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句话真有道理吗?其实寿命长短也是福祸难定的
创始人
2025-07-08 18:33:23
0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句俗语,流传千年,似乎成了人们面对困境时的座右铭。

然而,寿命的长短真的能决定一个人的福祸吗?古往今来,无数长寿之人究竟是享尽天年,还是饱受煎熬?#图文夏日征集令#

在那些似乎不幸的长命者身上,隐藏着怎样的命运转折和人生启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耐人寻味的历史与哲理,看看长寿究竟是福是祸。

一、时间的馈赠:长寿者的辉煌成就

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因为长寿而成就伟业的例子。刘邦,这位平民出身的开国皇帝,直到近50岁才开始起兵。如果他的生命早早结束,汉朝或许就不会存在。

同样,曹操也是因为活得够久,才能统一北方,成为一代枭雄。司马懿更是靠着比诸葛亮多活的那些年,最终成就了"卧龙冢虎"的美名。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时间确实是一个人成就伟业的重要因素。它给予了人们更多的试错机会,让他们能够不断积累经验,最终达成目标。

正如东晋时期的陶侃,他比同僚周访多活了15年,这15年让他从一个普通的刺史,一路升到了太尉、大司马的高位。

长寿带来的不仅仅是时间上的优势,更是一种心智的成熟和阅历的积累。以刘邦为例,他在50岁之前的人生经历,包括做亭长、逃亡、结交豪杰等,都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这些经历让他更加了解人性,更善于用人和统御。同样,曹操的长寿让他有足够的时间来实践他的政治理念,如"唯才是举"、"治世之音安以乐"等,这些都需要时间来验证和完善。

二、过犹不及:当寿命成为负担

然而,长寿并非总是好事。对于某些人来说,过长的寿命反而可能成为一种诅咒。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那些恃才傲物、不懂得节制的人身上。

前秦的王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位被誉为"功盖诸葛第一人"的名相,在51岁时就去世了。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种遗憾。但如果深入分析,我们会发现,王猛的早逝可能反而是他的幸运。

王猛性格刚烈,常常自作主张。他曾违背苻坚的意愿,私自策划"金刀计"暗算慕容垂。这种行为已经显示出他难以控制的个性。

如果他活得更久,很可能会因为这种性格而遭到苻坚的猜忌和排斥,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王猛的例子并非孤例。历史上,像他这样才华横溢但性格固执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往往在年轻时因其才能而备受重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固执和自以为是往往会成为他们的绊脚石。

长寿对他们来说,可能意味着更多的失误和更大的风险。就像一个演员,如果不知道适时退场,很可能会在观众的嘘声中黯然离场。

三、权力的迷思:崔浩的悲剧

说到因长寿而遭遇不幸,北魏的崔浩无疑是最典型的案例。崔浩出身名门,才华横溢,曾经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最倚重的臣子。然而,正是这种宠信,让崔浩逐渐迷失了自我。

崔浩在晚年时,已经是北魏朝堂上的第一人。他开始滥用职权,一次性推荐了数十位关系户担任郡守。

这种行为引起了太子拓跋晃的不满,但崔浩依旧我行我素。他似乎忘记了,即使是帝王的宠信,也是会变化的。

更致命的是,崔浩在修撰《国书》时,过于追求"实录",将北魏皇室的一些不光彩往事也详细记载。这无疑触犯了拓跋焘的逆鳞。

当《国书》刊刻完成,崔浩还沾沾自喜,同意将其立石铭刻。他没有意识到,这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准备墓碑。

最终,拓跋焘雷霆大怒,不仅处死了崔浩,还株连了他的整个家族。崔浩在临终前,是否会后悔自己活得太久?如果他能早些离世,是否就能保全家族,留下一个美好的名声?

崔浩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清河崔氏家族的悲剧。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大族,因为崔浩的一念之差而遭到灭顶之灾。

这告诉我们,在权力场中,个人的行为不仅关系到自己,还可能影响整个家族的命运。长寿带来的不仅是个人荣辱,还可能是整个家族的兴衰。

四、适可而止:陶侃的智慧

与崔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晋名将陶侃。陶侃虽然也活到了76岁高龄,但他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

在位至都督八州、兼荆江二州刺史时,陶侃感觉自己已经是东晋的一人之下。此时,他也曾动过更进一步的心思。

然而,陶侃最终选择了克制自己。他明白"月盈则亏"的道理,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收敛锋芒。正是这种智慧,让陶侃能够安享晚年,留下了美好的名声。

陶侃的智慧不仅体现在他知道何时该止步,更体现在他对权力的理解。他明白,权力不是用来满足个人私欲的工具,而是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责任。

这种认知让他能够在权力的旋涡中保持清醒,不被虚名所惑。他的长寿成为了一种福分,让他有更多的时间来实践他的政治理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国经验。

五、权力场中的生存之道

崔浩和陶侃的对比,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权力课。在权力场中,我们需要学会照顾他人的感受,不要过于自信或依赖领导的宠信。人际关系是会变化的,今天的盟友可能明天就成为对手。

拓跋焘曾对崔浩说:"虽然有时候你说话让我觉得很不高兴,但我知道那是你为我好。"这句话看似亲切,实则暗藏杀机。

它暗示着,领导的情绪比道理更重要。崔浩没有听懂这个暗示,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相比之下,陶侃就显得圆滑得多。他懂得在适当的时候退让,给他人留有余地。这种处世之道,让他能够在复杂的权力场中游刃有余,最终功成名就。

在权力场中生存,还需要有"不恃宠而骄"的心态。无论是皇帝的宠信还是百姓的爱戴,都是暂时的,都需要我们用行动来维系。

长寿给了我们更多的时间来经营这些关系,但也给了我们更多犯错的机会。如何在漫长的岁月中保持初心,不被权力所腐蚀,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此外,我们还需要学会"读空气"。就像拓跋焘对崔浩说的那句话,表面上是赞许,实则是警告。在权力场中,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可能暗藏玄机。

长寿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这些"潜规则",但如果我们不能及时领悟,那么长寿反而会成为我们的负担。

最后,我们还需要明白,在权力场中,没有永远的赢家。即使是如日中天的权臣,也可能在一夜之间失去一切。

长寿给了我们更多的机会去体验这种起起落落,但如果我们不能从中学到教训,那么长寿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结语

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长寿并非绝对的福分。

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时间,如何在权力场中保持清醒。适可而止,懂得节制,或许才是真正的智慧。

在追求长寿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追求有质量的生命,追求能够给后人留下正面影响的人生。毕竟,被后人称颂的美名,才是真正的长生不老。#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相关内容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上阿姨,近期纷纷呈现出集体大涨的态势!茶...
2025-07-08 12:37:12
原创 ...
腐败、软弱、固步自封的晚清政府,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我们熟知晚清时...
2025-07-08 12:34:14
原创 ...
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洪秀全全面掌握权力的标志,却也是太平天国衰...
2025-07-08 12:33:53
原创 ...
1938年8月的一天,冀北崇礼县喇嘛庙镇伪警察署署长王耀光突然暴毙...
2025-07-08 12:33:45
原创 ...
从上面几文的梳理中,小包萝知道对于大多数人,是把上古史简单化了,更...
2025-07-08 12:33:36
原创 ...
在早年组织和改造新民学会的过程中,关于如何才能成功,毛主席曾这样说...
2025-07-08 12:33:25
原创 ...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唐朝时期的政治形态也是异...
2025-07-08 12:33:23
原创 ...
大家都知道伟人是一个很简朴的人,尤其是在公家的立场上,一点儿也不允...
2025-07-08 12:33:16
原创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北洋史上,“水晶狐狸”徐世昌的名号,断...
2025-07-08 12:33:11

热门资讯

城主天下坐骑介绍攻略,城主天下... 六元神器赤兔是绝大部分玩家都拥有的一件装备,可能是为了匹配大家培养不同英雄的需求,在设计上便给予了其...
原创 志...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一段艰难的征程。这支大军的司令员由彭德怀担任,副司令...
原创 清... 清代八旗中,地位最低的等级是哪个? 清代八旗的排列次序经历过多次变更,这与满族政权的变迁息息相关。满...
原创 清... 金章,(1884~1939),一位在清末民初的艺术天空中熠熠生辉的女画家,她的生命如同她笔下的鱼藻一...
原创 年...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些过分显眼或才华过分突出之人,如果懂得收敛藏拙,就一定会被别有用心之...
原创 苏... 1958年后期开始,中国和苏联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分歧逐渐加深,同时苏联企图在中国建立中苏共管的长波电...
原创 如... 韩信灭齐后,在美轮美奂的齐王宫殿,提笔给刘邦写了一份信,要求刘邦封自己为齐王,为了不让自己的吃相过于...
原创 低... 贺麓成,这个名字或许不为大众所熟知,但他却是毛主席的亲侄子,导弹领域的顶尖专家。 贺麓成的父亲是毛主...
原创 有... 1958年8月,毛主席在北戴河主持召开会议,商讨研究我国的领海范围应该如何划定。当时,不少与会的海洋...
原创 将... 这是一个从光明走向黑暗的时代#2月图文动态激励计划#,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王朝——大唐从极盛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