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上甘岭步兵观看炮兵表演:弹雨落下,美军钢盔飞上天,好不壮观
创始人
2025-06-07 19:03:28
0

1952年11月5日,对当时的美国人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就在前一天,总统候选人艾森豪威尔以3400万票领先第二名700万票,当选为美国新一届总统。这也意味着,艾森豪威尔将入主白宫,取代杜鲁门。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美国第34任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

1952年的美国大选,作为一届在朝战期间举行的美国大选,从一开始就与战争密不可分。杜鲁门的对手不断通过媒体,抨击其在朝战问题上的错误,艾森豪威尔也不止一次在竞选演讲中提到“要体面地结束朝战”“(美国)没有足够的坦克可以投入朝战”。甚至,为艾森豪威尔竞选作宣传的广告公司,还打出了“选择艾森豪威尔,就选择了和平”的口号。

可是,当美国大选的最终结果在第二天传到万里之外的上甘岭战场时,美军却没有因为这个“喜讯”而停止进攻。相反,在11月5日这天,美韩联军向上甘岭阵地发动了几天以来最猛烈的一次进攻。或许这是美军官兵庆祝即将解脱的一种方式,更有可能的是,在上甘岭作战的美军希望能够取得一点进展,以便于实现新总统许诺的“要体面地结束战争”。

这一天的战斗,发生了一件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那就是志愿军的榴弹炮意外地将美军F-86战斗机击落,而它的整个经过,恰好被孤胆英雄胡修道亲眼看见。

11月4日晚,根据91团事先制定的“车轮战”防守597.9高地的作战安排,2营5连接替6连,来到各阵地接防。因为连续几天的鏖战,3号阵地所在山头已经被敌人的炮火炸得光溜溜,无一处工事可用,连长决定采用“添油”战术,每次只安排少量的人员防守3号阵地,通过不断增援维系3号阵地的防御,以避免因为在阵地上部署的兵力过多,导致战斗人员白白牺牲在敌人的炮火下。

负责防守3号阵地的是班长李峰。他一共带了2名新战士:胡修道和滕土生参与防守。来到阵地上,3人费尽心思,终于找到一处可以隐蔽的位置,那就是山头上唯一一块上半截已经被炸得粉碎,下半截还保留着些许石头根的大青石。因为石头根露在地面上的部分不足半米,为了确保真能藏住人,不至于“藏头露尾”,班长带着2名战士忙活了大半夜,沿着石头根往下挖了1尺,才勉强有半人多高。

第二天,敌人果然“应约而来”。照例又是排山倒海的炮击,炸得3号阵地地动山摇。也幸亏是有了大青石的遮挡,3人才能在炮击下保住性命。

敌人的炮击渐缓,3个战士赶忙抖去头、背上的土灰,微微直起身子,将脑袋探出石头察看敌情。果然,不少敌人已经到达了山头脚下,正在向阵地爬来。也是因为连日的炮击早已把山坡上的地表炸松,敌人爬山的速度非常慢,几乎是走三步就会因为土虚地滑要退一步。胡修道和滕土生作为新战士,看见敌人越来越近,难免有些害怕,他们抓紧手里的爆破筒等待着班长李峰的命令。

因为3号阵地缺少工事掩体,连长在安排任务的时候就告诉李峰,防守阵地主要依靠丢爆炸物。所以当班长李峰猫在石头后面判断敌人距离阵地比较近的时候,就喊了一声“打”。3个战士整个身体倚在石头后面,不断朝着阵地前丢爆炸物,什么爆破筒、手雷、手榴弹,他们摸到什么爆炸物,就拉开引信,扔向外面。由于胡修道太过紧张,以至于他在投掷过程中,一眼都不敢朝阵地前的敌人看,结果敌人被炸退了好长时间,他还在不断地扔爆炸物,直到班长发现他的奇怪举动并制止了他。

被叫停的胡修道稳了稳神,终于探出头来看看他的战果,只见山坡上躺着一大片敌人的新尸体。突然之间,他甚至有种错觉,打仗越来也挺容易的。“一回生、二回熟”,等敌人第二次进攻,胡修道再也不闭着眼睛瞎扔爆炸物了,他和班长一前一后扔爆炸物,滕土生负责递送,3人配合默契,炸得敌人抱头鼠窜。但毕竟3号阵地的人少,疯狂的敌人还是离山顶越来越近。这时,预定的迫击炮支援来了。

为了充分发挥迫击炮的作用,91团团长李水生早先的时候,就已经把全团十几门迫击炮集中起来支援防守597.9高地。因为是轮到5连组织防守,所以这个迫击炮群的指挥权就交给了2营营长杨水保。杨营长看见3号阵地出现险情,立即指挥迫击炮群射击。

【志愿军的迫击炮阵地,战士们早已测算好了各个目标的射击诸元,指挥员让打哪个目标,就立即开炮】

这些在597.9高地后方连续作战4天的炮兵,早已对阵地前各个位置的射击诸元都了然于胸。杨营长一说支援3号阵地前沿,立即指挥十几门炮开始齐射,瞬间将3号阵地前的山坡炸开了花。话说这些炮兵可真的准!有一次进攻,敌人冲得特别快,等到迫击炮支援的时候,他们甚至距离大青石只有不到20米的距离。炮连长犹豫打不打,但杨营长对于这些“老炮兵”很有信心,坚持要打,结果一轮齐射,准确地覆盖敌群,没有误伤大青石后面的战士分毫。

根据胡修道战后的回忆,当时他们一听见身后传来嗖嗖的炮弹破空声,就知道这是团里的迫击炮群又来支援他们了。他们对己方炮兵的技术非常有信心,立即停止投弹,不仅没有隐蔽,而且特意将脑袋从石头后面探出来,想看看炮兵的“表演”。只见一阵弹雨落下,紧接着无数的敌人的闪亮的钢盔飞向空中,好不壮观。

在志愿军炮兵的轰炸下,不得不撤退的敌人恼羞成怒,他们又开始用远程火力“蹂躏”3号阵地。敌人的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先是使用燃烧弹,炸得整个3号阵地烟火冲天。就这样还不够,敌人又派出了20多辆坦克来到阵地前,对着胡修道等人藏身的石头就是一顿炮击,胡修道“缩在大石头后面,坦克炮打在石头上,震得人心发痛”。所幸的是,这块饱受战火的大青石扛得住炸,硬是没有被炸碎。

敌人又进攻了几次,但是由于胡修道等人占据了地利,扔爆炸物的手法也越来越熟练,所以一次又一次地将敌人炸退。其间,因为周边的9号阵地告急,李峰离开3号阵地前往支援,导致后来3号阵地只剩下胡修道和滕土生两人。

就是在李班长走后不久,敌人在万般无奈之下,居然呼叫F-86战斗机对3号阵地进行俯冲射击。当时,躲在石头后面的胡修道还在纳闷,敌人怎么好长时间没有动静,既不炮击,也不冲锋。就在这时,他突然听见头上传来隆隆的轰鸣声。胡修道抬头一看,只见几架“银色的大鸟”从高空中俯冲而下。原本头还露在石头外面的胡修道心知不好,赶紧将头缩了回去。只听见噗噗噗一阵子弹入地声,原来美军的战斗机在俯冲的过程中朝着大青石周围一顿扫射,要不是胡修道藏得快,恐怕就会被打成筛子。

【F-86战斗机,也就是著名的佩刀战斗机,是美国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

时隔多年,胡修道在回忆当初的情形时,还禁不住称赞美军飞行员的技术真好,飞机俯冲射击后几乎是擦着山尖拉高。但也正是因为美军战机飞得过低,后方的榴弹炮群刚好接到命令支援3号阵地,美军战机遇到了“炮弹雨”。而且有一架战机正好在俯冲,与一发榴弹炮弹撞到了一块。刹那间,天空中爆发出一团火球,紧接着,飞机残骸七零八落,以火球为中心四散下落。这罕见的战争奇观被胡修道看见,他后来成为目睹这一奇观的幸存者。

后来由于敌人不断进攻,友邻的10号阵地全军覆没,3号阵地上的战友滕土生也因为负伤被后送下去,胡修道一人在3号、10号阵地之间来回防守,硬是挡住了敌人十几次进攻。最终,大部队及时赶到,接替胡修道守住了阵地,他也创造了志愿军战士一人一天歼敌280余人的记录。当然,这个杀敌数包含己方炮兵支援时的杀敌数量,正如31师作战科长枫亭总结:“(正是)步兵的英勇机智加上大炮的准确及时,(才)使我们最后守住了阵地。”

【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12军31师91团战士胡修道(中间站立者)】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 在网络上,有许多普通网友对夏朝的存在与否产生了浓厚兴趣,这...
2025-09-15 13:03:51
张飞被杀之后,为何赵云、魏...
公元221年,蜀汉车骑将军张飞在军营遇刺身亡。这起看似简单的部将叛...
2025-09-15 13:03:34
原创 ...
在苏联的历史长河中,从集体宿舍的简朴共享到私人别墅的奢华独立,这一...
2025-09-15 13:03:32
原创 ...
载沣,这位身处大清帝国末期的摄政王,在他的执政过程中,做出了许多关...
2025-09-15 13:03:30
原创 ...
1949年3月,渡江战役迫在眉睫之际,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向党中央...
2025-09-15 13:03:30
原创 ...
雪岩的名号,在中国近代商业史上声名显赫,风光无极。 他凭借商业头脑...
2025-09-15 13:03:20
原创 ...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
2025-09-15 13:03:14
原创 ...
我们都知道在1939年,苏联与德国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该...
2025-09-15 13:02:59
山西稷山考古新发现:东周时...
6月18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了山西稷山郭家枣园遗址(200...
2025-09-15 13:02:58

热门资讯

官宣定档 2025年成都赛艇公... 9月15日,2025年成都赛艇公开赛新闻发布会在成都市新津区举行。据悉,本次赛事将于10月1日至10...
马格德堡的古今故事(旅人心语) 马格德堡的古今故事(旅人心语) 陈照玥 《人民日报》(2025年06月20日第 17 版) 提起...
远见:生命最后的礼物 【本期话题】 战国时代思想家庄周曾在《庄子》中写道:“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意为“人生虚浮不定,轮回...
历史缝隙里的人︱眼前人事忙如戏... 只要细细勾勒,人人都是传奇。“历史缝隙里的人”旨在调动密匝的清代史料,打捞历史夹缝中的跌宕人生。 都...
原创 红... 长征,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早已成为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长征不仅仅是一段...
原创 我... 当然可以!下面是我对您提供的文章进行了改写并添加了一些细节描述: --- 我们都知道,地主阶级往往对...
原创 已... 提到富裕家庭,很多人会想到“富不过三代”的俗话。然而,在中国,有一个家族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律——他们已...
原创 山... 在中国悠长的历史中,晋商凭借其非凡的商业智慧与勤勉精神,成为了中华商业文化的一面旗帜。在这些商人的光...
原创 安... 当然!以下是你提供的文章内容的改写版本,我保持了原文的语义和总字数基本相近,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写,...
原创 吴... 随着崇祯皇帝在煤山自尽,大明王朝的统治也走到了尽头。但明朝的宗室成员和忠诚的大臣们并不甘心承认这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