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晋朝之殇:一个被文人摧毁的大一统帝国
创始人
2025-07-03 05:32:46
0

中国历史上短命的王朝很多,但大多是偏安一隅的小政权。这些小政权势单力薄很难在竞争激烈的乱世中获得生存空间。但有些政权明明是一个大一统王朝,实力强大却依旧很短命,这就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了。晋朝就是这样一个短命的大一统王朝。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英雄豪杰辈出,但却一直没能有人抚平所有的战乱一统天下。经过三国鼎立之后,司马家灭掉了蜀国与吴国,篡了魏国的皇位,建立了西晋王朝。历经几十年的战乱之后,中原大地终于迎来了新的大一统局面。

公元25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公元317年西晋灭亡。

西晋这个统一的大王朝仅仅存在了五十余年。北方大地五胡乱华,烽烟不断,司马氏的皇族们只能逃到南方建立新的政权,这就是东晋,随着司马氏皇族迁往南方的还有大量的门阀贵族以及平民百姓,史称永嘉南渡。

细看魏晋时期的历史,很多人认为西晋之所以这么快就灭亡,读书人难辞其咎,这话不是没有道理,若是当时的读书人能有所作为,或许西晋不会那么快灭亡。

一、西晋读书人多为门阀士族子弟,缺乏上进心

1、九品中正制使得士族门阀子弟轻易获取官职

身逢乱世,读书人应该肩负起救国救民的责任,反观西晋时期的却没有这么做,读书人过的很是潇洒,完全不用理会乱世中的苦难。

魏晋时期朝廷选官采用的是九品中正制。这是一种依靠推荐来推行的选官制度,到了西晋时期九品中正制早就成为了门阀士族阶级扩大自己势力的手段。

寒门子弟即便是满腹经纶也无法进入朝中做官,而士族门阀中的子弟不学无术却可以因为朝中有人而被推荐做官。所有才会出现《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中记载的那样:“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2、士族子弟毫无上进心

西晋时期门阀士族集团势力很是强大,就连皇帝都得礼让三分。门阀士族集团的子弟们因为生活优渥享受着大量的社会资源,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掌握在他们手中。

穷苦人家的孩子哪里有机会读书呀。原本这些贵族子弟应该好好读书,进入朝廷之后报效国家。

可惜,九品中正制的存在使得这些贵族子弟没了什么上进心,反正读书与否都能通过这一制度去做官。能否做高官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看出身。

不勤奋努力读书的贵族子弟哪里能承担相应的责任,任由国家乱象丛生他们也不愿意或者说是没有能力去治理。门阀士族势力庞大,若是他们当中能出现一些有出息的人才,利用自身家族的优势,或许真的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拯救国家于危亡。

二、西晋时期道学、佛学盛行,儒学影响力下降

1、西晋时期儒学地位下降

西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读书人的正统思想。相比于道学与佛学而言,儒学更加适合封建社会加强统治。儒学强调忠君爱国,强调读书人应该用所学的知识为君王、国家效命,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但是在西晋时期,儒学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影响力可以说是下降了很多。尤其是忠君思想极为淡薄。

士族门阀制度的盘根错节即便是改朝换代这些大贵族也难以被撼动,所有无论是魏国变成了西晋,抑或是哪个皇族中人做了皇帝,对于门阀士族中的读书人来说都是无所谓的。

因为无论是谁做皇帝他们都有官做,他们都能享受荣华富贵。所以他们根本不愿意卷入这些是是非非。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曾记载,当时读书人对于皇帝的态度是:“视其主之颠危,若路人然”。对于皇帝的态度跟看路人差不多,说实话这样的心态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中实属罕见。

2、西晋时期玄学兴起

与儒学被冷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道学与佛学的盛行。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先秦时期已然存在。

但是佛教是在东汉后期传入中国,魏晋时期在中国迅速发展。无论是道教与佛教都以避世的内容居多。尤其是在当时读书人将道教学说与儒家学说相融合,形成了盛行一时的玄学。

《晋书》中记载当时的玄学核心内容是“天地万物皆以无为为本”。这明摆着就是让读书人不要有所作为。西晋建立之后内部矛盾不断,司马炎又不是什么能力超强圣君明主,此时如果读书人再强调无为,这样的国家能不出乱子吗?

佛学的融入更使得当时的不少读书人产生了“贵无”的思想。鲍敬言等人更是提出了无君论的思想。眼中无君,心中无为,这样的读书人对当时的乱世自然不会做出任何贡献。

3、读书人避世情绪高涨,没有作为

说起魏晋时期的读书人大家会想到什么?魏晋风流、竹林七贤。没错,不论是因为逃避乱世还是受了玄学的影响。

当时的读书人就是给人一种避世、潇洒不羁,不受礼教束缚的感觉。不少人给当时的读书人脸上贴金,将他们看成是不与乱世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的贤达之人。

实际上就是不思进取的表现,西晋时期在文人当中特别流行五石散,这是一种类似于毒品的东西,服用之后会使人甚至错乱,而且当时的不少文人特别喜欢饮酒。在五石散和酒精的作用下,这些文人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好像都不稀奇。

最典型的就是竹林七贤中的刘伶,特别能喝酒,整日醉醺醺的,喝醉酒之后就脱光了衣服见客。

另外一个特别能喝酒的是阮贤,他喝酒的时候不喜欢用杯子而是用盆,喝酒的时候还会模仿猪的样子,可谓是丑态百出。

《晋书·阮贤传》中记载,当时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竟然认为阮贤“贞索寡欲,深识清浊,万物不能移。若在官人之职必绝于时”。怎么看山涛都是在睁眼说瞎话。

好在晋武帝司马炎认为他喝酒误事,没有重用他。竹林七贤中的王戎极为吝啬,品行也不好。但人家出身于琅琊王氏,有着显赫的门阀士族做后盾,即便是改朝换代也可以做高官。

魏晋时期更是在读书人中流行阴柔风,一个个大老爷们如弱柳扶风一般,不以为耻反以为美。这样一群生活、品行极为糜烂,丝毫不关心国家兴亡的读书人,若是进入仕途真的能安邦定国吗?

就在西晋的读书人沉浸在自己的无欲无求当中时,西晋的朝堂又是什么情况呢?西晋的开国君主司马炎前期还不错,能够励精图治,休养生息,使得国家能够休养生息。但是后期却开始荒废朝政,沉浸在后宫美色当中。更重要的是司马炎昏招迭出,直接把西晋送上了不归路。

司马炎在建立西晋之后大肆封王,将司马氏皇族分封为藩王,这可是大忌,当年西汉时期闹出的七国之乱就是因为汉朝分封诸侯王惹出的乱子。司马炎根本没有吸取教训。司马氏皇族们封王之后还握有兵权。很快便动了造反的心思。于是爆发了“八王之乱”。

更要命的是司马炎选了一个弱智的儿子司马衷做接班人,这样的皇帝怎么能对抗的了虎视眈眈的诸侯王呀。

西晋在八王之乱的铁蹄下很快又是烽烟四起,北方少数民族开始南下,史称五胡乱华。很快西晋便在连年兵战之中灭亡。

司马炎虽然是开国之君,但并不是雄才伟略之人,若是在他昏招频出的时候有几个读书人站在他身边,以史为镜,劝说司马炎不要乱出昏招,或许西晋王朝还有救。

三、西晋读书人奢靡成风

1、西晋贵族之间流行斗富

西晋读书人多来自门阀士族,家族几代积攒的财富以及皇帝的赏赐使得西晋的读书人奢靡成风,整日过着奢靡浪费的生活。

读书人之间竟然以斗富为乐,最有名的应该就是石崇与国舅王恺斗富的故事了,王恺用麦芽糖刷锅,石崇便用蜡当做柴火烧,王恺用紫色的绸布做了四十里的帷帐,石崇便用更名贵的彩段铺路,足足铺了五十里地,就这样,王恺始终在斗富这件事上输给石崇。

除了这两位以外,其他读书人奢靡之事也是不胜枚举,比如西晋的高官王济因为喜欢马匹,所以便马场当中铺满了钱币。他甚至用人奶来喂养小猪仔,据说这样做出来的烤乳猪会特别好吃。

2、西晋灭亡,读书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些门阀士族用来挥霍奢侈的钱财都是从百姓身上搜刮而来的,最终只能使得西晋王朝尽失民心。灭亡是迟早的事情。

很多人喜欢用风骨二字来形容古代的读书人,文人风骨应该是硬气的,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辅佐君王治国安邦,遵守礼节,教化世人。而不是逃避责任一味的享受甚至是“摆烂”,所以西晋灭亡,读书人真的要负很大的责任。

参考资料:

1、《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

2、《日知录》

3、《晋书·阮贤传》

相关内容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成立
马斯克近日宣布“美国党”成立,这一消息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轰动。马斯克...
2025-07-06 08:37:44
福州将新增3条转机航线
福州即将迎来令人振奋的消息,那就是将新增 3 条转机航线。这无疑为...
2025-07-06 08:37:27
原创 ...
在江苏兴化举行的2025年全国国际象棋锦标赛(个人)于3日圆满落幕...
2025-07-06 08:37:02
U19男篮世界杯-张博源2...
[搜狐体育战报]北京时间7月5日消息,2025年U19男篮世界杯在...
2025-07-06 08:37:00
原创 ...
1889年,19岁的光绪花了500万两白银大婚,同年宣布亲政。慈禧...
2025-07-06 08:33:48
原创 ...
最近,有一部名为《八佰》的抗战电影讨论很多,主要题材是淞沪抗战时期...
2025-07-06 08:33:48
原创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讲究文武结合治理国家。在古代,有武将镇守边关,保卫...
2025-07-06 08:33:27
原创 ...
老蒋晚年痛斥:败局关键在二人! 恳请您在繁忙中花一点时间点击“关注...
2025-07-06 08:33:17
原创 ...
科举制度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关键在于科举制度...
2025-07-06 08:33:12

热门资讯

原创 尧... 相信大家都知道,尧舜禹是中国最著名的三位人文始祖,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尧是"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
原创 中... 第一王朝 夏------ 国内有夏商周断带工程,起始时间已经明晰,本着历史考究的严肃性,我们还是用(...
原创 尾... 侵华日军将领尾崎义春,是日军第十九师团最后一任师团长,且任期长达三年多,这在日军师团级军事主官中还是...
原创 曹... 提起三国,绕不开汉魏;讲评汉魏,绕不开曹操;分析曹操,绕不开许昌。 通过黄巾起义发家的曹操,在不间断...
原创 徐... 1969年九大前夕,毛主席查看九大代表名单,突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曰“肖力”。 毛主席有些不高兴...
原创 八...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此时为了国家的存亡,两党决定放弃以往的成见和恩怨共同对抗日军。 在这之...
原创 爷... 一个人要是失踪了78年,要想找到或者还原事情的真相,几乎可以说是难如登天。 但还别说,这样的事还真...
新疆首座地下古墓遗址博物馆正式... 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15日电(记者关俏俏)7月15日,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疆库车市的龟兹魏晋古墓遗址...
原创 夏... 很多对历史感兴趣的人,首先接触的都是这样一串绕口令:"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
原创 清...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腐朽落后的清王朝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