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鸿章这人的良心,还不如2个英国人!
创始人
2025-06-07 23:02:17
0

1863年6月,天京被围,太平天国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当时忠王李秀成奉洪秀全之命,率军勤王。然而就在他与湘军打得难舍难分之时,苏州又被李鸿章的淮军围住了。在这种情况下,李秀成请求回苏州回访。天王洪秀全表示:要回去也行,给我交够十万两军费。

最后,李秀成倾尽全力凑了七万两给洪秀全,才得以回到苏州。接着,他亲自带一军出阊门,屯扎马塘桥,取犄角势,暂保苏州,打算回京向洪秀全建议,不守天京。正计议间,部下郜永宽、汪安钧等已刺杀苏州守将慕王谭绍光,投降李鸿章。同年12月,李取得苏州。

当然了,李鸿章能够让郜永宽等太平天国将士投降自己,中间是有英国人~常胜军戈登作保的。如果单凭李自己劝降,太平天国将士是绝不可能向他投降的,毕竟李是个非常没有信用的人。然而,即便有戈登作保,李鸿章还是摆下鸿门宴,在酒席上杀了郜永宽等人。

可是,李的此举让戈登认为他言而无信,等于让作为保人的自己也背上了失信的恶名,从此对李鸿章恨之入骨,并提着枪扬言要和李决斗。此外,戈登还给各方写信,揭露李鸿章的杀降丑闻。后来,李给戈登送去了7万两银子,戈登这才消停,杀降事件才得以平息。

几十年后,李到访德国,和德国宰相俾斯麦谈起年轻时的武功,他洋洋得意。可俾斯麦却只是微微一笑:“我从不将杀俘作为自己的功劳。”此外,李鸿章除了让英国人戈登反感外,还让另一个英国人~琅威理反感。琅威理14岁入英国皇家海军学校,16岁入大英帝国海军实习。

此后他一直在英国海军服役,历任准尉、少校。1878年,琅威理带着4艘炮艇(镇北、镇南、镇东、镇西),卖给李鸿章。这时,李正为编组的北洋海军寻找合适的外籍顾问。而琅威理的勤干明练,加上海关总税务司赫德、金登干和英国海军上将古德强烈推荐,使得李想请他来为自己工作。

一开始琅威理不愿意,但在李鸿章答应了他的3个条件后,才于1882年秋天来中国任职。这3个条件分别是:有调派弁勇之权;英国海军部需批准自己的请假,并允准自己在中国任职;中国方面须与英国海军部商妥,将他在华服务年限作为海上服役年资,不能影响他在英国海军中的升迁。

至于琅威理训练的北洋军队效果如何,可以用丁汝昌的评价来总结:“洋员之在水师最得实益者,琅总查为第一!”。1886年7月,琅威理随北洋水师出国访问时,在日本碰上长崎事件爆发。琅威理认为此时北洋海军实力远胜对手,力请对日开战,但李鸿章拒绝了。

1890年6月,走投无路的琅威理向李鸿章提出辞职,李当场批准。为什么说琅威理是走投无路,因为他是被李鸿章逼走的,这事还得从北洋海军炮弹里掺了煤灰的事情说起。当时给北洋海军提供炮弹的是天津军械局,天津军械局总办张士珩是李鸿章的外甥。

张士珩为了给自己谋财,就指使人在炮弹里掺煤灰。当时琅威理在训练北洋海军时,发现炮弹质量非常差,还是老是不响,于是带着几个去查,这一查就查出了炮弹里有煤灰。接着,他就在李鸿章面前提议,彻查天津军械局,把里面的败类给揪出来。

李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他怎么可能去查自己的外甥呢,所以就置之不理。后来,琅威理貌似发现了这其中的猫腻,于是准备向清廷反应。李鸿章知道琅威理的意图后,怕他上告,决定弄掉他。但琅威理是英国人,还是李自己费尽心思请来的贵客,肯定不能辞退他。

不然不光自己的面子过不去,连英国那边也不好交代。后来,李鸿章利用刘步蟾,借用撤旗事件,顺利让琅威理主动辞职。琅威理走时对李鸿章说:“当初你承诺我有调派弁勇之权,可如今我连掌控一个旗帜的权力都没有,你的信用一分不值!”李鸿章当场哑口无言。

琅威理离开北洋海军后,舰队训练日益松弛,军纪每况愈下,军官争挈眷陆居,军士去船以嬉。每当北洋封冻,海军例巡南洋,率淫赌于香港、上海。而且,掺煤灰的炮弹越来越多,以至于在甲午战争中吃尽了苦头。后来,李鸿章向英国提出另聘英国人担任海军顾问,但被拒绝。

同时,英国还撤回了部分在华雇员,不再接纳中国海军学生。额李鸿章能做出杀俘虏,对外甥往炮弹里掺煤灰视而不见这2件事情来,是因为他的良心还不如过戈登,琅威理两个英国人。(喜欢的话多多关注,多多点赞,多多收藏,转发和评论,谢谢!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欢迎品读!)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 在网络上,有许多普通网友对夏朝的存在与否产生了浓厚兴趣,这...
2025-09-15 13:03:51
张飞被杀之后,为何赵云、魏...
公元221年,蜀汉车骑将军张飞在军营遇刺身亡。这起看似简单的部将叛...
2025-09-15 13:03:34
原创 ...
在苏联的历史长河中,从集体宿舍的简朴共享到私人别墅的奢华独立,这一...
2025-09-15 13:03:32
原创 ...
载沣,这位身处大清帝国末期的摄政王,在他的执政过程中,做出了许多关...
2025-09-15 13:03:30
原创 ...
1949年3月,渡江战役迫在眉睫之际,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向党中央...
2025-09-15 13:03:30
原创 ...
雪岩的名号,在中国近代商业史上声名显赫,风光无极。 他凭借商业头脑...
2025-09-15 13:03:20
原创 ...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
2025-09-15 13:03:14
原创 ...
我们都知道在1939年,苏联与德国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该...
2025-09-15 13:02:59
山西稷山考古新发现:东周时...
6月18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了山西稷山郭家枣园遗址(200...
2025-09-15 13:02:58

热门资讯

既能编奇书又会发明豆腐,为何他... 古代众多王侯里,有的人悠闲地享受荣华富贵,有的人驻守边关征战立功,有的人争权夺利反被权力吞没。 然而...
铁蹄踏遍欧洲:沙俄“欧洲宪兵”... 1814年3月,当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骑着白马,在哥萨克骑兵簇拥下进入巴黎凯旋门时,整个欧洲都屏住了...
这三位国军名将,是因何事?被蒋... 在蒋介石军事集团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有才干的,有本领的,不一定可以得到蒋介石的重用。如果你是黄埔军校...
原创 金... 完颜宗弼:金朝忠诚将领的崛起与陨落 完颜宗弼,又名金兀术,是金朝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领袖之一。可惜,这...
毛天哲:秦始皇遣使“臣翳采药昆... 毛天哲对刻石年代的考定 四天前,《光明日报》6月8日11版刊登了题为《实证古代“昆仑”的地理位置——...
原创 诸... 改写后的文章 东汉末年,皇位频繁更替,朝廷动荡不安。随着中央政权的昏庸,地方频繁遭遇天灾,民生困苦...
原创 明... 明十三陵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是明朝历史的见证,也是古代帝王陵寝的代表。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
原创 末... 1937年,北平的西智义胡同,暮色渐浓。一个日本人提着沉重的箱子,急匆匆地走到一位老者面前:“老先生...
原创 日... 在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来时,东北的大地上依旧有着约12万日本女性,陷入了前途未卜的困境。这些女人中,...
原创 曹... 我从哪里知道刘备打算投靠苍梧太守吴巨呢? 在《三国志·士燮传》里有记载,鲁肃曾向刘备询问未来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