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出境作战,对手还是在世界上称霸多年的美国,因此在出兵之前,就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当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他们更是奔走相告,坐等着中国自取其辱。
然而1953年7月27日,随着中、美、朝三方代表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议,正式宣告战争结束,而这场“先进”与“落后”的较量也已经落下帷幕,那些对战争结果翘首以盼的国家都是什么反应?两年零9个月的战争又暗藏着那些角逐呢?
战前的艰难决策
1950年6月,在苏联的授意和援助下,金日成派出国内的精锐部队越过三八线一路南下,意图在短时间内收复韩国。
就在金日成以为大事可定的时候,美国突然派出麦克阿瑟率队在仁川登陆,将正在进攻的朝鲜士兵拦腰截断,大好势头就此打住。
朝鲜没有与美国抗衡的实力,只能向中苏两国求援。
作为世界霸主,美国坚信中国不是自己的对手,追随美国脚步的所谓“联合国”成员们,大多数在之前都有侵略中国的经历,他们从骨子里鄙夷这个东方国家,相继派出军队支援美国,参与到“联合国军”的队伍中。
一时间,中国成为舆论的中心。
其实毛主席也很为难,无论打与不打,利弊得失他都能看得清楚,甚至心底里也有了倾向,只不过兹事体大,一时之间拿不了主意,他也想听听其他委员的看法。
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刚把议题公布出来,会议厅里立刻陷入到了一片寂静之中,大家都沉默地垂着眼,谁也不肯先说话。
毕竟大伙都清楚,这就是个吵架的话题
“说嘛,怎么都不说话呀?”毛主席气定神闲地敲了敲桌子,鼓励道:“不要怕吵架!理不辩不明,我今天就是想让你们集思广益的。”
听他这么一说,底下终于热闹了起来,支持静观其变的率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分析,我们的确不是老美的对手,人家用的都是飞机大炮核武器,咱几挺步枪还都是从老蒋手里缴获的,总不能还用小米加步枪吧?”
“话不能这么说,”眼看着冷静派滔滔不绝地细数不能出兵的理由,后面有人站出来反驳他们的观点:“新中国是刚成立百废待兴不假,但咱们的工业重心几乎全在东北,美国要是一个加速冲过三八线,东北怎么办?在家门口打和引狼入室再打,那可就是变主动为被动了!”
就在两方人马为了各自的主张相持不下的时候,美国的一个举动推动了局势的走向。
在仁川登陆的前后,美军第七舰队公然进入台湾海峡反复游弋,既是挑衅,也是威胁。
毛主席看着各方军区首长送上来的报告,眉头越蹙越深。
据常年跟随毛主席的秘书回忆:追随毛主席这么多年,只见过他为两件事犹豫不决,一件是46年与国民党关系破裂,共产党是否要奋起反击,一件就是50年是否出兵了。
为此,毛主席再次召开了会议,不仅召集了各位在京的委员,把分散在各地的军区首长也都接了过来。
“我看还是要打嘛,”毛主席一一看过在场众人,将茶缸放在桌子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我们和朝鲜做了那么多年的邻居,于情于理都该帮一把。”
其实在此之前金日成方面已经连续两次私下向毛主席递交密电,请求中方派兵援助。
“我们不能把国家的安危寄托在美国人的良知上。”
一锤定音,掷地有声,参会众人对毛主席的主张是十分赞同的,况且当时为了准备解放台湾,军队和补给都做了相应的调动。如今打南是打,打北也是打。
原本好不容易统一了观点,各军区已经在抽调人手,然而当毛主席将这一决议送到周总理手上,让他秘密前往苏联与莫斯科方面商议援助问题时,苏联方面的态度。差点让这一决议再次泡汤。
苏联方面要缩减对中朝两国的军事援助,这让很多人再次动摇了起来。
当时彭德怀也被叫到了北京,当夜在中南海和毛主席就此事促膝长谈,彭老总铁骨铮铮,和毛主席的想法是一致的。这一战关乎国土,关乎尊严。也关乎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不能不打。
“打!”毛主席终于下定了决心:“美国人用核弹,我们用院手榴弹也要打!”
经过深思熟虑,中央最终还是决定派出志愿军赴朝参战。
战后震惊四座
中国志愿军刚刚抵达朝鲜战场的时候,就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有仁川登陆的胜利在前,得知中国将要出兵麦克阿瑟十分嚣张,他以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战力不相上下,还得意地和身边的参谋说:“中国有什么好怕的?我们用两颗原子弹就让日本人俯首帖耳了,他们能撑多久呢?”
在之后给士兵做战前动员的时候他还大放厥词,喊出了要带每一个美国士兵回家去过圣诞节的口号,连华盛顿国防部发来询问电讯的时候他的回复都是一水儿的:“尽快结束战斗,回去过圣诞节!”
正是知道了美军轻敌这一点,志愿军趁夜度过鸭绿江之后直接发起进攻,在他们毫无准备之下打响了第一次战役的第一枪,出其不意,险中求胜。
然而这一仗显然没有让世界各国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他们觉得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完全是因为占了先机,美国也是如是宣扬,哪怕到了第一次战役完全胜利,志愿军歼灭美韩军队15000余人,他们的说辞依旧不改。
正是知道了美军轻敌这一点,志愿军趁夜度过鸭绿江之后直接发起进攻,在他们毫无准备之下打响了第一次战役的第一枪,出其不意,险中求胜。
然而这一仗显然没有让世界各国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他们觉得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完全是因为在战术上讨了便宜,真刀实枪拼起来恐怕中国都没有一战的能力。美国也是如是宣扬,联合国也跟着起哄,哪怕到了第一次战役完全胜利,志愿军歼灭美韩军队15000余人,他们的说辞依旧不改。
更让他们盲目自大的是,在第二次战役期间,志愿军因为补给跟不上,朝鲜又进入了难得一遇的严寒,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不得不撤回到三八线以北。
听到这一消息的麦克阿瑟乐开了挂,立刻上报五角大楼给自己请功,吹嘘美国“不可战胜”,是自己的英明指挥获得了这一胜果。
不过他没能笑太久。
1950年11月,眼看着圣诞节越来越近,美国士兵高唱着圣诞快乐歌势如破竹抵达长津湖一带。此时的朝鲜已经是冰封千里,将近零下二十度的低温,呵一口气都会成冰,麦克阿瑟裹着厚重的棉衣站在司令部里眺望远方。
此刻他有些心潮澎湃,甚至可以隔着冰原看到朝鲜首都平壤,乃至中国首都北京,心里想着自己就要创造神话。
正白日做梦的时候,冷不防远远听见炮火声,子弹穿林而过的声音越来越近,他突然反应过来,大喊一声,……“中国偷袭!”抓起随身的枪支往山坡上跑去。
只见白茫茫一片的雪地上,突然涌出无数个志愿军的身影,他们重复地瞄准,开枪美军刚休整修正完毕,根本来不及反应。
“这些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麦克阿瑟顶着风雪大声吼道。
参谋长观察了一下地形不可思议道:“他们好像是从雪原树林里迂回过来的!”
“中国人难道不怕死吗?”麦克阿瑟咒骂一声冲了下去,一颗炮火在他跑开后炸裂。
随着志愿军的进攻越来越猛烈,美军主力步兵和海军陆战队遭到了严重打击,原本被他们占领的三八线以东的大片地区再次易主,重新回到志愿军的控制之下。
长津湖战役中国获得了大胜 收回了三八线以东的土地,并且在精神上完完本本地击溃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人,让他们逐渐意识到中国原来不可小觑,而所谓的回美国过圣诞也成了梦幻。
在之后的一系列战役中,美国尝尽了节节败退的滋味,如果一次两次战败还可以归咎为时运和战术,那么第二次战役之后几乎没有胜算就真的让他们改变了态度。
1951年,被战场局势冲昏头脑的麦克阿瑟甚至提出了一个近乎疯狂的想法:“请给我28枚原子弹,我将彻底扭转战场局势。”
别说28枚原子弹,就是一枚也能轻而易举地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杜鲁门只是想在半岛上占点优势,并不想和韩国共存亡。
他呵止了麦克阿瑟的设想,觉得这人现在已经被中国吓住有些神志不清,很快下达了换将的指令,把麦克阿瑟调回美国。
所谓换汤不换药,新的统帅和麦克阿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被志愿军追着打到司令部都快找不到之后,美国终于低下头,愿意和中国何谈。
“他们是想以退为进,让我们放松警惕呢!”彭德怀元帅一早就看出了美国人的居心,谈判的同时也没有影响到正面战场的进攻。
他想的不错,美国人的确是虚与委蛇,没有丝毫的诚意。
他们许诺将三八线以北原本就被志愿军接管的地区分给朝鲜,还时不时派小股兵力在边境挑衅。
彭老总不管这些,看准了给美军迎头痛击,美军在谈判桌上得到的战报,代表的脸色立刻黑了下去。
就这么边打边谈,美军终于逐渐明白大势已去的道理,将近三年的时间,成千上万的伤亡,终于让他们底下了高傲的头颅。
1953年7月23日,中朝,美三方代表齐聚板门店,开始了停战谈判。
不过美国还是嘴硬的,到了这一刻他们依旧坚持只是平手,没有战败,企图以此来挽救自己岌岌可危的尊严。
毕竟无论从军事装备还是从补给供应上,中美两国都是天差地别的存在。
多地博物馆都保存过美军在抗美援朝期间食用的罐头,据说都是密封保存,有牛肉,有三明治甚,有水果甚至还有香烟和咖啡。
美军士兵曾经透露,他们的应急罐头里甚至贴心地配备了冲泡咖啡使用的方糖。
再看中国这方面呢?
一次两军正面交战期间,美军缴获了一批从中国境内运往朝鲜的补给物资。
美军将领好奇的放在嘴里。当即挤着眼吐了出来 他一边漱口一边摆手道:“这是人吃的东西吗?像饲料一样,如果我给我的士兵吃这些东西的话,他们一定会团结起来干掉我。”
不仅如此,在穿着上两军也是天差地别,美军有保暖的棉衣,志愿军只能凭一腔热血抵御严寒,几次冬日的战役中,很多志愿军埋伏在雪地里都活活冻死。
就这样,一个是飞机大炮肉罐头,一个是炒面小米加步枪,在如此巨大的悬殊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依旧凭着着铁一般顽强的意志力和保家卫国的革命牺牲精神,在国境之外建国之后的第一战打出了中国人的气节和脊梁。
当得知中国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时,世界各国都惊掉了下巴。作为隔岸观火的欧洲各国媒体争率先对战况进行了报道,他们没有想到那个曾经在他们坚船利炮之下大开国门的国家居然会有如此可怕的变化,也是在这一时刻他们意识到,中国必将崛起,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加一鸣惊人的事情发生。
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不少国家趁着这个机会再次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例如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更是早在战争进行到激烈时刻,美国显现出疲态的时候私下里联系了中国。他们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借助香港的地理位置走私紧俏物资,与美国方面的军事互动也停留在口头上
苏联和美国大概是感受最直观的两个国家,本来打算再一次提升霸权新格局的两方双双希望落空,美国虽然嘴上坚称这只是平手,停战并不是投降,但是美军又切切实实退回到了三八线以南,所有人有目共睹,更讽刺的是在撤军问题上美国一再拖延,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至今都还有美国士兵驻守在韩国境内,严密监视中国的一举一动
若是真如他们叫嚣的是平手,是侥幸,那又何必如此警惕,自相矛盾呢?
当然要说起反应最震感的应该非日本莫属。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抗战,终于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但是日本无视中国军民的流血和牺牲,坚持认为日本之所以战败,一来是美国的两颗原子弹,另外就是苏联在东北的施压,与中国没有丝毫关系。
作为一个深受胜负观念影响的国家,又是美军的加工厂,日本从第一次战役就开始大肆报道,最初他们还会和美国的辞令保持一致,后来随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战役相继取得胜利,这才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中国军队有着铁一般的意志,哪怕没有美苏干预,终将战胜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