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离奇事件!!“常胜将军”粟裕只要一打大仗,军队参谋长就消失不见,他究竟去哪里了?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无论是哪一场战争,在军队中都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参谋长,参谋长对一个军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参谋长在军中担任着探查敌情,了解战争形势,制定相关的作战策略的职责。
如果一个军队中少了参谋长会怎么样?而今天的主人公陈士榘作为参谋长,在粟裕打大仗时,就经常“消失”不见,这是为什么?
踏上革命道路
陈士榘,1909年出生在湖北省,从小家中就很贫穷,但他人穷,志不穷。辍学后,就开始给别人打零工,补贴家用。受到父亲的影响,便要立志参军。
他通过参加农协正式开始了革命生涯。尽管陈士榘没有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但他凭借着出色能力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
之后,陈士榘在革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来到了武汉,来到武汉的陈士榘接受到了许多新的思想,并进行了更加系统的军事学习,这让他更加坚信自己要走上这条革命道路。并在1927年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这条道路上,对他影响最深的便是毛主席了。
多次战役中未见参谋长的身影
这条革命道路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美好,在几次战役中,作为参谋长的陈士榘竟“消失不见”,要知道军队参谋长对一个军队多么的重要。没了参谋长就等于制定作战策略的人没有了,这是极其可怕的事。为什么在多次重大的战役中看不到陈参谋长在司令部的身影?
在莱芜战役中,陈士榘与粟裕共同合作抵抗敌人的攻击。陈士榘在前线负责与敌人回旋,配合粟裕带领军队去攻打敌人。在后期陈士榘与粟裕调换身份,他去指挥军队攻打敌人,换粟裕去与敌人回旋。在这期间,他从来没有来过司令部。
不止如此,在孟良崮战役中,同样作为参谋长的陈士榘,也是一直带兵在前线打仗,在陈士榘的带领下,差点攻破国军阵型,但是最后没有成功。等到陈士榘回到司令部时,粟裕早已将作战方案拟定好,面对制定好的作战策略,参谋长陈士榘并没有提出什么关键性的意见。
陈士榘身为参谋长,在很多战役中为军队制定策略时,都没有他的身影。作为参谋长不应该尽职尽责为军队出谋划策吗?为什么这么多次战役中他都不在?
消失”的原因
直到两大野战军队合并后,两个野战部队的打法和成了一个,选出最适合华东野战的打法。而中央上级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了粟裕将军的打法。毛主席更是经常与粟裕讨论战争的策略,积极听许粟裕的想法,粟裕凭借着自己出色的作战能力,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认可。
那陈士榘呢?身为参谋长的他在干什么?陈毅与粟裕根据当时的战争形势,对身为参谋长的陈士榘在战略部署上进行了调整。粟裕与陈毅老将军共同商议决定将陈士榘安排在前线指挥战士们作战,陈士榘在作战方面面,很有自己的风格。
在军中陈士榘的威望是非常高的,战士们也都很佩服他。因此,一有什么大的战役,在战场上就会有陈士榘的身影。在陈士榘的领导下,洛阳以及开封得以解放。粟裕对他也十分佩服,陈士榘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粟裕通过自己的军事理论并结合战争形势制定策略。
陈士榘的“消失”只是因为他在前线战场上杀敌。战场上十分复杂,充满未知,而那些奋战在一线英雄更不由我们去评判,他们为革命发展付出自己的生命,他们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我们应该因为有他们的存在而感到骄傲。有传闻说,粟裕将领曾与陈士榘参谋长“闹不和”究竟是真是假?
军事理念不同
早在1946年,那时的参谋长还是宋时轮,宋时轮当时是陈毅将军的手下。在战争中宋时轮并没有很好的对战争形势分析以及对敌情的情况掌握不准确,导致了作战策略制定存在错误,有好几场战争都失败了。此时军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中央领导人得知后,立马做出回应,任陈士榘为参谋长。
陈士榘一上任就打了两场非常完美的战役,极大的鼓舞了战士们的作战信心。但这两场战役看似完美,实则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漏洞”。
第一场战役就是宿北战役,这一场战役正式将粟裕与陈士榘作战指挥风格显露出来,两人完全秉持不同的作战风格。
在宿北战役中,分为两个军队,分别是华中野战军队以及山东野战军队,有两个军队,在意见上难免会产生分歧。在这时山东野战军队想要向南发起攻击,华中野战军队想向北发起攻击,一个向南,一个向北,终究走不到一起。
由于上级领导迟迟没有给出明确的作战方向,粟裕实在不忍错过作战的时机,自己独自一人去了山东野战军队,带领军队发起了宿北战役。山东野战军队适合攻坚,与粟裕的打法大为不同,而华中野战部队适合集中一起作战。虽说打法不同,但并不存在谁对谁错。
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矛盾也越来越多,直到鲁南战役,矛盾越来越深。宿北战役结束后,陈士榘想要回到鲁南参加战役,粟裕选择留在苏北继续战斗。陈士榘为了能回去能作战,更是直接略过了陈毅将军,向毛主席发了电报。陈毅将军得知后很是生气,说他:“有电报,就能向中央上级告我的状,你们真可以!”
最后,经过上级领导决定,就算是失去苏北,也要将鲁南保住,现在最要重要的是将国军击退,等击退国军后,可以再向南走。要说这算是分歧吗?其实也不能算,真正的分歧是军事理念不同罢了。
为国防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陈士榘不仅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贡献突出,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经党中央决定任命陈士榘为华东军政大学的副校长,解放军训练部部长等。
1952年,陈士榘开始任职解放军第一司令员。在他的带领下,彻底改变了工程兵落后的现状以及国防工程的建设。在任职期间,他在岗位上兢兢业业,针对工程兵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他重新制定了合理的工兵策略。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建立了40个工兵团。
针对国防工程问题,他更是以身作则,因为国防建设工程建设充满困难,他严格要求自己对每一项工作都力求做到完美,他还经常到现场观摩国防实验的测试。1955年,基于陈士榘对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党中央授予他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八一勋章等荣誉。
结语
陈士榘的奉献精神以及战斗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中国革命道路上还有许多像陈士榘,粟裕这样的英雄,他们是为了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英勇战士。他们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他们的奋斗和牺牲不仅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后辈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牺牲精神和英勇行为,激励着后辈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难,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