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的城市之争,已经开始厮杀!
近日,《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公布,文件明确: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成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增强中西部和东北的城市群、都市圈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
我国未来将“形成3+2+N”的城市群新格局,在此之中,三大世界级城市群必然是发展的主力。
那么,京津冀VS长三角VS大湾区,到底谁才更有实力?其实这个争论,已经持续很久了。有人说,长三角GDP吊打其它两个城市群。有人认为,京津冀拥有政治中心,代表着国家脸面。还有人觉得,大湾区更像是一个城市,融合得更好......
接下来,我们分几个维度去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来看看经济维度,而最直观的便是GDP总量。2024年GDP总量排名为:长三角(33.16万亿)>大湾区(14.84万亿)>京津冀(11.5万亿)。长三角的富裕,早已闻名。
即便是与全球其它世界级城市群相比,其GDP总量也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波士华。(数据来源: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数说长三角2025》)2024年,我国有27个城市GDP迈过万亿大关,在此之中,长三角占了9席,大湾区4席,京津冀3席。
但值得一提的是,长三角在城市数量、人口数量都比其它两个城市群要多。若算人均GDP,排名则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24年,人均GDP排名为:大湾区(17万元)>长三角(13.9万元)>京津冀(10.5万元)。
而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上,京津冀强于其它两个城市群,研发投入强度为4.27%,大湾区为3.54%,长三角为3.33%。不过,作为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大湾区、长三角近年来都在发力科技创新,在全球范围内,都能排上号。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5全球创新指数》,在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名中,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跃居榜首,超越东京-横滨。另外,北京位于第四位,上海-苏州位于第6位,杭州位于第13位,南京位于第15位。
发现了吗?中国上榜的创新集群,都位于三大世界级城市群内。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都不只是说说而已!
各城市群的进出口贸易数据,是观测其如何“面向世界”最直接、最真实的仪表盘。三大世界级城市群,都各自有吞吐量极大的重要港口,例如深圳港、广州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以及天津港等。每天都有数不尽的“made in China”运向全世界。
今年上半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TOP10中,有超过一半都位于三大世界级城市群中。其中,长三角在此“上大分”,上海港及宁波舟山港分别夺下冠亚军。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另外,在进出口总额排行榜中,深圳以微弱优势反超上海,成为全国“外贸第一城”。今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TOP10中,除了厦门和青岛,都是三大世界级城市群内的城市。
另外,在其它外贸的表现中,大湾区的广州,其出口增速位居十强市首位。而长三角的金华,其外贸表现也格外抢眼,上半年进出口增速在外贸十强市中位居首位。
三大世界级城市群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功能互补、各具特色的战略组合。京津冀作为首都所在地,这一区域承载着特殊的政治功能和非经济功能。长三角的优势体现在全面发展上,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体量。
而大湾区是在“一国两制三关税区”的条件下推动建设的,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开放性优势。未来,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如同鼎之三足,共同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城市之争不在于输赢,而在于共赢!
上一篇:2025外滩大会:AI打工效果买单 AI商业模式迎来分水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