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陈兵9万的沙俄,为何甘愿退出伊犁九城?
创始人
2025-07-04 21:03:21
0

1876年4月,已经65岁的左宗棠力排众议,挂帅出征,正式踏上了收复新疆之路。用了不到2年时间,左宗棠击败阿古柏集团,收复了新疆大部分地区。

但有一个地方比较特殊,那就是昔日新疆的治所伊犁。早在1757年乾隆时期,清朝就灭了准噶尔汗国,在这里建设伊犁九城,设立伊犁将军专门管理全疆事务。

不过到了1871年,沙俄趁着阿古柏之乱,出兵占领了伊犁大片地区,包括伊犁九城。这么一来,左宗棠收复新疆时,大军并没有攻入伊犁。

伊犁作为新疆的命脉,也是新疆最美丽的地方之一,必然要回到中国手里。为此,双方开始了漫长的谈判。谈判结果我们都知道,1881年通过《伊犁条约》沙俄归还了伊犁部分领土。那么问题来了,沙俄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讲理了?他们吃下去的地盘,真的能心甘情愿吐出来?

只是归还了部分伊犁,三分之二的伊犁河谷还是被割走了

原本1871年沙俄强行霸占伊犁的时候,清廷就表达过强烈抗议。毕竟对付阿古柏比较容易,但是对付沙俄可就没那么轻松了。

如果沙俄长期霸占伊犁,他们难免会对这里心生贪念。而且自古以来,但凡是沙俄占领过的地盘,一直都被他们的后代当成了他们的不动产,现在不取将来也会拿走。

沙俄当时给的理由让人喷饭,说是暂时帮助清朝镇守伊犁,只要清朝击败阿古柏收复新疆,那他们自然会将伊犁拱手奉上。然而沙俄对内宣传的是,伊犁已经永远是沙俄的领土了。

问题是,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以后,沙俄赖账了:什么归还伊犁?这事儿我们可从来没有提过哦,你们别含血喷人。

左宗棠的大军还在新疆呆着呢,双方随时有火拼的可能,沙俄当时还真不愿意在那个节骨眼上动武。清朝这边也不想动武,所以就派遣崇厚前去谈判。

崇厚去了以后,在沙俄的威逼利诱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这份条约中表示,清朝只能收回伊犁城,至于霍尔果斯河以西,以及特克斯河刘裕还有塔城地区斋桑湖以东的地盘,全都要划给沙俄。

这简直就是莫名其妙,清朝和沙俄并未交战,根本不是战败方,凭什么要切割这么大一片土地给沙俄?

这其中要害部位在特克斯河流域,这地方如果被沙俄占了,那伊犁就被沙俄给包抄了,将来迟早会被沙俄给吃了。

真可谓用心歹毒,左宗棠得知以后,勃然大怒,他上书清廷要求先治崇厚的罪,再派人重新去谈判,如果谈不拢,那就直接打。

清廷在1880年派遣了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再次与沙俄谈判,结果遭受了一系列白眼。沙俄觉得手里已经有了一份条约,获得了大量好处,何必再和清廷谈判呢?所以丝毫不给曾纪泽面子,因此曾纪泽被晾了很长时间。

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左宗棠决定先发制人,他派遣金顺、张曜、刘锦棠等大将兵分三路进军伊犁,做好武力收复伊犁的打算。

在这种情况下,沙俄这才松了口,与曾纪泽重开谈判。谈判结果就是1881年签订的《伊犁条约》。这份条约在《里瓦几亚条约》的基础上,保住了特克斯河流域,但依旧丢了霍尔果斯河以西、斋桑泊以东等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沙俄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守住伊犁

那么问题来了,依旧被割走了这么大一块土地,左宗棠能咽得下这口气?当然不能,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当时清廷根本不愿意和沙俄开战,即便左宗棠单方面愿意这么干,清廷那帮老人家也没这个胆子。沙俄再差劲,那也是西方列强,清廷自然不愿意去赌这一把。

左宗棠当时已经69岁,他给自己准备了一副棺材,让人抬着从肃州跟随自己一起入疆,驻扎在哈密。言下之意很简单,打算和沙俄决一死战。

奈何关键时刻,清廷将左宗棠给调了回去。意思很明显,能不打就别打。

你以为就清廷不想打吗?其实沙俄也不想打,尤其是左宗棠派遣3路大军挺进伊犁以后,沙俄吓得赶忙派了9万人马入驻伊犁,而且还让海参崴的俄太平洋舰队跑到清朝沿海放炮示威。

看似沙俄这是要跟左宗棠打一场了,但实际上从以上表现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沙俄这回是真的怕了,他们也不想打这一战。

倒不是说沙俄打不赢,而是他们心里没底。

此前沙俄和清朝之间的战争,一般只出兵几百上千人,就算1862年的伊塔之战出兵3万,那也是分在了伊犁和塔城两地。

这回他们集中9万人马在伊犁,还不能说明什么吗?而且还没动手,就出动太平洋舰队耀武扬威,无非是在恐吓清廷,他们想要用这种方式让清廷感到害怕。

其实这事儿让我想起了一句民间俗语:会咬人的狗不叫,瞎叫唤的狗不敢咬人。

摆这么大阵仗,无非是不愿和清朝正面交锋罢了。无论是1685年的雅克萨之战,还是1862年的伊塔之战,其实沙俄在清军面前都没有太大优势,甚至还总吃败仗。

再加上左宗棠这个人太不简单,比普通的清军将领强太多,他能摆出视死如归的架势,明显不是在忽悠人,沙俄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没把握的事情,沙俄才不愿意冒着风险去干,万一打输了,让清朝人逐渐有了自信和底气,以后还怎么恐吓他们呢?

刚经历过一场大战

除了此前和清朝的2次大规模交锋,沙俄没占什么便宜以外,其实沙俄还有一个难言之隐,那就是第十次俄土战争刚刚结束。

1877年,在东方吃饱了的沙俄,再次回到西方,重新和奥斯曼土耳其较劲,打了一场第十次俄土战争。

这场大战中,沙俄累计投入了70多万大军,折腾了1年多时间才击败奥斯曼土耳其,获取了大量利益。

因此,这个时候清朝提出归还伊犁,不惜以武力夺回失地,无疑让沙俄为难了。在短时间内再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沙俄显然不愿意,甚至不具备这样的客观条件。

为此沙俄只能作出妥协,毕竟如果在东方战场出点差错,那么他们在西方战场刚刚获得的荣耀,将毁于一旦。

反正能拿到大量好处,而且伊犁城内该拿走的东西都被他们拿走了,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把这地方还给清朝算了。

归还的伊犁九城,已成断壁残垣

1881年条约签订以后,世界哗然,英美法等国纷纷在报纸上大肆宣传:旷古奇闻,中国外交官曾纪泽,创造了一个外交奇迹,他居然让沙俄把他们吃下去的土地,主动吐了出来,这在俄国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其实这算是一种嘲讽吧?毕竟平白无故被沙俄占了那么多领土,搞得好像清朝在这场悲剧中沾光了一样。

沙俄的确答应归还伊犁九城,但是在归还之前,他们将这些城池全部毁坏,10多万新疆民众全部被沙俄强迫迁徙到了俄国境内,能带走的财富全部带走,带不走的人和物,全部毁掉。

因此,当清朝收复伊犁时,留给清朝的,只剩下了断壁残垣和一片荒凉萧瑟之色。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刘邦的崛起堪称最富戏剧性的逆袭剧本。这位出身沛...
2025-09-12 01:04:09
原创 ...
嘉靖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547年十一月壬午日,北京皇城内一片火光...
2025-09-12 01:03:30
“公司楼下惊现古墓”,熟悉...
近日,陕西省西安市张家堡广场施工区域发现古墓的消息引发关注。有市民...
2025-09-12 01:03:19
艾芬达:上市首日跌4.36...
【艾芬达上市首日高开低走,投资者炒新风险大】9月11日,三大指数集...
2025-09-12 01:03:06
苏联国营企业蜕变为官僚垄断...
1975年6月6日《人民日报》英雄的人民 光辉的节日 学习马克...
2025-09-12 01:02:56
原创 ...
大明王朝在崇祯即位之时,已经走到了一个千疮百孔的境地。这个时候,急...
2025-09-12 01:02:45
原创 ...
蜀汉的灭亡 刘备在建立蜀汉政权之后不久便去世,随即诸葛亮接管了政...
2025-09-12 01:02:24
原创 ...
清朝的雍正皇帝是一位极具治国才华的帝王。继承了父亲康熙的盛世局面,...
2025-09-12 01:02:22
原创 ...
《三国演义》中的一位武将,虽然在民间的声誉被大幅度高估,甚至被冠上...
2025-09-12 01:02:09

热门资讯

中国田径队迎来世锦赛“大考” 核心阅读 从百米赛道上的毫秒必争,到铅球投掷时的雷霆之势,再到撑杆跳高的轻盈腾跃……激情澎湃的田径赛...
原创 曹...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创作的中国古代历史小说,其中充满了鲜明的“尊刘抑曹”色彩。这一创作倾向使得曹操阵...
原创 李... 秦琼与尉迟敬德两位英雄并列为左右门神,但在唐太宗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却显然有所不同。李世民继位后,进行了...
原创 夏... 大禹治水与天文的传奇 大禹,作为夏朝的开创者,长期以来一直是各种传说的核心人物。其中,最广为流传的...
原创 一...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朝鲜文宗的嫡次女——敬惠公主。她的成长经历充满了波折与变迁。起初,她并非王...
原创 秦...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李斯为秦国的大一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最终也因此“位及人臣”,深得嬴政的赏识...
原创 唐... 李世民之所以忌恨魏征,很多人认为是因为魏征多次顶撞他,屡屡直言批评。可以说他在李世民心中,似乎成了一...
原创 演... 在《三国演义》中,若仅从武力值的角度来看,吕布、五虎将、颜良、文丑、典韦、许褚等几位猛将可以算得上超...
原创 司... 三国时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英杰辈出的光辉时代,也是诸多经典历史故事的发源地。其中,“草船借箭”和“三顾...
原创 《... 关羽温酒斩华雄是《三国演义》中一个令人铭记的经典传奇。尽管作品中并未详细描述两位武将交战的过程,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