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十大元帅授衔时,徐向前自认为自己的军衔过高,主动向中央请求降衔,他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因为在徐向前看来,自己因病错过许多的重要战争,所以不应该拿元帅军衔。但是毛主席并没有认可他的降衔要求,不仅没有同意徐向前的,还有许多将领请求降衔,毛主席均未同意,就如开国大将当中的徐海东,他也因病缺席很多的战争,但是不仅拿到大将军衔,还在大将队伍当中排在第二位,是仅次于粟裕的
对于许多人感到不解,为何长期病休的徐海东,可以拿到如此之高的军衔呢,甚至比其他几位大将,都要高上一些。细数徐海东的功劳,就可以明白,为何他不仅可以拿到大将军衔,排名还如此靠前。1936年中央根据当时的作战形势,制定出东渡黄河的作战计划,要彻底的打倒阎锡山的反动统治,而徐海东奉命接下此任务,随后就开始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徐海东极为清楚,阎西山已经在山西盘踞多年,想要一举打败他就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所以在此战之前,徐海东特意派遣出一支队伍,前往黄河边去查看敌军的兵力部署情况。最终在五个昼夜的时间当中,徐海东已经将阎锡山的部署摸清,随后就向阎锡山发起进攻,此时的阎锡山显然没有想到,徐海东会直接渡过黄河作战,只得是紧急应对。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阎锡山能够盘踞多年,也是有一定能力存在的,但是徐海东对此并不畏惧,毕竟他也是有应对计划存在的。徐海东先是制造假意打太原的假象引阎锡山上钩,随后又趁阎老西中路兵力不足,借机夺取先机。阎老西在此时派遣重兵将太原围住,徐海东借势做出弃打太原的假象,带着队伍走走停停,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消耗阎老西的队伍。
就在此时徐海东得知敌军的一个团的力量,已经抵达中阳,也就意味着此时的392团是处于孤立的状态,随后徐海东带队将其歼灭。因为此战令徐海东名声大噪,整个山西均知道徐海东的存在。但是西安事变事件爆发后,徐海东带领的344旅四处征战,虽然给敌军造成重创,但是本就有病在身的徐海东,身体直接被拖垮,他继续于战场当中指挥,直到再也坚持不住,不停的口吐鲜血。
江北一战既是徐海东的辉煌,也是他的最后一战,也正因此令他拿到大将军衔,且排名靠前时,徐海东的内心是极为内疚的,他认为自己休养多年,不应该拿到如此之高的军衔。但是毛主席还是坚持,需要注意的是,毛主席坚持给他大将军衔,是因为徐海东还有三个功劳在身,第一就是他曾率领红25军独自完成长征,这份功劳在所有将领当中,绝对是比较特殊的存在。
第二份功劳就是带领红25军吸引敌军火力,为红军行军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徐海东带领队伍拖住敌军近20天的时间,这份功劳也是相当高的。第三份就是徐海东借给主席5000元,当时长征结束,队伍正面临着没有任何物资的局面,正是徐海东的这5000元,才令红军有了继续坚持下去的能力,如若不然当时红军有可能就会被消灭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