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邓小平访美多次遇险,曾险遭三K党徒刺杀,却仍保持镇定自若
创始人
2025-07-08 14:33:28
0

前言

1979年1月28日,大年初一,中国人民正在欢欢喜喜过大年,全国上下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按照中国习俗,一般人们不会选择在农历初一出远门,但是这天清晨,75岁的邓小平却冒着刺骨寒风,乘坐飞机前往相隔万里的美国。

有人说,邓小平选择在大年初一开启极不平凡的九天访美之旅,足以看出他对本次行程的重视,也是在为国家图个吉利。

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领导人首次访问美国,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引起了轰动,全球多家知名媒体隆重报道此事。

但是,在一系列振奋人心的成果背后,邓小平经历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紧张时刻,九天行程堪称“历险记”。

一、访美前的筹备工作

1979年1月1日,中美刚打破长达近30年的僵局,宣布正式建交,

27天后,邓小平带着全体中国人民渴望增进彼此了解的美好愿望,推开国门启动这场“破冰之旅”,正式拉开中美友好交流的大幕。

当时美苏冷战正酣,全球政治形势风云诡谲,美国方面竭尽全力宣传本次访问至关重要,大量美国媒体密切追踪、报道邓小平访美的消息,然而却有一个关键又棘手的问题摆在两国面前,即如何保证邓小平访美期间的安全。

众所周知,美国国内形势复杂,治安条件较差,其中枪支问题尤为突出。

据悉,当时美国总人口数量达到2亿,民众持有的枪支数量为1.5亿支,大约每隔两分钟,美国空中便会传来一声刺耳的枪响,而每24分钟就有一个美国人死于枪支暴力,就连美国前总统林肯等知名政治人物也无法幸免。

加上中美隔绝长达近30年的时间,期间中国对美国安保情况的了解少之又少,这更加剧了人们的不安。

另外,邓小平访美无疑是台当局最不想要看到的事情,有一台特务放出狠话称,等邓访美时,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还有消息传出,一些支持蒋的人员正在美“招兵买马”,试图发起“暗杀”。

美国国内一小部分极端反华势力也不容小觑,他们早在中美建交时便表示强烈不满。有一美极左组织公然称,他们将做一些事情,让邓“终生难忘”。

面对这一系列情况,中方已经预料到本次行程或将充满艰难险阻,于是中方决定先派出一工作组赴美“打前站”,与美方敲定安保问题等细节,确保本次行程万无一失。

工作组抵达美国之后,与美方工作人员一同在白宫举行会谈,美方承诺将负责所有安全问题。

期间美方得知中方安保团队仅由8人组成之后震惊不已,如此少的安全人员对美方来讲是难以想象的,但是这也从侧面说明中方选择相信美方可以做好安保工作。

尽管双方已经谈妥,但是在这短短九天的时间里,各种意外情况仍然层出不穷。

二、邓小平开启访美“破冰之旅”

大年初一天色刚亮,邓小平等一行人抵达机场,与送行者一一告别。临行时,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还弯腰拥抱了一下可爱的小孙女。

当时邓小平乘坐的是中国民航波音707型2406号专机,这架专机将跨越太平洋,飞行1.4万公里抵达遥远的美国,但是没想到一开始就出现“小插曲”。

按照原定计划,飞机将在八点三十分准时起飞,期间经停上海,后取道安克雷奇,最终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

根据国际惯例,在双方没有正式建立通航关系的情况下,对方应该派出领航人员为专机领航,而美国政府派出的领航人员已于此前一天抵达上海虹桥机场。

随着时针来到八点三十分,专机舱门缓缓关上,飞机驶上跑道,此时邓小平正隔着舷窗依依不舍地向送行人员挥手,示意他们天气寒冷尽快回去,但是送行人员依旧神色焦急地望着飞机,因为飞机在跑道上停滞不前。

原来,不久前虹桥机场刚告知指挥台说,上海早晨出现大雾,天气情况糟糕,最好推迟起飞时间,随后机长将该消息告诉邓小平。

听完之后,邓小平眉头紧锁,担忧地问:“那这么冷,机场的老同志冻坏了怎么办?”

于是机长建议先让飞机驶离跑道,营造飞机顺利起飞的假象,等到送行人员全部离开再重返跑道,邓小平连忙点头说:“好!”

当时中国民航局局长沈图亦亲自打电话询问虹桥机场具体天气情况,经过一番研判之后,他认为飞机可以正常起飞,但是指挥台出于安全考虑则不同意这么做,双方一直僵持不下,无奈只能请邓小平亲自定夺。

坐在贵宾厅候机室的邓小平陷入沉思,心里想着既然行程已经确定,自然不能随意改变,只能另寻他法。

此时机长表示飞机可以先起飞,如果实在无法降落虹桥机场,可以直接飞往东京,补充燃油之后再飞往美国,这样既能够保证行程安全,也不会耽误时间。

听完建议之后,邓小平当机立断,说:“要起飞的,一切都已安排好了!”

话音刚落,他毫不犹豫地从沙发上站起来朝飞机走去,一举一动完全符合其一贯不拖泥带水的行事风格。

当飞机顺利从北京起飞时,时间已到上午9时45分,后来上海方面陆续传出大雾散开、能见度好转的好消息,机上人员纷纷松了一口气。

顺利抵达虹桥机场并且加满油之后,飞机再次起飞,一路向前越过子午线,时间倒退回1月28日。

中美时差长达13个小时,但是飞机追回的不仅是时间,还有中美过去因敌对、对抗所浪费的时间。

三、紧张无比的九天

当地时间28日凌晨1时多,专机跨过茫茫大洋,稳稳落在安格雷奇,而美副总统等人已经在机场等待,热烈欢迎邓小平的到来。

为了迎接这位熟悉又陌生的远方客人,美国上下已经做好了准备,接待邓小平的布莱尔国宾馆将房间重新装修,增添了不少中国元素。

抵达下榻宾馆之后,邓小平没有第一时间与美总统卡特会面,而是迅速换上衣服前往布热津斯基家中,这不属于当天预定的行程安排,让美国国内外媒体有些摸不着头脑。

早在8个月前,布热津斯基来华商讨卡特总统访华事宜,其过去一直都在积极劝说卡特总统加快速度推进中美关系正常化。

邓小平也注意到这位对华积极的“使者”,曾亲自设宴邀请他品尝美味可口的中国饭菜,而受到邓小平款待之后,布热津斯基热情邀请邓小平有机会到美国品尝一下美国家庭的饭菜,所以邓小平出席该家宴是来践行此前约定的。

为了迎接尊贵客人的到来,布热津斯基一家做了充足准备,可谓是尽善尽美。

“私人家宴、故友再见……”这一个个词语说明,邓小平访美之旅从一开始就充满着人情味。

29日早上,翘首以盼许久的卡特总统在白宫南草坪举办隆重的欢迎仪式,陪同邓小平一同检阅美国三军组成的仪仗队。

一些亲历者后来回忆道:“从不记得白宫有过如此令人激动万分的场面,整个现场像充了电一样。”

并肩走完红毯之后,卡特率先上台致欢迎词,但是在卡特即将结束演讲时,现场突然出现猝不及防的意外情况。

当时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正踮起脚尖举高摄像机,争先恐后捕捉各种珍贵镜头,但这时记者群里突然传来一声尖锐的尖叫,这声尖叫来自一位戴红色贝雷帽的女人。

接着人群开始骚动,几名特工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控制不断尖叫的女人,所有人瞬间屏住呼吸,一口大气也不敢出,但是美国负责安全工作的特工组长却一动不动,面无表情地盯着眼前发生的一幕。

这时,一位身穿黑色大衣的高大男子挥舞着拳头冲了出来,嘴里还不断大喊,接着男子一边拼命穿过人群冲向讲台,另一边趁人不备从兜里摸出一把尖锐的短刀。

面对如此惊险的情况,美国特工组长直接一头撞向男子,砰的一声男子被撞倒在地,而隐藏在记者群中的秘密特工迅速上前扼住男子脖子,迅速将一男一女架了出去,这一过程只花费了几分钟。

值得一提的是,骚乱发生时,正在台上演讲的卡特没有中断讲话,而邓小平则面带微笑默默着关注人群中发生的意外状况,没有表现出任何波澜。

随着卡特话音落下,邓小平开始发表简短答词,掷地有声的只言片语向世界传达一重要信号,即中美将迎来全新的开始。

无数美国人都被邓小平的镇定自若折服,但是殊不知,这场不平凡的旅程中的惊险时刻才刚刚开始,而其中最让人胆战心惊的一幕发生在休斯敦。

2月2日,邓小平来到休斯敦访问。早在车队抵达之前,中方便料到反华势力有可能会在这里“搞事情”,比如发起“示威游行”。

果不其然,当车队前往宇航中心时,大路两旁人头攒动,粗略估计有200多人正在此地集结。

车队刚刚抵达邓小平下榻酒店,附近大约有20人高喊各种口号,与周边维持秩序的警方发生肢体冲突,现场一度十分混乱。

下午6时,邓小平准备前往西蒙顿镇参加宴会以及观看表演。年过七旬的邓小平走路仍然步履矫健,满是皱纹的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一举一动都透露着前往竞技场观看表演的期待。

结果一行人走到酒店大堂时,旁边突然有一黑影窜出,接着袭击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兜里掏出一包东西朝邓小平扔去。

当时中方警卫迅速作出反应,急忙将邓小平围在中间,护着他安全走出酒店,而美方安保人员扑向袭击者,将袭击者按倒在地。

与此同时,漫天飞舞的传单缓缓落下,这下子现场人们才松了一口气,原来不明包裹里面装的只是传单,然而大家悬着的心刚落下没多久,惊心动魄的一幕再次发生。

当邓小平走出酒店大楼准备上车时,中方警卫分别站在他的前侧和两旁,美方安保人员紧随其后,双方均保持高度警惕,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此时周围围观人群突然冲出一个身高一米八的壮汉,气势汹汹地朝邓小平所在的方位跑来。

他一边大步往前跑,一边手还放在口袋里,似乎在摸什么东西。

很快美国特勤局安全特工凯利迅速意识到,该名男子口袋里或藏有枪支,于是大声高喊:“后方有威胁,”局势骤然紧张。

为了确保邓小平的安全,凯利直接站在邓小平前面,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将邓小平与男子隔开。

这时男子已经一个箭步来到凯利面前,但还没来得及行动时,凯利已经先发制人,用尽全力将左手狠狠挥向男子,一记重拳直接将男子打翻在地。

接着周围的美方安保人员一蜂窝地涌向男子,像叠罗汉一样将男子密不透风地压在地上,男子完全无法动弹。

后来经过调查之后,美方确定该名男子乃是美规模最大的恐怖组织三K党的成员,早已被美FBI列入通缉的黑名单,且位于名单的前100位。

该名男子被逮捕之后,还有不少同党人员走上街头,举各种示威标语,要求美国警方必须要释放该名男子。

事后,美方没有向中方透露该名男子具体想要做什么,中方也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毕竟对于中方来讲,安全问题本就应该由美方解决。

当天晚上,负责安全事务的凌云同志再次与美特工组组长沟通,坦诚公布地说:“接下来还有三天的访问行程,必须要严密部署安保力量,中方的要求是必须要保证百分百的安全。”

对此,美方斩钉截铁地回应称:“对于邓小平的安全,绝对不允许出现任何万一,一定会确保百分百的安全,如果存在不安全的问题,请中方及时告知美方,在确实不安全的情况下,中方可以调整行程,不去一些地方。”

经过此次沟通之后,美方隔天便主动升级安保部署,出动更多人高马大的警卫人员,还动用了防暴队。

四、邓小平访美趣事

除了出现一些让人提心吊胆的意外状况之外,邓小平在休斯敦期间还发生了许多趣事,其中他观看牛仔竞技表演时的一举动更是给美国人民留下深刻印象。

当天晚上8点45分,黑压压的夜色像无边浓墨一样涂满整个天空,而位于休斯敦的环形马术竞技场却热闹非凡。

随着邓小平缓慢走进竞技场,翘首以盼已久的观众兴奋地挥舞着双手,现场响起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

当时一名身骑白马的女牛仔将一顶牛仔帽递给邓小平,而邓小平笑着轻轻接过这顶牛仔帽,毫不犹豫地举起双手将帽子戴在头顶上。

扶正帽檐之后,邓小平无拘无束地和大家谈笑风生,而现场则再次响起如暴风雨般的掌声。

邓小平自然而然戴上牛仔帽的举动似乎无比随性,但是这恰好在无意中表达他个人对美国文化的尊重,展现他对美国人民的友好,一下子赢得许多美国人民的好感,而中美两国人民距离也在无形之中拉近了。

马术竞技表演正式开始之前,邓小平接受邀请坐上一架公共马车,他一边坐车沿着竞技场绕行,一边不断举起牛仔帽向现场观众挥手致意。

有人疯狂吹口哨,有人高声唱歌,有人拼命挥舞双手,有人高喊邓小平的名字,而这一系列动作都是为了表达他们欢乐的心情,以及表达对邓小平的热烈欢迎。

绕场两圈之后,邓小平回到贵宾席,还获赠一头14个月大的纯种小牛。

收到礼物的邓小平很是欣喜,不断挥帽向当地人民表示感谢,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感染在场的每一个人。

马术表演期间,邓小平聚精会神地观看精彩绝伦的表演,但是没过多久表演却出现一个意外,一位女骑手在表演过程中落马摔倒,随后工作人员迅速将该名女骑手抬至后台。

此时表演没有中断,依旧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但是在看台上的邓小平却皱起眉头,有些心不在焉。

他很关心摔倒女骑手的具体情况,多次示意工作人员前去询问女骑手情况如何,等到广播传来女骑手安然无恙的消息后,他才真正放心。

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却没有任何架子,如此关心一个普通人,这让现场的美国观众颇为感动,而邓小平友好、善良的形象也因此永远定格在美国人的心中。

除此之外,当天晚上还发生另外一个小插曲。为了确保整场活动安全顺利进行下去,现场外围布满安全警卫。

许多观众验票之后顺利进入现场,但是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哈默却被警卫人员拒之门外。

当他准备入场时,现场工作人员告知他受邀名单上没有他的名字,但是哈默没有泄气,不断想方设法说服工作人员让自己入内。

经过软磨硬泡之后,哈默顺利进到场内,结果发现自己的座位已经被其他人坐上,这让他不知如何是好,此时邓小平恰好出现帮这位企业家解了围。

当看到哈默时,邓小平上前握着他的手,面带笑容地说:“我们都知道你,现在你可要来中国帮助我们啊。”

三个月后,在邓小平的邀请下,哈默率团前往北京展开访问,成为首个叩开中国大门的美企业家。

隔天,邓小平笑着戴上美式牛仔帽的照片出现在各大美国媒体头条和电视上,成为中美关系友好的重要象征。

结语

在邓小平访美的九天里,邓小平的一举一动占据各大美国媒体的版头,美国媒体所配的图片大部分都是卡特和邓小平走红毯、出席宴会等其乐融融的画面,但是实际上这九天可谓是“步步惊心”,期间的惊险时刻不计其数。

不过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这位75岁的老人始终镇定自若,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慌张。

短短九天,他以超凡的外交才能、出色的个人魅力,收获大量美国民众的好感和钦佩,也向全球展示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为中国在云谲波诡的国际形势中赢得诸多宝贵的发展机会。

相关内容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上阿姨,近期纷纷呈现出集体大涨的态势!茶...
2025-07-08 12:37:12
原创 ...
腐败、软弱、固步自封的晚清政府,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我们熟知晚清时...
2025-07-08 12:34:14
原创 ...
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洪秀全全面掌握权力的标志,却也是太平天国衰...
2025-07-08 12:33:53
原创 ...
1938年8月的一天,冀北崇礼县喇嘛庙镇伪警察署署长王耀光突然暴毙...
2025-07-08 12:33:45
原创 ...
从上面几文的梳理中,小包萝知道对于大多数人,是把上古史简单化了,更...
2025-07-08 12:33:36
原创 ...
在早年组织和改造新民学会的过程中,关于如何才能成功,毛主席曾这样说...
2025-07-08 12:33:25
原创 ...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唐朝时期的政治形态也是异...
2025-07-08 12:33:23
原创 ...
大家都知道伟人是一个很简朴的人,尤其是在公家的立场上,一点儿也不允...
2025-07-08 12:33:16
原创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北洋史上,“水晶狐狸”徐世昌的名号,断...
2025-07-08 12:33:11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随着近年来日本部分档案保密时效的过期,日本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做出的罪行也随之公之于众。 根据档...
原创 慈... 慈禧太后是晚清的实际掌权者,清朝的权柄大都场控在她的手中,就连她身边的太监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成为了...
原创 小... 1950年,南京军区的一位后勤干部王勋,接受组织委派,到北京出差,驶向北京的火车轰隆隆地嘶鸣着,一路...
原创 苏... 说到如今已经并不存在的苏联,许多国人的印象都是“老大哥”,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头羊,苏联也的确为新中...
原创 为... 1991年末,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长期以来让欧洲各国颤抖的苏联解体了。苏联从一个超级大国分裂成...
埃及人修金字塔的时候,我们的祖...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更能方便随时...
原创 回... 1963年9月,中国大陆一个访日代表团发生了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 一个叫周鸿庆的办事员兼翻译因...
原创 瑞... 中国有这样一位国防部长,他战功赫赫,文能谈判,武能打仗。 他是一位全能型人才,可也是中国唯一一个没有...
原创 管... “春秋五霸”是中华历史上春秋时期的五位君主,他们之所以被称为“霸”,是因为这五位君主都在特定时期成为...
原创 辽... 辽是中国古代十世纪至十一世纪由契丹族建立的强大帝国,自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称帝,到辽天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