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宁肯不当司令也要考黄埔,后从排长干起,多年后再当总司令
1924年,广州黄埔军校第一期招生时,来了一位特殊的考生,有何特殊呢?首先是年龄,当时的报考学生都是20岁出头,而他已经快30岁了,其次是资历,在报考黄埔军校前,他已经担任过江平舰舰长,而且还是第6路军司令,此次报考他是甘愿丢弃司令官的乌纱帽来的。
更为人称奇的是,他在黄埔军校毕业后,从少尉排长干起,20多年后再次当上总司令,这实在是黄埔军校中绝无仅有的人物,他到底是谁呢?
范汉杰,出身于清贫之家,幼年就读于他父亲与乡人共办的公学。1911年夏考入广东陆军测量学院,两年后毕业,在广东陆军测量局做了一名科员。1918年后,历任援闽粤军总司令部军事委员、兵站所长、营长、副团长、代理团长。1920年调任两广盐运使署缉私船管带,后升任江平舰舰长,1923年进阶上校。
1924年5月,已从军多年的范汉杰前去报考黄埔军校,成为黄埔一期生中唯一的上校军衔学员,后以优异成绩毕业。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营长、团长等职。1925年,孙中山与陈炯明矛盾激化,范汉杰两次参加广东革命政府对陈炯明的东征,屡立战功。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北伐,范汉杰先后升任国民革命军团长、副师长,参加了平江战役、汨罗江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
1927年,宁汉分裂,范汉杰随部离开武汉转赴南京,被蒋介石任命为浙江警备师师长,成为最早任师长的黄埔一期生。随后被派往去日本考察政治、军事,接着又转赴德国,在德国多所军事学校见习。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回国,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谋。丰富的从军资历,加上留学深造的背景,让他成为蒋介石的心腹爱将。
1932年年初,范汉杰调任十九路军参谋处处长,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十九路军转驻福建,范汉杰担任国民政府驻闽绥靖公署参谋处处长。“福建事变”爆发后,范汉杰被任命为副参谋长兼参谋处处长。蒋介石大怒,集结15万兵力大举进攻十九路军,同时用各种手段策反十九路军人员。
范汉杰于是暗中倒戈,把军中电报密码密报蒋介石,闽方的军事部署于是被蒋洞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曾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威震中外的十九路军被彻底消灭。范汉杰再次受到嘉许,被委任为中央军校教育处处长、南昌行营中将高参,从而进入蒋的军事中枢,1936年1月授陆军少将。
抗日战争过程中,范汉杰对日作战捷报频传。
1938年,他受命率军守备陕东河防、进驻晋南太行山区,在1940年5月的长治、高平战役中重创日军。日本方面对范汉杰抛出高官诱饵,派他的日本军校同学去劝降,但等到的是范汉杰部更猛烈的打击,范汉杰部一时威震太行。
1941年春,日军抽调关东军赴晋南大扫荡,二十七军奉命掩护主力南撤,陷入日军重围。全军将士浴血奋战,宁死不降,最后范汉杰仅率少数部队杀出重围。事后,二十七军受到最高当局特电嘉奖,日军从此称范汉杰为“大胆将军”。
直到抗日战争胜利,范汉杰一直在太行山区率军抗击日寇。1945年3月,范汉杰授陆军中将,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参谋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范汉杰赴郑州,与胡宗南一起接受日军驻河南司令官的投降,后调任国防部参谋次长、第一兵团司令、装甲兵团司令等职。
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1948年,范汉杰历任陆军副总司令、山东第一兵团司令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整编驻锦州、山海关的国民党部队,他所率的部队成为解放军辽沈战役的重点攻击目标。当年9月,东北野战军主力发起锦州战役,范汉杰军被围歼,范汉杰与兵团司令、参谋长被解放军俘虏。
范汉杰被俘后,被人民政府关押改造,1960年11月由最高人民法院特赦。获释后的范汉杰在北京郊区红星人民公社园艺队劳动,1962年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委员,1964年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76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