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元代学者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一书中记载了一件诡异的事情,在清风堂上有一处尸迹。
福州的郑丞相的府里有一间清风堂,清风堂的台阶上依稀可见一处卧着的尸迹,根据元代学者陶宗仪考证,这一尸迹的成因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年间,郑丞相是宋理宗时代的权臣郑性。
郑性是朱熹的弟子,在程朱理学方面颇有造诣,只可惜他人品不佳,郑性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他买不起祭祀用的东西,于是就跑到了巷口一个屠夫家里借一块肉,当时正好屠夫不在家,屠夫的妻子心眼儿好,便把这块肉借给了他,等到屠夫回来之后,听完这件事情十分生气,怒气冲冲地闯进了郑性的家里把肉要回来。
没有肉祭祀的郑性只好画了一匹马,并且当场把这匹马给烧了,当时他还写了这样一首诗: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
到了宋宁宗嘉定元年郑性考取进士第一名,从此之后官运亨通,一直以来备受剥削和压迫的郑性,到此时翻身做主自然要回乡炫耀一番。家乡所有的人都跑到郑性的面前道贺,谁知道那位屠夫竟然不买账,斜着眼睛轻蔑的对他说:哟,借肉的秀才回来了。
郑性听完这件事情之后非常的生气,于是命手下的人把屠夫抓了起来,并且细述了他多条罪状,让手下人把他给杀死了。
因为当年向人讨要了一块肉,并且没有好好的配合夸官的大戏,郑性就要将屠夫置于死地,而且还当场数了很多条罪状,这大概就是把程朱理学直接学到了狗肚子里了,可惜偏偏这号人十分得得势。
在宋理宗年间就一直当到了副丞相,并且强娶豪夺修建了极其奢侈的清风堂。不过这件豪宅来路不正,当时有很多失去土地的百姓主动跑到他的门前向他讲理,哪曾想普通老百姓笨嘴笨舌的,怎么能讲得过当时的程朱理学的名臣,因此有很多的百姓都被逼的自杀,有一些百姓竟然直接死在了清风堂的门口,因此也给清风堂的台阶上留下了一些抹不掉的尸迹。
写在最后:
学问做的头头是道的人只能证明他的学问比较高,却无法证明他的人品,比如郑性之流,虽说是程朱理学十分精通,只可惜人品不佳,反而利用了所学去剥削百姓,可惜这样的人偏偏能够成为一代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