凌晨,郑维山先安排突击先吃早餐,吃饱了才有力气战斗。

早餐是一块马肉、一碗糊糊,另加一包盐。当时谁也不知道为何军长让他们吃这些。

22年前,郑维山率红88师征战河西。他的通信员在向他报告情况时中弹牺牲。

临死前,通信员从怀里掏出一块带血的马肉和盐巴递给郑维山,喃喃地说:”政委,您要为我们……报……”

10点20分,郑维山将手里的粗瓷大碗重重地蹬在桌上,大喝一声:“打!”顿时,万炮齐发,山崩地裂,窦家山硝烟弥漫。

10分钟后,突然炮声戛然而止,冲锋号一齐响起,窦家山下红旗飘扬、杀声四起。马家军纷纷从地道里钻出来,占领阵地准备抗击。

岂料,就在这时,成千上万发炮弹再次砸来。刚钻出地道的马家军躲闪不及,死伤惨重。

又过了20分钟,郑维山下令炮兵延伸射击,步兵才真正开始打冲锋。此时,马家军的前沿阵地几乎全被摧毁。突击部队就像一把锋利的尖刀,顺利地在马步芳的第100师与青海保安第1团之间杀出一条通道。

这还只是郑维山的开胃菜。对于突击队的编组,郑维山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从全军中抽出大批优秀刺杀能手,3人一组打头阵,紧随其后的是全军特等射手,再后面才是普通突击队员。

炮击结束后,突击队很快杀进敌群。优秀刺杀手在特等射手的配合下,将阵地上的马家军杀得人仰马翻。仅用一个钟头,布满弹孔的红旗就插上了窦家山主阵地。

马继援得知窦家山失守,当即撤了100师师长的职务,并出动预备队——100师另一个团和大刀队反扑。

马继援还下了死命令:夺不回窦家山,统统枪毙。

大刀队在督战队的监督下,个个光着膀子, 袒胸露背,手举大刀,排列成阵,疯狂地向窦家山扑来。

这回郑维山可不会再搞西路军时期肉搏死守的战术了,直接对着电话机大喊:“开炮!”,上百门大炮一齐怒吼,马家军反扑部队还没到阵地前就伤了元气。

当他们距离主阵地只有200米时,几十挺轻重机枪和冲锋枪、步枪一齐开火,马家军倒下一大片。

然而,由于炮火使用过于频繁,弹药消耗数量惊人。2000多人的担架队竟然不够用了。情急之下,郑维山甚至命令军二梯队第188师562团全部往窦家山方向运送弹药,必须确保自己一个电话下来,大炮随时发射。

马继援见反扑不顺,像输红了眼的赌徒,将兰州城防总预备队悉数调来。战至下午1时,马家军两个团突破炮火拦阻,猛攻左翼第565团。565团投入6个连,仍没能阻挡住马家军的反扑。

郑维山判断:目前马继援疯狂反扑的势头已经到了顶点,是时候使出杀手锏了。命令565团拉出全军最精锐的1营,反击左翼阵地。

第565团1营的3个连有两个是红军连,营长王根成是个老八路,既敢杀敢拼又机动灵活。在他带领下,第1营如下山猛虎,直冲援敌侧翼。经过一番激战,马家军两个团全线溃败,左翼终于稳住了。

战至17时,无力回天的马家军反击部队仓皇遁入窦家山西侧的沟洼里。但很快就大难临头,半个小时后,数千发炮弹砸到了他们头上,沟洼里顿时尸横遍地。

8月25日晚,马继援紧急下令撤出兰州,然而兵败如山倒,各部队一窝蜂挤在兰州黄河铁桥,动弹不得。我各路攻城部队很快拿下铁桥,俘虏了尚在铁桥上和黄河两岸的上万名马家军士兵。

郑维山随攻城部队进入兰州市区,站在黄河边,望着落日余晖三鞠躬:“西路军的将士们安息吧,仇我给你们报了!”

相关内容

原创 ...
顾客违反商家规定且不听劝阻,还伸手将工作人员推倒致其手骨折。 如此...
2025-07-12 08:36:59
原创 ...
1949年5月27日,盘踞上海的国民党军队彻底兵败,解放军队伍开进...
2025-07-12 08:33:50
原创 ...
自从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军舰大炮打开中国国门,中国便从此进入屈辱...
2025-07-12 08:33:36
原创 ...
三家分晋是先秦时期,中华文明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重要事件。老东家晋国...
2025-07-12 08:33:35
原创 ...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世界宣告...
2025-07-12 08:33:30
原创 ...
重文轻武的宋朝,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不仅要做生意还要晚婚 【引言】...
2025-07-12 08:33:29
原创 ...
如果不是周边都是同行的游人,站在这家店里,还真以为是穿越到千年之前...
2025-07-12 08:33:24
原创 ...
一九五三年,我国和尼泊尔之间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冲突,原因就是珠穆...
2025-07-12 08:32:49
原创 ...
世界十大古墓中,中国占两个,兵马俑和马王堆,和胡夫金字塔并列。但在...
2025-07-12 08:32:37

热门资讯

元青花釉里红《鬼谷子下山罐》 元青花经典画片,鬼谷子下山 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
原创 为... 朱祁镇作为朱瞻基的儿子本应该是明朝最强悍的帝王之一,但是偏偏朱祁镇能力堪忧,将明朝坑的体无完肤。甚至...
纪念郑律成诞辰110周年系列活... 新华社哈尔滨8月10日消息,为深切缅怀我国“军歌之父”郑律成同志,纪念郑律成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于...
原创 沙... 中国文字语言博大精深,相同的名词在不同地方的方言中有着不同的称呼相当的常见。而对于一些从国外漂洋过海...
原创 美... 在《历史的温度》这本书中,看到美国关于禁酒令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让我思考,我们要如何审慎地对待制度?...
原创 人... 在影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涌现了不少形形色色的官员,有作风强势却刚正不阿的达康书记,有作风正派一心为...
原创 日... 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吴三桂是明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却位于《逆臣传》榜首。原因是他于山海关之战...
原创 1... 1949年10月1日 ,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中国军民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 新中国成立 了!新中国 ...
原创 王...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有幸运、有糟糕、有好运、有灾难,殊不知,人生祸福,皆有定数。 明...
原创 项... 在中国的心中,好多人认为千古第一猛将的称号,应该是属于项羽的。在硝烟四起的战场中,有那么多的英雄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