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天下将亡,此人拔剑而起,树“杀父报国”大旗,差点改写中国历史
创始人
2025-06-30 21:03:35
0

提起国姓爷郑成功,很多人都知道是他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民族大英雄。

郑成功的得意之作,就是一举收复了孤悬海外长达三十八年之久的宝岛台湾。

但大多数人对郑成功的认识,就仅仅停留在这件事上面,对于郑成功更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事迹知之不多。

收复台湾,无疑是一件壮举。

收复台湾的英雄,无疑是不世的大英雄。

但郑成功的最伟大之处,若以顾炎武的“天下兴亡”观点论,是以一己之力与大清王朝叫板,以一己之力保留住了大明最后的衣冠,以一己之力谱写了大汉英雄赞歌,践行了不可思议的“匹夫之责”!

明末清初,是一个枭雄幻灭的时代。

曾几何时,那个气吞山河、矢志一统河山的闯王李自成死在清军追杀之中;那个杀戮四方,建立大西政权的大西王张献忠死在清军的箭矢之下;那个曾被视为南明中流砥柱的史可法在清军的屠刀前壮烈喋血;那个曾虎踞西南、势力如日中天的孙可望在清军的马蹄下变节俯首;那个曾雄视东亚、纵横海洋的海上枭雄郑芝龙也束手投入了清军阵营;那个曾“两厥名王”、号称明末第一名将的李定国在忧愤之中溘然身逝……南明的皇帝弘光、隆武、永历也都先后殉葬了属于他们朱家的大明王朝。

一时间,清军的刀锋掠遍了中国大地,马蹄所到之外,无人可挡。

顾炎武疾呼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值此天下将亡之际,原为一介书生的郑成功拔剑而起,不挠不屈地与清军苦苦周旋、苦苦支撑、苦苦搏杀,并一度差点翻盘、改写历史。

郑成功,本名森,在南京国子监读书期间,“丰采掩映,奕奕耀人”,名儒钱谦益一见之下,大为激赏,赞叹说:“少年得此,诚天才也。”

钱谦益也因此将之“执贽为弟子”并赠字“大木”。

与钱谦益相似,隆武帝第一次见到郑森,奇其貌,叹赏说:“素闻郑家有匹千里驹,果然名不虚传。”

其后,殿前问答,郑森对答如流。

隆武帝抚其背,慨叹说:“恨无一女配卿。卿当尽忠吾家,毋相忘也。”当日,赐他姓名为朱成功,封御营中军都督,仪同驸马。从此中外都称郑森为“国姓”,或称国姓成功、赐姓成功、朱成功,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在清军进逼之时,领兵降清,并多次派人招引郑成功同行。

郑成功复书道:“从来父教子以忠,未闻教子以贰。今吾父不听儿言,后倘有不测,儿只有缟素而已。”

不久,郑成功惊悉隆武帝遇难,悲愤莫名,将自己过去穿戴的儒服儒冠携至文庙跪哭焚化,散家财犒师。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焚衣起兵”!

清朝的势力,已据有中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地盘,拥百万大军。

郑成功散尽家资招募起来的,不过寥寥数百人,并无一稳固根据地,属于白手起家。

可是,就凭着一颗忠义之心、一腔浩然正气,郑成功担任起兴复重任,充当起“孽子孤臣”的角色,打出了“杀父报国”的旗号,凭恃着几座毫不起眼的小岛,与拥有数百万平方公里、拥有数千万人力资源的大清王朝殊死血战。

英国大使马戛尔尼曾根据自己访华的见闻感受写:“明末的反清并不是民族斗争,不是什么捍卫明朝一姓私利的斗争,而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进步与落后,是关系到中国后来几百年命运的一场斗争。”“在这场斗争中那些坚定反抗满清侵略,为此流尽最后一滴鲜血的英雄,他们的每个人的名字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在心,他们不仅是中国的英雄,同样也是世界的英雄。”

郑成功在南至粤东、北至江浙数千里的海岸线机动灵活地发起掠进攻,剽掠如风,神出鬼没,让清军防不胜防。

郑成功甚至于永历十二年(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大举北伐,气焰张天。

可惜,天不佑大明,大军进入长江之前,于羊山海域遭遇飓风,损失惨重,只得退兵厦门。

次年,郑成功再次率大军北伐,顺利进入长江,势如破竹,接连攻克镇江、瓜洲,接连取得定海关战役、瓜州战役、镇江战役的胜利,包围了南京。

清廷大为震骇,清顺治帝甚至打算退出关外。

如若收复了南京,则人心可待,恢复大明江山便不再是梦想。

可惜,郑成功顿兵于坚城之下,错失良机,最终功亏一篑。

饶是如此,郑成功还是愈挫愈勇,以强人之姿态振翅翱翔,与清军分庭抗礼。

清军无可奈何,最后采取下三滥的手段,倾尽全国之力,封锁由北而南数千公里长之海疆,企图把郑成功困死在区区几个小岛之上。

为此,郑成功把目光投向海峡对岸的台湾宝岛,奋起武士之心,驱逐荷夷,光复台湾,成就了万古不朽之伟业。

收台之后,郑成功麾下的兵员网罗了日本人、柬埔寨、欧洲人与非洲黑人,相当于拥有了一个国际纵队,成为了东亚海洋上的无冕之王,以铁之手腕维系东亚之秩序。

意大利学者白蒂说:“郑成功在海上贸易中不容置疑的权威地位,他所拥有的强大的武装力量,使得他成为一个健全完善的政治组织的领袖,一个没有边界的海上王国的主宰。就此而言,郑成功的雄心壮志是惊人的,是不可战胜的。与此同时,郑成功也受到远东诸国的敬畏。”

可以说,郑成功是豪杰中的豪杰,是枭雄中的枭雄,是巨人中的巨人。

康熙皇帝曾羡慕无恨地说“朱成功明室遗臣,非吾乱臣贼子”,并写了一副楹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晚清名臣沈葆桢也写有对联一副赞颂郑成功:“开万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完人。”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刘邦的崛起堪称最富戏剧性的逆袭剧本。这位出身沛...
2025-09-12 01:04:09
原创 ...
嘉靖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547年十一月壬午日,北京皇城内一片火光...
2025-09-12 01:03:30
“公司楼下惊现古墓”,熟悉...
近日,陕西省西安市张家堡广场施工区域发现古墓的消息引发关注。有市民...
2025-09-12 01:03:19
艾芬达:上市首日跌4.36...
【艾芬达上市首日高开低走,投资者炒新风险大】9月11日,三大指数集...
2025-09-12 01:03:06
苏联国营企业蜕变为官僚垄断...
1975年6月6日《人民日报》英雄的人民 光辉的节日 学习马克...
2025-09-12 01:02:56
原创 ...
大明王朝在崇祯即位之时,已经走到了一个千疮百孔的境地。这个时候,急...
2025-09-12 01:02:45
原创 ...
蜀汉的灭亡 刘备在建立蜀汉政权之后不久便去世,随即诸葛亮接管了政...
2025-09-12 01:02:24
原创 ...
清朝的雍正皇帝是一位极具治国才华的帝王。继承了父亲康熙的盛世局面,...
2025-09-12 01:02:22
原创 ...
《三国演义》中的一位武将,虽然在民间的声誉被大幅度高估,甚至被冠上...
2025-09-12 01:02:09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李明(? - 682年),字公,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是唐朝的宗室与书法家。作为唐太宗李世民...
原创 楚... 在探讨楚怀王是否在法理上高于其他反秦诸侯时,我们不能单纯地从他被尊崇的方式来评判(毕竟这是项羽、刘邦...
原创 他... 公元219年,关羽凭借水淹七军的壮举震慑了华夏大地,威名远播。而樊城在这场大战中也受到了严重的损伤,...
原创 同... 在电视剧《芈月传》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情节,那就是芈月与景氏同为楚国的媵女,但令人疑惑的是,景氏生下...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一部著名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该书深受历史学家陈寿的《三国...
原创 赵... 在陈桥兵变之后,赵匡胤迅速登上皇帝的宝座,创建了北宋王朝,首都设立于历史悠久的开封。这座城市处于中原...
原创 咸...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慈禧太后的名字几乎与权力和政治紧密相连,她不仅是晚清政权的实质掌权者,还是中...
“重庆造”动画电影《火凤重天》... 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周双双)为客观呈现重庆大轰炸历史,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
原创 固... 固伦纯禧公主,虽然是康熙皇帝的养女,却在众多公主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固伦”封号,这个特殊的荣...
原创 如... 关羽显然知道刘备在袁绍阵营的事情,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几乎没有人会相信他会不知道这一点。因为袁绍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