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为南昌起义的功臣,八路军120师的师长,贺龙元帅在土地革命时期及抗日战争时期做出不小的贡献。
但令人意外的是,在抗日战争的后期,贺龙逐渐淡出了一线战场。等到解放战争时期,贺龙更加没有了“音讯”。
曾经三大主力师的师长,却没有在解放战场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传奇。是根本就没参加解放战争,还是另有隐情?
这一切还要从贺龙的入党开始说起。
一、多次请求入党
贺龙并不是一开始就加入共产党队伍中的战士,而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拉起一支革命队伍,最终成为一名军阀,投靠了国民政府。
没过多久,贺龙就凭借着出色的能力成为20军的军长,名副其实的大军阀。
可此时的贺龙并不开心,他参加革命最初的目的是改变百姓的生活。尤其是在见过战乱带给百姓的危害后,想要帮助百姓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只可惜国民党政府只想着个人的利益,不顾及任何百姓的死活。时间一长,贺龙就对国民党政府充满失望。
正在这个时候,贺龙接触到了共产党人,因此对共产党充满向往。
不久后,共产党员周逸群被派到20军工作,并在20军大肆发展党员。贺龙得知这一消息后不仅允许下属的入党行为,还亲自找到周逸群要求入党。
只不过共产党和国民党正在合作期间。所以共产党内部有明文规定,不允许发展国民党高级将领入党,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此后的时间里,贺龙一直寻找机会提交入党申请,甚至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帮助共产党人。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贺龙还用自己的力量保护共产党人,将有需要的同志送到安全的地方。
虽然贺龙的20军中有许多共产党人,但知道贺龙没有入党后,蒋介石和汪精卫都曾用各种手段邀请贺龙,都被他用最强硬的态度拒绝了。
直到在武汉见到周恩来,贺龙决定带着队伍一同加入共产党,于是便带着队伍来到南昌,参加可著名的南昌起义。
由于贺龙的20军是起义主力,再加上贺龙一直以来的入党积极性。南昌起义过后,贺龙终于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二、隐身的贺龙
国共二次合作时期,红军队伍被改编成八路军和新四军,贺龙也成为120师的师长。
当时的八路军只有115师、120师和129师,贺龙能够成为这120师的师长,可见其地位和重要程度。
在抗日战场上,贺龙用灵活的游击战术给日军造成极大伤亡。而他的队伍却越来越壮大,装备也越来越多,就连毛泽东都称贺龙为“撒豆成兵”。
在冀中的战斗中,日军在贺龙手上吃了大亏,却一直无法扭转战局。为了获得最后的胜利,日本人竟然使用了毒气。
我军没有任何防备,很快就因为毒气的作用而出现呕吐、昏迷的现象。
正在前线指挥的贺龙也不可避免地吸入毒气,但他却拒绝了卫生员将他抬下去的好意,而是一边指挥作战,一边让大家赶紧将中毒的战士抬下去。
就因为这次的毒气,贺龙的身体受到严重损害。再加上长年累月的战争,贺龙体内的隐疾爆发出来,最后只能被送到后方医院疗养,暂时离开了一线战场。
虽然这段时间贺龙并没有参与战斗,但没过多久贺龙就重新返回到战场上。而他销声匿迹的主要原因,更多的是出于当前局势的需要。
三、心甘情愿从事后勤工作
抗日之初,120师奉命前往晋西北抗日,贺龙率部队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屡战屡胜收复了多个县城。
没过多久,我党为了巩固华北地区,将120师从晋西北派往冀中地区。一路上经过无数个日军封锁后,部队终于急行军七百多里,到达了冀中战场。
经过四次大的胜利后,贺龙随即扩大了抗日根据地,打得日军瑟瑟发抖。
就在这时,国民党的阎锡山和胡宗南开始针对共产党,尤其是山西的阎锡山多次进攻我党根据地。为了保护陕甘宁根据地的安全,我党只能将贺龙重新调回晋西北。
晋西北的北面是傅作义,东方是阎锡山,而且与延安接壤。虽然晋西北是个人少且贫穷的地方,可当阎锡山企图进军延安后,只有贺龙能够完成守护延安的重任。
但实际情况远比贺龙想象的要复杂,除了要牵制日本人及阎锡山的兵力外,贺龙还必须想办法解决延安的后勤问题。
中央的党政机关多达数万人,这些人的衣食住行就是件棘手的事不说。为了围剿共产党,国民党经常派兵以抓共匪的名义抢夺老百姓财物。
这样一来,延安想要自给自足根本无法实现,贺龙只能从晋西北根据地入手,带领大家共同开荒种田,发展当地经济,源源不断地为延安输送补给。
除了粮食、服装以外,贺龙还在根据地建造了多个兵工厂,解决了军队的弹药补充问题。
更重要的是,因为有贺龙的守卫,日本想要进攻延安的计划最终以失败收尾。
随着战事的发展,贺龙的部队被调往其他军队,贺龙本人最终成为光杆司令,只负责一些后勤工作。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解放战争中才没有贺龙的消息。
但对于我军来讲,贺龙的后勤工作给予军队强有力的保障。虽然这位军事天才没能在战场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神话,却在另一个战场上缔造奇迹。
对贺龙来讲,是否在一线作战并不重要,只要能跟着党走,就一定能为国家、为百姓做贡献。
又或许,从申请入党的那一刻,贺龙就已经决定永远听从党的安排。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