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25日,在山西长宁的一片开阔地,聚集了大量的八路军军官以及战士,他们全部保持着抬头仰望天空的姿势,随着飞机的轰鸣声,一架军绿色的美军运输机出现在了众人面前,飞机上下来的人与地面接待的八路军将士激动地拥抱在了一起,欢呼起来,长宁是山西的一个小山村,飞机为何会在这里降落?装备落后的八路军哪里来的飞机?飞机上坐着什么人?他们又有哪些任务需要乘坐飞机?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故事,一起感受毛泽东一生中最大胆的豪赌。
蒋介石欲发动内战
随着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个原子弹,日本再也没有一战之力,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长达八年的艰苦抗战终于结束,日本侵略者被彻底的赶出了中国,所有人都以为可以迎接新的生活,开启和平建设的时代,可蒋介石为了实现自己统一全中国的野心,视共产党如眼中钉,肉中刺,想尽一切办法打击共产党,丝毫不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蠢蠢欲动想要发起内战,可是深知百姓艰辛,心怀天下的共产党非常明白和平的重要性,想要和平解决国共两党之间的争端,更是不惜放弃了领导权,让蒋介石成为中国的领袖,碍于群众的和平呼声和美国与苏联对中国的虎视眈眈,蒋介石不得不考虑共产党提出的和谈建议。
野心勃勃的蒋介石并没有因此打消自己心中的计划,他先后三次极力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进行谈判,对于蒋介石的阴谋,很多人都看得出来,这完全就是一场鸿门宴,可是为了中国不再出现无谓的争端,为了千千万万受尽磨难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毛泽东毅然决定前往重庆赴会。
蒋介石调兵遣将
从 1943年开始,各解放区的将领大部分全部离开了前线,到达延安进行整风学习和参加会议,共同商讨抗战胜利后的战略方针,1945年 6月,中共七大结束,中央军委一致认为日军很快就会被赶出中国,因此,在延安学习的各位将领继续留在了延安学习开会,并没有再次进入战场指挥战斗,抗战后期,蒋介石开始消极抗日,并制定针对共产党的计划,国民党军队在与日军作战时,主力部队基本都集中在中国云贵等地,美国向日本投下原子弹后 ,抗战形势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为了抢夺胜利果实,占据有利的局势,抓紧时间发动内战,蒋介石发布了三条命令,第一,国民党军队按照计划积极向解放区推进,第二,要求解放军原地待命,不得对日伪军采取行动,第三,投降的日伪军要维持治安,不得向除了国民党之外的任何军队投降,一旦受降的军队不是国民党,日伪军可以进行自卫行动。
为了抢占中国的军事战略要地和交通枢纽,1945年8月13日,蒋介石紧急召开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会议,他在会议上明确作出了全国的军事部署,国民党部队分别从西南、西北向解放区推进、渗透,尤其是孙连仲指挥的四万国民党军队,更是对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安全造成巨大的隐患。
一次冒险的决策
抗战胜利后,美军给予国民党大量的军事以及经济上的援助,这使得国民党的实力大增 ,美国一方面命令投降的日军严守阵地,等待国民党军前去受降,另一方面动用军舰、飞机等运输工具将国民党军队向北京、天津等地转移,帮助国民党军队快速占领战略要地。为了阻止国民党抢走全部的胜利果实,朱总司令在延安发布了七道命令,要求各部队向日伪军发动攻击,收复沦陷的国土,之后更是召开会议,将解放区列为警备区,开始大量向各地分配干部。
毛泽东深知,这种形势下的谈判,必定不可能一帆风顺 ,考虑到国共两党会有一场不可避免的战斗,毛泽东决定前往重庆之前,让各战区的指挥官返回前线,随时应对蒋介石的进攻。可是如何快速将各警备区的负责人送往前线,成为毛泽东面临最紧要的问题。
当时的延安交通十分落后,没有交通工具,以往各个解放区的将领前往延安,都是派遣小部队进行护送,从延安前往太行山地区,路程多达1500公里,路途中有着太行山脉与黄河两道天险,还要躲避国民党军的封锁线,到达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前往东北等地所需的时间更长,当时的形势非常紧急,如果按照以前的方式返回前线,必定贻误战机,对于战局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中央军委必须制定和寻找新的方法。
负责中央外事的负责人是叶剑英,毛泽东将叶剑英叫去开会,要求一定要找到一个既能保证安全,又能快速前往警备区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叶剑英对毛泽东说:“我们能不能用美军的轰炸机,将我军将领送往前线”?
深厚的友谊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军太平洋舰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美国于第二日宣布正式对日作战,并与中国一起组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开启了中美联合抗日的并肩行动,为了帮助中国更好地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大量的物资援助,除了各种重型武器和先进的军事设备,还调派美国空军直接参与到抗日战争中来。
由于对共产党积极抗日的行为十分有好感,美国总统罗斯福主张对共产党进行军事援助,1944年,美国政府派遣军事和政治观察组抵达延安和共产党各大抗日根据地,并带来了很多联络设备,极大的加强了共产党各部队间的情报沟通,共产党和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也就此开始。
同年10月,美军轰炸机对日军在太原的兵工厂执行轰炸任务,日军派出战机进行拦截打击,战斗中,美军一架轰炸机被击中了引擎,无法继续飞行,轰炸机上的11名美军只能被迫紧急跳伞逃生,太行军区司令员李达收到消息后,立刻组织兵力展开全力搜救,将11名美军飞行员找到后,李达将他们安顿在附近的村民家中,由于美军帮助中国抵抗日军的侵略,善良的村民十分欢迎这11名美军飞行员,之后李达与他们见面并交谈。
在谈话期间,一个美军飞行员提出疑问:“我们在降落过程中看到了一片开阔地,是你们的秘密机场吗?如果我们早知道这里有一个机场,就可以紧急降落,我们从那边走来,用了大半天的时间,不是说你们的根据地很小吗”?李达笑着说:“你说的应该是长宁川,那里是一个天然的开阔地,而且我们的根据地面积很大,可以比得上你们美国几个州”,飞行员向李达提议,“既然这里有一个天然的开阔地,为什么不修建一个飞机场呢?你们的根据地很大,距离远,这样可以更方便地运输物资”。
在美军飞行员的指挥下,长宁村的村民和战士们用了一周的时间,修建出了一个简易的飞机场,为了不被日军的侦察机发现,机场没有安装任何导航设施和建筑,周围更是种满了庄稼作物,只有一条黄土铺成的跑道。每次有飞机降落,都是战士们举着火把充当导航,飞机离开后,战士们会立刻清理机场后撤退,不留下任何痕迹。
还有一次,美军的飞机坠毁在长宁附近的一个山头,村民们翻山越岭找到了飞机残骸,救出了飞机中的美军飞行员,牺牲的飞行员被村民整理干净,并用白布包裹起来,将他们送到延安,美军飞行员感受到了村民的善意和尊重,根据一位参与长宁机场修建的老人回忆:美军的飞行员都是年轻人,十分的活泼,每次到达长宁机场,他们都会在村民家休息,虽然各自听不懂对方再说什么,但是百姓会准备最好的房间和食物给他们,就这样,美军飞行员和太行军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返回美国后,还给这里的军民寄来了信件、巧克力等东西。
长宁空运
听了叶剑英的建议后,毛泽东认为这是一次巨大的冒险行动,可是仔细想想,这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在毛泽东的授意下,叶剑英前往美军观察组“借”飞机,表明想要运送一批干部前往太行山区的第十八集团军,但是并没有透露任何有关运送人员的名字和职务,美国观察组的组长与太行山区的将领关系非常好,直接答应了叶剑英的请求,甚至没有向上级汇报,这次的空运十分重要,关键还是在于被运送的人员是否能够安全到达目的地,运送的人员几乎是共产党所有战略区的作战指挥统帅,所以中央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直到8月24日的深夜,才逐个通知相关人员明天早上前往延安东关机场集合,不允许任何人跟随,只能独自前来。
这一次使用的美军飞机,就是驻延安美军观察组的运输机,这架道格拉斯货运机是由美国自主研发生产的,平时都只是用来运送货物,飞机已经使用了很多年,零件陈旧,很多地方都需要人力辅助才能发动,机场的内部十分狭小,装载货物的时候还好,可是坐人就显得十分拥挤,连腰都直不起来,可也正是因为这架破旧的运输机,更能掩盖它载人的事实。起飞之前,毛泽东命人三番五次的检查飞机的安全,叶剑英亲自上飞机做了最终的查验。
1945年8月25日,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二十位将领陆续来到了延安东关机场,叶剑英和杨尚昆与他们一一握手,嘴里还一直说着“一路平安”,登机之前,杨尚昆的夫人提议大家拍照留念,陈毅幽默地说道:“要是飞机掉下来了,将来就用这张照片给我们开追悼会”,按照民间的说法,陈老总的这句话是不吉利的,但是在场的将领都是坚信唯物主义,身经百战的共产党员,对于陈老总的话,大家一顿大笑,还说:“那样可是省事儿了,一张照片就够用了”。
时任美军观察组联络员的黄华见到这么多高级将领,心中不免有些紧张,他找到杨尚昆说:“众位老总没有懂英语的,万一有什么突发事件,他们无法与飞行员沟通,是非常危险的,我想要跟随前往”,杨尚昆说:“你的想法很好,可是降落伞只有20个,你上去话可能会有危险”,黄华说:“只要保证老总们的安全就好”,就这样,黄华成为了这架飞机上第21位乘客。
所有人登机后,随着一声轰鸣,飞机摇摇晃晃地向着天空飞去,飞机带走了二十位共产党高级将领,飞机飞起的那一刻,毛泽东的心不由得紧张起来,急电太行军区做好接应,之后发生的事情,证明了黄华的建议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飞行的途中,飞机突然升高,所有人都一脸茫然,黄华赶紧与飞行员进行了沟通,原来下方有一个日军的高射炮阵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危险,所以需要脱离高射炮的射程,经过黄华的解释,众人打消了心中的疑虑。经过提心吊胆的四个小时的飞行,飞机终于出现在了太行山区的上空,李达早已经带领战士们等候多时,三个火堆熊熊燃烧,给飞机做导航作用,飞机落地后,邓小平等人亲切的与战士们打招呼,还在飞机前照了一张大合影,记录这一次的大冒险。
返回驻地后,李达给延安方面发电,告知飞机已经成功着陆,众位将领十分安全,听到这个消息,毛泽东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决定出发前往重庆,毛泽东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将各位将领送到长宁当然不是最终目的,经过短暂的休整,各位将领就从太行军区出发,前往各自指挥的部队,开始对进犯我军根据地的国民党军队进行反击,刘伯承和邓小平连夜赶往河北,指挥129师在上党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为毛泽东在重庆谈判争取了极其重要的话语权,其余将领也在各自所在的军区对国民党军进行有效打击。
这次的冒险行动,将几个月的路程缩短到了四个小时,各位将领及时的赶到了前线,比国民党想要抢先接受日军投降的先遣部队还要快,蒋介石看到谍报人员反馈的飞机运送名单后,异常气愤的喊道:“又错失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各位将领的英明指挥下,蒋介石幻想的统治终究像泡沫一样,彻底的被粉碎。
这就是毛主席一生中所做的最冒险的决策,同时各位将领的勇气与胆识也让人钦佩,大家还知道哪些不为人知的事件?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展开讨论,还原更多的历史真相。今天的文章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阅读,我们下次再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