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裕将军作为十大将军之首,在解放战争中的次次突围,成功领导了淮海战役,孟良崮战役和渡江战役等各种大大小小的战役,每次巧妙的指挥作战,让人连连拍手叫好,可谓是“战神”!让人觉得,这个人就是为战场而生的。
“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这是毛泽东对栗裕将军的评价,在很多时候,毛泽东遇到拿不定主意的问题时,总喜欢发电报给栗裕将军询问他的意见。陈赓将军遇到问题时同样喜欢请教栗裕将军,所以当解放后栗裕被指责不会打仗,陈赓笑了:谁会打仗?站出来看看!
一、战神栗裕将军
“这个兵是块材料,今后必将领兵四五十万”,早年毛泽东就早早发现了栗裕将军的惊人才能,说出这么一句具有预见性的话。栗裕将军是一位纯正的侗族人,侗族是一个猎性极强的民族,善用刀枪,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大局意识。
从小在这种环境之下的成长栗裕将军,外表看起来绅士儒雅,骨子里其实是一位刚气十足的硬汉,大胆,是他最显著的一个标签之一。别人不敢想得想不到的,栗裕将军便可以想到,并把它付诸成行动,并且能巧妙的运用到作战中去。
栗裕将军的勇敢精神有多“可怕”,别看他外表个子不高,谈吐举止文质彬彬,在最初南昌起义中,拿起刺刀抡向敌人那一刻,让旁人不得不震慑,从小就拿着猎枪行步于深山野林里,在战场上的他动作快准狠,敢于用刺刀和敌人殊死搏斗,是一位十足的热血勇士。
栗裕将军不单单有十足的干劲儿和极大的勇气,最令人敬佩的还是他的出众的领导才能和巧妙的战略。栗裕将军四次率领军队横渡长江大河,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急湍的水流,狂浪中夹着疾风。但是妙就妙在,无论是多么艰巨的任务,栗裕将军总能很好的完成
栗裕将军大局意识强烈,思考周全。栗裕将军在渡江时主要分为四个策略,一是前面接应浙南的部队,二是派侦查队去反复侦查沿途敌情,三是早早派人预备好足够的军粮,四是大量征集河船,修建浮桥。正是因为栗裕将军布局得当周到,考虑问题仔细全面。
二、百战百胜斗胆直陈
为顺利渡江归建打好了坚实的地基。淮海战役中的栗裕将军,以少胜多,他是最勇敢的战士,最优秀的将领。在战争中伤多次,险些丧命。在炮火轰鸣的战场上,栗裕将军仍能够做到沉着冷静的分析战略形势,最终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百战百胜成为他的一个显著标签。
栗裕将军在打仗时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独特的体系。所以在面对上级布置下来的任务时,栗裕将军不会盲目地忙于去执行,他总是会仔细的斟酌再三,觉得有问题的还是会和上级沟通,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三次“斗胆直陈”,秉持着一个对党和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
敢于抒发出不同于上级意见。使得作战战略和实际状况更好的结合起来,这也许就是栗裕将军百战百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吧。孟良崮战役可以是栗裕将军征战多年中的一绝,栗裕将军率领大军一举歼灭了国民党军队中的整编第74师。
这个编可是在与国民党军队抗争中数一数二的难啃的骨头。但是在毛泽东主席和栗裕将军的正确指挥下,从国民党的虎口中胜利夺回了华东地区,不愧是战神,这次胜利让中央为之惊喜和高兴,同时也给国民党军队好好的上了一课,再一次给他们敲响警钟。
三、陈赓和栗裕结识
陈赓将军作为“黄埔三杰”,最擅长的就是游击战,陈赓将军革命信念坚定,一心一意为党和国家,当时栗裕将军已经在整个军队中很出名了,陈庚将军也是对栗裕将军久仰大名,早早就希望能有机会和栗裕将军共事,向他请教军事上的问题。
终于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栗裕将军觉得国民党军队不会就这么老老实实地让我们这么进去,所以提前请示上级,随时做好与敌人作战的准备。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由栗裕将军和陈赓将军来负责这次行动,陈赓将军知道后非常的兴奋。
合作进攻期间,陈赓将军遇到了困难,他便及时地找栗裕将军请教,不敢耽误片刻,栗裕将军经过仔细的分析并结合上自己的经验,为陈赓将军出谋划策,及时帮助陈赓将军解决了问题,这让陈庚将军更加敬重栗裕将军,时不时的就向他请教。
栗裕将军在与陈赓将军合作期间,十分欣赏陈庚将军的才能,两个人私下也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两位经常在一起谈论军事大事,互相帮对方斟酌战略,是好朋友,更是好战友。栗裕将军在打仗上十分出彩,但是由于平常少有时间参与政务。
很多人就说栗裕将军不懂政治,只会打仗。什么叫不懂?能清楚分析战争形势快速做出反应,及时突破敌人的重围。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能力,怎能打赢这么多完美的仗?栗裕将军只不过不喜欢参与一些毫无意义的政治关系。
有一次在一会议上,有人专门站出来质疑栗裕将军的作战能力,直接说栗裕将军不会打仗,栗裕将军莞尔一笑,这时候作为和他出生入死的好战友陈赓坐不住了。“你说栗裕将军不会打仗?谁会打,站出来!”。现场顿时鸦雀无声。
四、总结
面对有些人恶意的挑衅,相信在台下打抱不平的不仅仅是陈赓将军,栗裕将军大大小小的战役什么没打过,一句不会打仗否定了别人的大半生奋斗,难怪陈赓将军起来质问。作为十将之首的栗裕不会打仗的话,恐怕就没有会打仗的人了。
栗裕将军十分感谢陈赓在会议上为自己辩护,两个人的革命友谊也越来越深厚,以至于到后来陈赓将军去世的时候,栗裕将军十分悲痛,尽管身体大不如从前,还是坚持去悼念他,这对相见恨晚的革命友谊另很多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