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沙皇是皇帝?为何俄国君主称呼与别人不同?世界上还有多少皇帝?
创始人
2025-07-12 10:03:45
0

中国文字语言博大精深,相同的名词在不同地方的方言中有着不同的称呼相当的常见。而对于一些从国外漂洋过海来的名词或是称谓,像是威廉王子、凯特王妃以及撒切尔夫人等等特定的人名或是专有名词,我国一般都具有约定俗成的特定翻译用词。

但是有人注意到我们对于国外皇室的翻译用词上不同的情况吗?尤其是一些欧洲的君主制国家,像是法国、德国君主我们一般翻译为“皇帝”或是“国王”,比如凯撒大帝、路易十六国王等等。

但是对于俄国的君主我们却翻译为“沙皇”,比如著名的最后一代尼古拉斯二世沙皇。这并非使是我们认知里产生的偏差,而是这些舶来的称呼从一开始传到国内便翻译成这样固定的写法和读法。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才造成这种不一样的翻译呢?其实还要回归到这些国家本身的历史里来说。

“皇帝”的由来

首先,在西方国家里,一般贵族王室血统继承者我们翻译称之为“国王”,对应是单词“king”,国王意思并不难理解,它指代就是一国之君。但是在欧洲语系中还有另外一种身份“emperor”,我们则直接译做“皇帝”。

其实我国自古从三皇五帝的时代就将一国之君称之为“皇帝”,这一称呼历经83个朝代,延续了四千多年。直到清朝的灭亡后“皇帝”才随着封建时代告终而烟消云散。那么国外“皇帝”又是从何而来呢?

在欧洲语言中常见的“emperor”一词源于拉丁语“Imperator”,它在拉丁语的原意就是指大统领和大统帅。这个拉丁语词汇的首创就来自于罗马帝国,开创者就是赫赫有名的罗马大帝屋大维。

他在罗马称帝后,给自己自封的头衔就是“ImperatorCaesarAugustus”,“Imperator”是指他自己大统领的地位,“Caesar”是凯撒的名字。

屋大维作为凯撒的养子,用了凯撒的名字就意味着他世袭的继承人的身份,而只有“Augustus”才是属于自己的尊称大名。

尽管罗马帝国早已不存在,但这个自创的头衔称呼却被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彼时的西方国度在建国之初国都信奉罗马帝国君主立宪那一套制度,对自己国家统治者称呼也大都取自于罗马大帝称谓中的“Imperator”或是“Caesar”。

究其原因,就是在于他们都认为自己是罗马帝国名义上的法统“神圣罗马帝国”的继承人,把自己创建的国家视为罗马帝国的延续。

所以我们现在能看到是:法国君主在本语中“Empereur”是源自罗马的“Imperator”音译;而德国君主的则称为“Kaiser”,也是源自罗马语中“Caesar(凯撒)”的德语音译。

既然这些国家君主称谓都是出自拉丁语中“Imperator”或是“Caesar”,那么在中国翻译中,它们就通通被译做了“皇帝”。

另外,如果由女性角色担任“emperor”一职,则她会在拉丁语系中被称为“Empress”,在我国也就被相应的意译为“女皇”。

“沙皇”的由来

而为什么同样称帝的俄国君主会被称之为“沙皇”呢?其实主要还是一开始在传入我国后在翻译上产生的误区。

罗马帝国在建国的后期被分裂东西罗马两个帝国后,而东罗马帝国创造的东正教会是属于彼时的国教,深受民众的信奉。而俄罗斯立国较晚,它所在俄罗斯地区的文化受东罗马帝国影响之大,全斯拉夫民族国家几乎都是信仰东正教。

因此,在最初的时候大部分斯拉夫民族国家的君主的头衔都被称为“царь”,也就是俄语中“恺撒”的音译。

公元1453年东罗马被灭国,但是莫斯科一带已经成了世界上唯一一个独立的东正教国家。

在公元1472年,在东罗马灭亡之后曾一度自封东罗马流亡皇帝的托马斯·帕里奥洛格斯之女索菲娅嫁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莫斯科也据此认为自己通过联姻继承了东罗马皇帝的法统,所以自封为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在称呼上也自然可以光明正大的称呼自己为“царь”。

当然,这个词汇在传入我国后,由于俄语发音上弹舌音的独特性,汉语采用了半音译半意译的方式,将其译作成了“沙皇”。

但是发展到了后期,俄国本身对自己统治者的称谓却是一改再改。1547年,伊凡四世继续加冕为“沙皇”后,彼得大帝封自己的国号为“沙皇俄国”或“俄罗斯沙皇国”。但是这个称呼仅仅只用了174年就发生了变化。

到了1721年,俄罗斯土地通过战争得到了被进一步扩张,全国也开始向西方国度靠拢,奉行欧化的实施政策。

原“俄罗斯沙皇国”的元老院经商议后决定废除原来“沙皇”称呼,新统治者彼得一世改称“Император”的头衔,这个词语其实还是源于拉丁语的“Imperator”的俄语音译,也就是在中文里“皇帝”的意思。

彼得一世成了“全俄罗斯皇帝”,同时国号也相应的改为“俄罗斯帝国”。之所以这么做,主要原因还在于当时的统治者彼得一世认为“沙皇”的称呼是源于“凯撒”。

但这个词的含义过于广泛,可以指罗马帝国皇帝,也能指代皇室皇储。让人感到罗马东正教会色彩太过浓厚,如果继续使用会让人觉得俄罗斯的最高统治权力仍然来自罗马帝国和东正教会。

当时的彼得一世害怕对自己有成见的西欧国家玩起文字游戏。所以率先改了国号和自己的称谓,使用了“Imperator”一词,也就是中文里对应的“皇帝”。这样就定性了自己的国度政治色彩,不存在有罗马掌渡的争议了。

但因为“俄罗斯沙皇”这个称号在欧洲各国乃至俄罗斯民间早已深入人心,所以虽然官方把称号给改了,但民间和国外却仍然在使用“沙皇”这一称谓。并且一直持续到了1917年俄罗斯帝国被推翻为止。

也就是说在接近200年时间里,“沙皇”这个称号其实虽然不是俄罗斯统治者的官方名称,却是各国对俄罗斯统治者约定俗成的称谓。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早期的俄罗斯,在13、14世纪的时候一些国度依旧使用了“沙皇”这一称呼,像是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国,不管是民间称呼还是史诗作品里还是能见到这个词汇。可见“沙皇”一说的流传之广,根深蒂固。

因此,在我国的翻译中对于俄国统治者的称呼也没有跟随其变化而变化。既然一开始习惯称为“沙皇”,也就是没有必要再改成“皇帝”。“沙皇”一词也依然保留在中文对俄罗斯统治者的称谓。

小结: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出自罗马拉丁语系,但是我国对德、法国和俄国的统治者称谓的翻译却截然不同。其主要原因一来是因为各个国家的不同语言的发音,再者就是不同国家的历史发展起源。

其实在很多的时候,在中文语系里因为各种不同的发展起源、不同的信息来源或是不同发音会有不同的翻译读音和写法。

像我国的内地和港台地区对于一些国外的电影或电视剧引进时都有着不同的名字。会造成这种不同译名常常只是外国的原名和当地文化用词一个相互结合状态。

一般来说,像国外这种称呼不同的情况往往都是包含着外国文化里一段往事的来源,或是某个特殊时期的关系渊源。这样的冷知识也让我们回顾各个国度里发生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体会到了人类文明的变迁。

相关内容

原创 ...
顾客违反商家规定且不听劝阻,还伸手将工作人员推倒致其手骨折。 如此...
2025-07-12 08:36:59
原创 ...
1949年5月27日,盘踞上海的国民党军队彻底兵败,解放军队伍开进...
2025-07-12 08:33:50
原创 ...
自从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军舰大炮打开中国国门,中国便从此进入屈辱...
2025-07-12 08:33:36
原创 ...
三家分晋是先秦时期,中华文明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重要事件。老东家晋国...
2025-07-12 08:33:35
原创 ...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世界宣告...
2025-07-12 08:33:30
原创 ...
重文轻武的宋朝,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不仅要做生意还要晚婚 【引言】...
2025-07-12 08:33:29
原创 ...
如果不是周边都是同行的游人,站在这家店里,还真以为是穿越到千年之前...
2025-07-12 08:33:24
原创 ...
一九五三年,我国和尼泊尔之间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冲突,原因就是珠穆...
2025-07-12 08:32:49
原创 ...
世界十大古墓中,中国占两个,兵马俑和马王堆,和胡夫金字塔并列。但在...
2025-07-12 08:32:37

热门资讯

原创 被...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中... 古代朝代国号一般根据开国皇帝之前的爵位、发迹地、或以某个强大王朝后人自居而重复使用其国号等。 如大家...
原创 第...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有这么一位臣子,在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就跟随李世民一直四处征战,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
原创 退... 在湖北省十堰市的徐先生静静地守护着一份家族的记忆,一枚中华民国四川造币厂铸造的双旗币贰佰文。徐先生,...
原创 作... 提到太监,人们想到的普遍是两种极端,要不是碌碌无为端茶倒水的普通人,要不就是权倾一时左右朝政的红人,...
原创 蒙... “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有时候一些史...
原创 行... 魏晋南北朝虽然是我国历史上一段相对短暂的时期,但在这个历史的过程中,却孕育着一系列的先进制度,为后来...
原创 鲁... 鲁迅先生曾经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他之所以没有被提名,是因为他拒绝了提名,这一段尘封的历史,是在2...
原创 秦... 众所周知,秦始皇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皇帝,他不但结束了长久以来的纷争,还实施了一系列积极...
原创 为... 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有很多的王朝建立,而且家天下的理念一直都是深入人心的,但是在我国历史上曾有两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