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联解体后的15个国家,谁过得最好?一个不起眼的小国
创始人
2025-07-08 16:03:41
0

自1991年苏联解体,分裂成15个独立国家以来,这些国家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各自踏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如今,三十一年过去了,我们不禁好奇,究竟哪一个国家在这段时期中取得了最为显著的发展成就?

在探讨此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对这15个国家进行分类,大致可划分为四大类别。

提及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这三个斯拉夫国家,他们都是前苏联的主要成员国,继承了大量的苏联遗产。然而,受到长期经济不稳定和寡头势力的影响,他们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

尽管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冲突持续存在,给双方带来了深重的战争阴影,但未来的发展前景仍然值得关切。双方应寻求和平解决争端,通过对话和妥协避免进一步的冲突升级。只有通过合作与团结,才能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亚的数个斯坦国家,虽然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却拥有充裕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这些国家因此主要依赖矿产资源的出口来维持生计。然而,受限于其他方面的不足,这些国家的发展成果相对有限,进步的空间也相对较小。

高加索地区的多个国家,虽然领土面积不大,但人口众多,加上民族和宗教之间的紧张关系,导致这些地区冲突频发,局势持续不稳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的战争,正是这种情况的一个鲜明例证。

波罗的海三国是最后一类,他们的国土狭窄,人口也相对稀少。三国总面积加起来不到17万平方公里,这与广东省的面积相比还要小。而它们的人口总数仅为600万,仅为广州市人口的三分之一。

尽管波罗的海三国人口稀少且地域有限,但它们在前苏联加盟国中却展现出卓越的发展成果,成为最繁荣的地区。

在所有的国家中,爱沙尼亚的经济实力尤为突出。以人均GDP为例,刚独立时,爱沙尼亚的人均GDP仅为不到3000美元,但如今已飙升至2万3000美元,这一显著增长使其在经济实力上远超其他三类国家。

那么,是什么因素使爱沙尼亚在15国中脱颖而出,实现了最为显著的发展呢?

【独立之路】

回溯历史,波罗的海三国在1940年才最终归入苏联的版图。而在这一事件之前,苏联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规定三国应归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随着德国对波兰的侵略,苏联趁势接管了波罗的海三国。

苏联工业化进程之后,爱沙尼亚实现了相应的发展。

根据苏联对各加盟共和国的产业划分,爱沙尼亚被赋予了发展精密机床、化学、无线电子以及计算机产业的重任,这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它在工业生产领域的领先地位。

这为爱沙尼亚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自沙俄时期起,波罗的海地区因地处海滨,连接内陆,商业活动蓬勃发展,从而持续保持着相对繁荣的经济状况。

在苏联统治时期,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值恰好位居全国前三甲,其中爱沙尼亚的人均GDP更是超出苏联平均水平,高达140%,位居首位。

然而,爱沙尼亚的居民却并未因此经济上的优势而感到欢欣鼓舞。

苏联中央从爱沙尼亚拿走了更多的物资和产品,导致其在照顾其他地方的同时,产出与收益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平衡。

爱沙尼亚与芬兰、瑞典虽然仅有一海之隔,地理位置相对接近。但在二战之前,三者的生活水平相差无几。然而,自苏联统治之后,邻国的生活品质日益提升,而爱沙尼亚却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境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沙尼亚人对苏联的不满情绪日益加剧,他们开始愈发觉得自己是体制的受害者,与此同时,邻国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也经历了相似的心理历程。

在苏联的末期阶段,这三个国家首当其冲地积极寻求民族自主权,这一行动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最终促成了1991年苏联的解体。

自爱沙尼亚实现独立之后,它积极倡导并宣扬着“重返欧洲”的理念。

爱沙尼亚的主要目标是摆脱俄罗斯的影响,并获取西方国家的援助与支持,为此,他们选择加入欧盟作为关键途径。

在西方看来,这正是压缩俄罗斯战略空间的绝佳时机,因此他们不惜投入大量资源和资金,以协助爱沙尼亚等三国实现改革目标。

欧盟的经济和技术援助在波罗的海地区汇聚成洪流,成为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外力。

【西方援助】

尽管爱沙尼亚与欧盟两情相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立即建立关系,仍需遵循既定的程序流程。

为了实现加入欧盟的目标,爱沙尼亚需要推进涵盖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领域的综合改革,其中,推进市场的私有化改革尤为关键。

自1991年起,爱沙尼亚着手对大型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尽管国家规模较小且企业数量不多,但相较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其私有化的精细程度却更为出色。

在爱沙尼亚的资产拍卖过程中,除了竞价的多少,竞拍者是否具备管理能力以及能否提出实际可行的未来管理计划同样受到高度关注,这样的标准使得那些热衷于股权投机的“炒家”难以参与。

爱沙尼亚为激发外国集团的投标兴趣,刻意加剧竞争态势,以此防止国有资产低价成交,保障其价值不受损失。

此外,这也促使外国资本纷纷涌入爱沙尼亚,在2003年,爱沙尼亚累计吸引外资接近80亿美元,考虑到其总人口不足140万,这意味着平均每人被投资了约5700美元。

外商投资的涌入不仅为爱沙尼亚创造了丰富的就业机会,更引领了技术革新和管理模式的革新,显著增强了爱沙尼亚的经济活力。

再者,为了成为欧盟的一员,爱沙尼亚在法律层面亦展现出了高度的配合度。

爱沙尼亚明确表示,起草本国法律时应遵循欧盟法律的原则。同时,在其宪法中明确规定,若国内法律与国际条约发生冲突,国际条约将具有优先地位。

爱沙尼亚通过展现其诚意,成功获得了西方大量的援助。

1992年,法尔计划将波罗的海三国纳入其中,导致大量资金开始涌入爱沙尼亚的账户。

自1992年至1999年期间,欧共体/欧盟对爱沙尼亚进行了总计1亿8000万欧元的援助,而在此期间,有70%的企业得益于法尔计划的扶持。

在那个时候,美国不仅积极推动其本国企业在三国建立生产基地,而且还通过基金会向爱沙尼亚输送了3000万美元的援助,同时提供了大量的食品与粮食援助。

爱沙尼国小民寡,这笔巨额资金无疑为其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1992年独立之初,爱沙尼亚的国内企业数量寥寥可数,仅有2000家。然而,短短两年间,这一数字飙升至70000家,整个社会因此焕发出勃勃生机,充满了繁荣与活力。

爱沙尼亚的发展水平不仅超越了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与中东欧的一些国家相比也显得更为出色,因而被誉为“波罗的海沿岸的璀璨明珠”。

1997年,欧盟委员会认定爱沙尼亚满足加入欧盟的条件,并有意使其早于其他两国成为欧盟成员国。

尽管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对此感到不满,但他们仍努力游说欧盟遵循原先的共同入盟计划。经过协商,欧盟最终接受了他们的建议,适当放宽了标准,从而使得三国在2004年得以同时加入欧盟。

从这一视角出发,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均得益于爱沙尼亚的影响。

然而,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90年代,尽管爱沙尼亚与它的两个邻国都获得了大量的西方援助,但为何爱沙尼亚的发展速度却远超过它们?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援助是按照人口来分配的,因此人口最少的爱沙尼亚实际上获得的资金量是最少的。

在谈及爱沙尼亚时,有两大特色不容忽视:其一为金融领域的深刻变革,其二则是其对教育的深厚重视。

【大胆改革】

苏联解体初期,经济陷入极度混乱之中,导致各个原加盟国普遍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在这种大背景下,爱沙尼亚同样未能幸免,其第一年的通胀率高达惊人的953%。

在应对通胀挑战时,各国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而在这些措施中,爱沙尼亚所采取的手段尤为激进。

首先,爱沙尼亚持有观点,即行政手段在遏制市场价格上涨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反而可能助长黑市交易的持续存在。因此,该国决定全面放开商品价格,信赖市场机制的调节能力,以期物价能够自然地回归至合理水平。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15个前苏联加盟国中,爱沙尼亚是首个决定放弃使用卢布并发行本国货币的国家。这项决策无疑大胆而冒险,因为在那个时候,尽管卢布的价值有所下降,但它仍然被视为一种稳定的货币体系。相比之下,从头开始构建一个新的货币体系,充满了风险与不确定性。

然而,在爱沙尼亚的视角下,卢布是一种他们无法完全掌控的货币,其稳定性还极易受到俄罗斯等国的负面影响。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采用新的货币体系,以确保物价的稳定。

再者,爱沙尼亚所发行的克朗,其汇率稳定直接参照了德国马克。同时,通过运用国家的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确保了汇率的相对稳定,并未对居民的外汇兑换施加任何限制。在此期间,政府严格控制预算,采取紧缩政策,以集中精力确保货币改革的平稳过渡。

在货币稳定之后,民众和市场的信心得到了提振。在经历了初期的流动性压力后,第二年爱沙尼亚的通货膨胀率大幅下降至35%,标志着货币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随后,1994年,爱沙尼亚进一步实施了税制革新。

马尔塔,身为爱沙尼亚的总理,深刻意识到,对于一个小国而言,构建一个低税收环境是吸引外国投资至关重要的策略。因此,他积极着手推动单一税制改革,将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统一设定为26%,随后进一步下调至20%,以此作为吸引外资的关键手段。

经过税收制度改革,爱沙尼亚的税收体系变得更为简洁。除免税额度之外,所有收入都遵循同一税率,而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同样免税,确保了税收只针对各种收入进行一次征收。此外,取消了许多税收优惠措施,旨在防止在低税率环境下发生逃税和漏税行为。

税务制度的革新使爱沙尼亚成为外国投资的热门目的地,2006年,外商直接投资在爱沙尼亚的GDP中占据了高达77%的比重,相比之下,欧洲整体的平均外商投资占比仅为GDP的38%。

随着饼状图的扩大,即使是较低的税率也使得爱沙尼亚的财政收入变得丰厚,从而有能力在福利上加大投入。渐渐地,社会保障、医疗和养老等福利都由政府承担起来。

根据2019年联合国的报告,全球家庭福利指数排名中,爱沙尼亚位列第四,仅次于瑞典、挪威和冰岛,这一显著的提升相较于该国刚独立时期所面临的贫困与混乱局面,无疑是世界发展史上的璀璨篇章。

【为了教育】

爱沙尼亚的教育福利优厚,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均可享受免费教育。

在爱沙尼亚的教育政策中,除了提供免费教育,还有两大显著特征:一是致力于实现教育公平,二是倡导终身学习。

在基础教育的阶段,爱沙尼亚禁止学校依据学生的成绩和能力进行选拔,同时严禁因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而有所偏袒,其致力于实现教育平等,为每位学生营造公正的学习条件。

只有那些需要特殊教育支持的,如残障学生,才会被给予特殊的关照。

为了缓解地区与族群间的不平等,农村地区和俄语学校将获得额外的财政支持。

自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爱沙尼亚始终坚持“全员关注,无一遗漏”的理念,致力于关心每一位学子的学业进展。为此,他们特地派遣专职人员,每年与每位学生逐一进行深入交流,全面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对于学业表现欠佳的学生,学校会立刻采取行动,并针对不同情况提供定制化的辅导措施。一旦有学生选择辍学,学校会高度警觉,竭尽全力进行干预。在爱沙尼亚,学生辍学多因心理问题,因此学校还需提供专业的心理治疗等服务。

通过实施这一系列措施,爱沙尼亚在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了经合组织国家中教育公平指数最高的国家。具体到数学教育领域,爱沙尼亚的校际差异仅为13%,明显低于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37%。

除了致力于实现教育公平,爱沙尼亚还确立了“终身学习”为其国家战略,并为此制定了详尽的《2020年爱沙尼亚终身学习策略》,对各个相关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规划。

《策略》一书指出,教师的薪酬标准对于吸引顶尖人才投身教育事业具有决定性影响,而这直接关系到国家教育质量的优劣。

因此,爱沙尼亚显著提升了教师的薪资水平,从2005年至2013年,教师年薪的涨幅高达31%,相比之下,欧洲其他国家的平均涨幅仅为2%。

丰厚的奖励往往能激发出更多的英勇之士,从而推动了爱沙尼亚师资水准的持续提升。以2013年经合组织所公布的各国教师专业水平排名为例,爱沙尼亚以9.8分的高分位居次席,而中国上海虽然同样在列,但得分仅为8.9分,位列十名之后。这一排名无疑为爱沙尼亚教育的高质量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爱沙尼亚为了确保教育的有效性和学生的积极性,不仅依赖于老师的教学能力,还重视学生的学习意愿。因此,他们建立了一个实时的市场劳动力需求反馈系统。

持续地对市场所需的人力资源进行监测和预测,将所得结果向公众公开,并将此作为教育投入和课程设置的关键依据。

此外,爱沙尼亚亦积极召集专家与企业雇主,合力打造既符合科学原理又能体现实际需求的培训规划。

因此,劳动者能够明确地掌握当前市场上哪些职业最受欢迎,这为他们设定明确的目标和积极寻求再教育提供了动力。此外,国家为劳动者提供的相应补贴,进一步消除了他们的顾虑,使他们能够更加安心地追求职业发展。

由于爱沙尼亚高度重视教育,其国民素质得以跻身全球领先行列,并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持续取得进步,于2015年荣登欧洲榜首。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正是他们助力爱沙尼亚这样的小国崛起,构建了众多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在信息领域,现今的爱沙尼亚实现了高达99%的公共服务互联网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数字强国”。

爱沙尼亚的发展历程表明,其成功与自身的灵活适应性以及外部援助紧密相连。倘若独立后未遇宽松友好的外部环境,爱沙尼亚的发展道路或许将不会如此顺畅。

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忽视爱沙尼亚对市场和教育的重视,尤其是他们对公平的追求,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尽管如此,这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启示意义。

相关内容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上阿姨,近期纷纷呈现出集体大涨的态势!茶...
2025-07-08 12:37:12
原创 ...
腐败、软弱、固步自封的晚清政府,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我们熟知晚清时...
2025-07-08 12:34:14
原创 ...
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洪秀全全面掌握权力的标志,却也是太平天国衰...
2025-07-08 12:33:53
原创 ...
1938年8月的一天,冀北崇礼县喇嘛庙镇伪警察署署长王耀光突然暴毙...
2025-07-08 12:33:45
原创 ...
从上面几文的梳理中,小包萝知道对于大多数人,是把上古史简单化了,更...
2025-07-08 12:33:36
原创 ...
在早年组织和改造新民学会的过程中,关于如何才能成功,毛主席曾这样说...
2025-07-08 12:33:25
原创 ...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唐朝时期的政治形态也是异...
2025-07-08 12:33:23
原创 ...
大家都知道伟人是一个很简朴的人,尤其是在公家的立场上,一点儿也不允...
2025-07-08 12:33:16
原创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北洋史上,“水晶狐狸”徐世昌的名号,断...
2025-07-08 12:33:11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10公里,在大众跑者圈里,是经常训练的一个距离,也是迈向长距离的一个重要门槛,所以大部分的跑者非常喜...
原创 王... 现在影视节目当中,有一股把国军将领描绘得精明的趋势。 一些战绩平平的国军演成了大英雄,比如大名鼎鼎...
原创 刘... 历史总是充满惊喜,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政策就能引发巨大的变革。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看似荒唐却又实用...
原创 唐... 在古老的历史中,有一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唐僧取经。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为什么唐僧要去西天取经,以及...
原创 越... 前言 1955年9月27日,洪水在接受少将军衔的同时,还被授予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
原创 三... 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乱世三国,拼命苟活。带资进组,畅通无阻!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战争时期,跟对...
原创 历... 这个世界有时候就像个迷一样,福祸常在转瞬之间。有个名叫安的美国女子,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70年前的...
原创 第... 前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最早的农民运动发生在何处?领导人是谁? 对于这个问题,有人说,是毛泽东领导...
原创 李...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那时候天下英雄汇聚,就好像星光闪烁,显得格外耀眼。如果要把那些英...
原创 鄂... 1930年10月,蒋介石在取得对冯玉祥、阎锡山作战的基本胜利后,即在全国范围内调集兵力,组织对各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