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改革(三)“大包干”在争论中昂首前行,农村改革势在必行
创始人
2025-07-08 13:33:13
0

实际上,早在1957年,浙江永嘉等地就搞过包产到户,但当时永嘉县委书记李云河等都被撤职查办,有的还被判刑坐牢,到1983年才得到平反。

而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安徽等地的包产到组、包田到组,在推行过程中,也是风浪不断,面临很大的压力、很多的阻力。在决策层,争论也非常大,甚至可以用剑拔弩张来形容。据报道,在1980年9月召开的各省党委书记会议上,贵州省委书记池必卿就曾为了这个问题,针锋相对地对另一个省的省委书记发出了“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的怒吼。

也正是在这次会议后,中央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也就是著名的“七十五号文”。正是这个文件,为包产到户开了一个口子,也为几个一号文件的出台奠定了基础。

1982年出台的第一个一号文件,正式对“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给予了肯定。而1983年的第二个一号文件,又为联产承包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如果说对“大包干”还有什么争论的话,两个一号文件的出台,无疑给了“大包干”昂首前行的底气,农村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不可阻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就是如何才能让广大农民在“大包干”中更好地释放劳动热情、创造更多社会财富,让中国人民更好更快地走上致富之路。用当时最流行,也是最通俗、最简单的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大包干,最简单,直来直去不拐弯,交足国家的,留够自己的。”这,不正是广大农民所追求的,也是最乐意做的吗?

相关内容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上阿姨,近期纷纷呈现出集体大涨的态势!茶...
2025-07-08 12:37:12
原创 ...
腐败、软弱、固步自封的晚清政府,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我们熟知晚清时...
2025-07-08 12:34:14
原创 ...
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洪秀全全面掌握权力的标志,却也是太平天国衰...
2025-07-08 12:33:53
原创 ...
1938年8月的一天,冀北崇礼县喇嘛庙镇伪警察署署长王耀光突然暴毙...
2025-07-08 12:33:45
原创 ...
从上面几文的梳理中,小包萝知道对于大多数人,是把上古史简单化了,更...
2025-07-08 12:33:36
原创 ...
在早年组织和改造新民学会的过程中,关于如何才能成功,毛主席曾这样说...
2025-07-08 12:33:25
原创 ...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唐朝时期的政治形态也是异...
2025-07-08 12:33:23
原创 ...
大家都知道伟人是一个很简朴的人,尤其是在公家的立场上,一点儿也不允...
2025-07-08 12:33:16
原创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北洋史上,“水晶狐狸”徐世昌的名号,断...
2025-07-08 12:33:11

热门资讯

全国公安特警挑战赛正火热进行 ...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为期5天的“尖刀·使命”2025年全国公安特警挑战赛正在火热进行中。昨...
原创 邱... 1949年1月中旬,安徽萧县的张庙堂附近,一群当地居民在挖掘埋葬国民党军队的坟地时发现了一具与众不同...
原创 毛... 中国之所以能从当初那样的乱世建成到今天这样辉煌的局面,最要感谢的便是带领我国走向成立的毛主席了。毛主...
原创 好...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句俗语,流传千年,似乎成了人们面对困境时的座右铭。...
原创 2... 2012年,陕西西安,唐朝第一任太子李建成的陵墓文物被警方追回,其中55个字的墓志铭引起了国内外众多...
詹姆斯·C. 斯科特:现代学术... 7月19日,国际著名学者詹姆斯·C. 斯科特(James C. Scott)去世,享年87岁。曾经策...
原创 姬... 周武王姬发无疑是周王朝的开创者,这种开创不只指他灭商建周,也指他辅助父亲姬昌积蓄力量,强大周族。因为...
原创 明... 在明朝的最后时光里,有一位美丽的女子陈圆圆,她的命运与中华大地的风云变幻紧密相连。大家都听说过吴三桂...
原创 此... 此人宁肯不当司令也要考黄埔,后从排长干起,多年后再当总司令 1924年,广州黄埔军校第一期招生时,来...
原创 三... 一、名将、猛将与杀神 要是问三国名将谁最厉害,估计大家都会说是吕布。不是有句话这么说嘛,一吕二赵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