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左宗棠晚年为何要和有恩于自己的曾国藩彻底决裂?
创始人
2025-07-04 21:33:55
0

朝廷之中,恩怨情仇,都是无法解释清楚的,一旦涉及到政治,所有的感情都会发生本质的变化。

或许曾经对自己有过帮助的人会反目成仇,或许曾经是兄弟般的两个人,会为了政治上的分歧而互相攻击。

这就像左宗棠与曾国藩之间的关系。

当年左宗棠能够在朝廷中平步青云,与曾国藩屡次的扶持脱不了干系。

梁启超曾经对李鸿章作出过这样的评论:先有曾国藩,然后才有掌握朝廷大权的李鸿章。

可以说,李鸿章是在曾国藩为他铺好的阶梯上走了上去。而这也是因为曾国藩有意由朝堂上退下来的缘故,于是便主动地让李鸿章扶着自己的肩膀往上爬。

而左宗棠和李鸿章的处境很像,若没有曾国藩的提携,左宗棠可能在朝廷里混个一官半职的机会都很难有。

这倒不是说左宗棠无能,只是后期的清廷那不是靠实力就可以进去的,左宗棠的为官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

不仅有提携之恩,曾国藩对左宗棠还有救命之恩。

可即使是有救命之恩与提携之情,左宗棠最终还是与曾国藩决裂,直到死亡,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得到任何改善。

有才能的人往往都是很自负的,左宗棠就是这样一个“天生自负”的人。

不过,他虽然自负,但仕途并不顺利。左宗棠的年龄只比曾国藩小一岁,但他却是在曾国藩之前的两年考中了举人。

那时候的左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希望,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本来左宗棠两年后也是可以中第的,但谁能想到,那时候湖南的名额已经满了。

于是他的名字就从榜单上给撤了下去,只留着一个"誉录"的名头,做个了缮写的文书。

这个消息对自负的左宗棠犹如五雷轰顶,他不甘心,决定明年再次参加科举。

然而三年之后,他再次落榜了,而曾国藩却考中了。

左宗棠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科举考试自然是彻底失望了,所以他写了一封家书,说自己这一次又榜落孙山,决定从此不再考科举不与群儿争道旁的苦李。

这句话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味了,不过左宗棠之后也确实就没有参加过科考。他选择了回家,读书以及教书育人。

林则徐还活着的时候,曾称赞过左宗棠是天纵之才,只是这样一个结果,实在是有负了他的天才之名。

原本左宗棠还想要靠林则徐进朝为官的,但林则徐却在他还没有实施计划的时候就去世了;这让他很是郁闷。

而曾国藩,则是在中榜之后,步步高升,位高权重,一年比一年好。

短短十年,他便从一名朝中的小官,一路爬到了二品高阶的礼部侍郎。而此时的左宗棠却还在朝廷外面游荡,一副郁郁不得志的样子。

曾国藩真是时来运转,即使回到家中丁忧,也会有大好机会主动送上门来。

如果是别人,或许在家等个三四年后,才能回到朝廷。

但曾国藩在这段时间里,趁着太平军肆虐湖南建立了湘军,并使湘军成为晚清镇压太平军起义的强力军队。

至此,曾国藩成为晚清朝廷的巩固大臣,凭借着湘军,让满清入关以来对汉人官员的压制有所改善,汉族官员的崛起也因此而兴起。

幸运的是,左宗棠也凭着自己的本事,相继加入的张亮基、骆秉章等湘军的幕府,并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就连当时的咸丰皇帝都知道了他的存在。

八年的幕府生涯,他展露出了自己的才华,原本朝廷还打算让他进朝为官的。只是他对自己在科考中屡屡落榜的事情耿耿于怀,自然也就拒绝了。

最终还是由于曾国藩的推荐,左宗棠才成为了浙江的巡抚,曾国藩是左宗棠一生中最大的恩人,也是他一步步走上中兴名臣之位的领路人。

但是左宗棠并没有这样的想法,他始终认为曾国藩只不过是运气好而已。

说到才能,曾国藩哪里能和他相比,最多也就是他的精神可嘉而已,左宗棠一向觉得自己才能极高,只是他的科考之路很艰难,因此他才不得不憋屈了这么久的时间才大展他的才能。

他在晚年在《铜官感旧图》的画序中,就表明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曾国藩在靖港因战败而自杀成功了,那么这个天下离了他还是有救的,那是因为他左宗棠还活着。

言下之意,就是曾国藩挡了他的道,如果他殒命了,那么这个天下第一的功名就是他的了。

想当初左宗棠曾以幕僚的身份辱骂过朝中官员,被人到朝中弹劾。

因为此事曾国藩惹了大麻烦,甚至是杀头之祸,如果不是曾国藩替他到处找人替他向皇上求情,他可能在那时候政治生涯就已经结束了。

并且后来左宗棠声名赫赫的楚军,也是靠着曾国藩的帮助,方才得以建立起来。

然而,他虽然多次得到曾国藩的恩惠,可是在内心深处,他还是看不起曾国藩的。

几次接触下来,左宗棠对曾国藩的评价虽然是正派人士,但能力却一般,很难有大的成就。

不止于此,左宗棠还在曾国藩的背后插了好刀。

一次是曾国藩以他的父亲病逝为借口,撂挑子,要挟咸丰皇帝将督抚的实权交给他,可结果却落了一个灰头土脸的下场。

左宗棠此时非但没有劝慰他,反倒是对他冷嘲热讽,在他最痛的地方,又撒了一把盐。

事后,曾国藩虽然因为此事而长期不理左宗棠。

不过,在曾国藩再次出山后,他选择了原谅,并且主动修复了双方的关系。

可后来湘军平定了太平军后,无意中放走了幼主,也是洪秀全的幼子。

原本逃走的幼主已经构不成任何的威胁,于是曾国藩在上书朝廷的时候,谎称幼主已经被烧死了。

此时,左宗棠又站了起来,揭露了他的欺骗行为,并且夸大了幼主逃跑的危险性。

这一刀,实在是太凶狠了。

于是,曾国藩一怒之下,与左宗棠彻底断绝了关系,两人彻底决裂。

其实两人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让朝堂上的人看到,他们都很清楚,皇帝最讨厌的就是大臣们联合在一起。

更何况,还是两个能力极佳的汉臣。

如果他俩不表现的敌对,而是好的跟穿一条裤子似的,他可能不仅仅是乌纱帽不保,甚至还有可能性命不保。

因此,左公虽然在晚年始终对曾国藩有所贬斥,但仍对他的家族给予了不少帮助。

大义和分寸他算是把握的很好。

相关内容

金融科技的未来引擎,蚂蚁国...
撰文:深潮 TechFlow 2025 年以来,数字资产领域迎来...
2025-07-05 00:37:38
贝好家C2M模式助力,滨江...
2025年6月,贝好家杭州首个C2M模式项目沐兰台开盘,单月劲销1...
2025-07-05 00:36:37
两家基金公司官宣自购!
2025年下半场拉开序幕,在短短4天内,已有两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旗...
2025-07-05 00:36:22
原创 ...
龙袍是古代皇帝独有的服饰,很多人都知道古代分龙袍和蟒袍,龙袍是皇帝...
2025-07-05 00:33:49
含山公主:朱元璋最长寿的女...
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紫禁城迎来了一位客人,当时的大明皇帝...
2025-07-05 00:33:47
原创 ...
李世民之所以成为名垂千古的皇帝,在于很早的时候,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
2025-07-05 00:33:34
原创 ...
清朝时候,紫禁城西边有个地方叫“紫光阁”,那是专门用来接待外国使节...
2025-07-05 00:33:30
原创 ...
明万历四十四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努...
2025-07-05 00:33:21
原创 ...
洪武十一年(1378年)时,天下已经基本稳定,明太祖朱元璋下了一道...
2025-07-05 00:33:09

热门资讯

原创 若... 莫道古人多玉碎,盖棺定论未嫌迟。 失街亭究竟谁之过,历来从来就争论不休。马谡失街亭在于其自信过头?还...
原创 领... 在历史的长河中,领土一直是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象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清朝远征廓尔喀战争这一历史事件中...
“东山再起”的东山是哪座山? “东山再起”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失势之后经过一番努力,又重新得势崛起。“东山再起”的东山,是哪座山呢...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7周年仪式...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7周年仪式7日上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中共中央政...
“95后”导游对话秦俑:愿做历... 中新社西安7月6日电 题:“95后”导游对话秦俑:愿做历史长河的“文化摆渡人” 作者 杨英琦 “嬴政...
原创 严... 知道严畯的人不多,他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名臣、学者。严畯差一点就成为了东吴第三任大都督,但是他拒绝了孙...
日本学者新书揭秘日军二战期间“... 这是日本历史学者松野诚也的新书《陆军登户研究所相关资料》。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日本历史学者松野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元青... 青川郝家坪战国墓群 青川郝家坪战国墓群位于青川县乔庄镇南1000米的山腰处,墓葬排列分布在郝家坪双...
原创 揭... 武德元年,李世民、李文静和裴寂等十七人被定为“太原元谋功臣”,其中这三人有“恕二死”的特权,而另外十...
原创 贺... 1946年的一天,曾经的中央军委副主席王稼祥来到苏联治病。这是他第三次来苏联了,可这一次,他却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