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1年,在二次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曾感慨地说道:“我不是吹牛皮,枪上肩,枪放下,瞄准射击等几下子,我至今没忘记,还是从程颂公指挥下的新军那里学来的。”
而毛主席所提到的“程颂公”正是国民党元老程潜先生,对于这个“老上司”毛主席很是关心,曾特批政府每月给他大米五万斤,任期的开支,不受任何限制。
1968年程潜病逝之后周总理更是亲自为其举行追悼会,毛主席感慨其一生说道:
“颂公几十年几起几落,始终没有被打倒,不简单。”
传奇将军高举义旗,百万百姓免遭战火
1882年3月31日,程潜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北乡长连冲村。他年少时就很聪明,家境优越的他九岁便进入私塾,十六岁就通过童试成了秀才,要知道90%的学子都会倒在考入秀才的仕途当中。
如果继续这样发展程潜接下来就要考举人了,但是当程潜进入长沙岳麓书院之后却接触到了新的知识,他在这里接触到了时局的变化,程潜也明白了禁锢中国多年的清王朝终将会迎来自己的灭亡。
1904年程潜通过考核被保送留学日本,并在这里结识到了孙中山先生,加入了刚刚成立的同盟会,被湖南人称为“最革命的人”。回国之后的他成立新军,他的士兵中最为有名的人叫做毛泽东。
1945年毛主席冒着生命危险前往重庆进行谈判,在此期间他专门拜访了他的“老上司”程潜。当时的国民政府迫于压力只能实行“普选”,这场“普选”从上而下的整体性的竞选,于是毛主席鼓励程潜说:
“你可是老资格了,国民党政府下届改选,你完全可以参加副总统的竞选嘛,搞好了还能主持和谈,如果搞不成你就只能呆在湖南了。”
显然程潜将毛主席的话听了进去,他也在为自己的胜选而进发。1948年他成功地选入了最后一轮,此时只剩下孙科(孙中山之子)、李宗仁(桂系军阀)、程潜三人角逐。
眼看胜利将近,此时的蒋介石却横插一脚,蒋介石认为孙科较为可控,就劝说程潜主动退出竞选,并把自己的票数转给孙科,帮助孙科取胜。程潜见到蒋介石的如此蛮横,一气之下将自己的票数都给了李宗仁(也间接导致了蒋介石下台),最终竞选失败。
眼见与蒋介石已经有了不和,他便回到进行长沙主政,在此期间他四处招兵买马,拉拢亲信,同时程潜不希望帮助蒋介石去打内战,并在湖南各地取消了监管地下党的组织,其中就有“戡乱建国动员委员会”。同时他还大力打击贪腐,保护农民权益,做了一些顺应民心的事情,这些事情在国民党中是少有的。
程潜的举动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中共地下党的注意,凭借着过往的经历,我党认为他是一个爱国将领,本着拉拢一切反蒋力量的意愿,中共湖南省工委很快就联系上了思想进步的方叔章,希望他能够劝说程潜弃暗从明。
此时的方叔章是湖南省政府的顾问,他很快的就联系上了程潜,满怀忧虑的说道:“如果共军打过来了,你走哪条路?打的话,蒋介石的几百万大军都被打跑了;跑的话,你去美国还没有钱,去香港也住不了多久,到台湾蒋介石也不要你啊,怎么办?”
程潜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他着急地说道:“我总不能投降啊!”
方叔章感觉程潜还是能劝说得动的,继续劝说道:
“国民党如今败局已定,如果我们不主动起义,势必是要被迫投降。现在败局既定的情况下,就算是皇帝也要投降,你要是不想投降,不如早日主动起义!”
程潜听到这里已经明白了方叔章的来意,但此时的他还没有下定决心,就让方叔章先行退下了。
1948年,中共中央授意新华社公布了第一批头等战犯,其中有蒋介石、李宗仁、陈诚等重要人物,然而再往下看去,只见“程潜”两字赫然在列。对此程潜很是矛盾,他内心还是希望起义的,但如今被归于战犯,害怕日后被共产党进行严惩,因此终日坐立不安,感觉人生陷入了死胡同。
地下党的同志很快就知道了程潜的真实想法,又派人写信给程潜之子程博洪,希望他能够去做父亲的思想工作。程博洪此人虽然在国民党军中任职,但他一向对共产党人心生崇拜。他回到父亲身边后,向他阐述了共产党对傅作义等人的重用,表示共产党是不会做出一些秋后算账的事情,这才打消了程潜的顾虑。
1949年2月,程潜将自己的学生陈明仁调回了长沙,用于协助自己掌控兵权,同时他表面上举着维护蒋介石的大旗,私下又秘密释放了关押在长沙的共产党员。并正式与共产党方面进行接洽。
1949年6月,程潜见到了同为国民党元老的章士钊现实,二人都追随过孙中山先生,两人见面自然就是滔滔不绝。章士钊率先说道:
“你我二人相识并非只有一日,据我看来,那毛润之乃中外历史上一等一的伟大人物,共产党有能力把这个国家治理好,你我二人都因当年一腔赤诚,满心报国而投身革命,仁兄难道就对新中国袖手旁观吗?”
但程潜还是有些顾虑,他非常担心自己的学生陈明仁,因为陈明仁在四平与林彪作战,希望我党不要对其过于为难。
党中央得知后立刻表态:“不会因为历史问题而去处罚任何人,部队起义之后还可以保留陈明仁的职位。”
见到共产党如此地宽宏大量,程潜便爽快地答应了起义,他说道:“有了毛主席的指示,不仅我个人出处不用考虑,而且整个湖南一定会得到圆满解决。”
1949年8月3日,程潜与陈明仁共同发表了“和平起义通电”,湖南的百万百姓免遭战火吞噬,很快就完成了和平解放。
毛主席亲迎“老上司”,年近花甲为程潜划船
1949年8月30日,毛主席亲自发电要求程潜来到北平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程潜得知后立即乘坐火车奔向北平,并在9月7日抵达北平,然而他刚下火车就看到了毛主席、周总理、朱德等几百名共产党的高级官员站在原地等候他的到来,程潜赶紧上前握住了毛主席的双手,激动地问道:“主席!您这么忙,怎么来了?”
毛主席对此笑了笑,爽朗地说道:“我再忙也是要来的,我们可是老乡,您又是我的老上司了,我要是不过来岂不是失礼了?这次邀请您去参加政治协商会议是与我们一起共论国事的,您有什么意见可是要说出来的哦!”
接着毛主席又指着身后的迎接人群说,他的这些老部下、老朋友都是来恭候他的。程潜对此很是激动,眼眶湿润的他连声向毛主席道谢。随后又被毛主席扶入车中,两人同时乘坐了一辆车前往中南海。
可是毛主席为什么要叫程潜为“老上司”了?这是因为毛主席离开韶山之后就参与到了革命军中,并成为了湖南新军中的一员,而程潜正是湖南军事厅厅长,是毛主席的老上司。
在第二次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曾感慨地说道:“我不是吹牛皮,枪上肩,枪放下,瞄准射击等几下子,我至今没忘记,还是从程颂公指挥下的新军那里学来的。”
一天之后,毛主席专门在中南海设宴,用于宴请程潜,在吃饭当中程潜感受到了在国民党中从未得到的信任,他举着酒杯满含热泪地说道:
“我作为国民党的一个元老,在大革命之后对蒋介石是有看法的。抗战虽然胜利了,但我对中国的前途仍有疑虑,甚至很悲观。辽沈、淮海战役之后,国民党大势已去,使我看到了希望。今蒙润公盛情厚待,我深感受之有愧,不过在我有生之年,十分愿追随各位,为建设祖国,造福人民做些好事。”
周总理此时也站了起来,拿起自己的酒杯对程潜说道:“湖南人民向你报恩,我们向你表示最为真诚的敬意。”
在宴请完的第二天,程潜又回拜了毛主席,此时毛主席居然将解放大西南的军事计划放到了他的面前,希望征求程潜的意见。程潜无比感动地说道:“这是极其重要的军事机密!我与蒋介石同事一二十年了,蒋介石从未将机密之事与我商量。毛主席对我如此地推心置腹让人感动啊!”
9月19日,在政治协商会议开始之前,毛主席邀请了一众起义将军共游天坛公园。当时毛主席一行人的车队来到天坛回音壁前,毛主席亲自下车将程潜扶了下来,嘱咐大家放轻松,随便走一走。走到祈年殿的时候毛主席笑着对大家说道:
“这里当年是皇帝向上天讨好的地方,用天命来欺负老百姓,后来老百姓觉悟后王朝就散了,否则他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走进这个大门,说句真心话,我们应该脱帽向庶民三鞠躬啊!”
后来毛主席专门找来程潜的族弟程星龄,专门来商谈程潜的旧部和安度晚年的问题,毛主席说道:
“颂公(即程潜)搞了几十年,戎马倥偬,宦海浮沉,几起几落,但始终没有被打倒,真不简单。他在军政界搞得久,旧部多,需要安插就尽可能予以安插。可能还会有人向他借钱,或者他想送一些钱给朋友、部下,免得他为难,现在决定由政府按月送他大米5万斤,任其开支,不受任何控制,让他过好晚年。”
在历史上能被毛主席称之为“公”或者“老”的人并不多,只有像张澜、章士钊这样的国内名士,或者是邓子恢、张宗这些的革命战友,由此可见,程潜在毛主席的心中占据着不小的地位。
而且毛主席特批的五万斤大米的待遇可是很高的,光是购买这么多的大米都是一笔巨款,每个月五万斤,一年下来就是60万斤,差不多要花费6万元。当时毛主席的工资加上补贴也不过是404元,一年到头也得不到5千块,但是对于程潜的补助就有6万元,这真是前所未见的。
程星龄回到北京饭店后将毛主席的安排一五一十地告诉给了程潜,程潜没想到毛主席居然会对自己如此地关怀,还将党内的机密告诉给了自己,他热泪盈眶地说道:
“毛主席确如即章士钊所讲,襟怀雄伟,一代伟人呀!”
程潜谈过往:名曰起义,实则投降
1952年,毛主席举行家宴的时候特邀程潜前往家中吃饭,饭后两人便到中南海进行散步,走到湖边的时候毛主席看见了一条船,便主动提议去划船。两人上船后程潜就看见毛主席将船桨拿了起来,自己用力地划了起来,程潜惶恐地说道:
“使不得使不得,这可使不得,您是国家主席,年近花甲的人,怎么能让您为我划船呢?”
毛主席看出了程潜的不安,便轻声安抚道:“哪里的话,您是年过古稀了,又是我的老上司、家乡人,哪里有让您划桨的道路不是?”随后毛主席亲自为程潜划船,两人一起畅游中南海。
之后毛主席70岁生日的时候除了家中的亲人还特意邀请了四位湖南的老人前去相见,其中就有程潜。当天程潜携带着全家一同赴宴,毛主席得知后还特意让人做了程潜最爱的熏鱼和豆豉辣椒。
1965年1月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会议即将展开,毛主席建议张治中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但由于张治中在湖南解放问题上有过错误,对此全党内外都有异议,尤其是党外的人士很是反对。
在大会开幕前周世钊前往程潜家中进行探望,此时在座的还有陈明仁、唐生智。程潜得知周世钊的到来,开心地说道:“三缺一!周公来得正好啊,来来来,我们一起打扑克牌。”于是四位老人一起到了客厅中兴高采烈地玩了起来。
这四位老人虽然是打扑克,但聊的却都是国家大事,程潜首先说道:“毛主席提议张治中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对于中央的这项安排有不少的异议,不知道诸位有什么看法啊?”
唐智生本就是湖南人,因为张治中曾经火烧长沙,因此对张治中很是气愤,他就将手中纸牌一扔,站前来说道:“我唐某绝对不同意中央的这个安排,张治中是什么人?难道毛主席不知道吗?他罪大恶极,是火烧长沙的罪人!我们湖南人哪个不知道?我反而认为程颂公这样对湖南解放有贡献的人应该受到全国人民的拥戴才对。”
这时程潜也站了起来,他拍着唐生智的肩膀说道:“唐孟公咱们坐下谈啊。你对于张治中曾经火烧长沙有意见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要看到事情的两面,张治中虽然火烧长沙,但是在解放前夕蒋介石曾经下令处决一大批共产党的工作人员,要不是张治中冒着生命危险才将这一大批人保护了下来。而且共产党与毛主席对我们是既往不咎、将功补过的嘛,这是完全可以弥补他的过错的。”
唐生智这才恍然大悟,说道:“还是程颂公学习得好,看得也远,我依照程颂公的意见。”
这时程潜坐了下来抽了支雪茄说道:“对于湖南和平解放运动,要是没有陈明仁将军的大力支持,我程某能起义搞得成吗?如果说,算功劳也是共产党的、是人民大众的。今天我们看一下湖南和平解放是什么情况下解放的呢?我程某是在大军压境、兵临城下、无路可退的情况下进行的。”
这时程潜突然站了起来,将自己的双手举到头顶喊到:“什么和平解放啊,什么和平起义啊,照我说啊,名曰起义,实则投降。”
然而如此胸怀坦荡、实事求是的老人却没有长寿,1968年1月,程潜在家中锻炼时不慎摔倒骨折,住院时又感染了肺炎、4月9日,程潜先生不幸逝世,享年87岁。
1968年4月12日,民革为程潜举行了追悼会,大量的国共将领前来为程潜送行,不久之后周总理也来到了程潜的家中继续悼念。程潜的夫人郭翼青对于周总理的到来很是感激,他忍不住地问到周总理一个问题:“程潜他究竟算是什么人?”
这时大家都沉默了下来,将目光投向了周总理的脸上,等候的周总理地回答。周总理看着程潜的遗像,坚定不移地对着他说:
“颂公当然是革命干部,他与共产党合作那么多年,解放后他身负要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们家庭也是革命家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