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康熙为何将孝庄停尸37年不肯下葬?
创始人
2025-06-06 09:32:37
0

康熙将孝庄太后遗骸停在清东陵一侧搭建的“暂安奉殿”三十余年,这个安排其实是因为孝庄皇太后的遗命与清朝皇陵祖制相违背造成的,康熙虽为一代雄主,但面对祖母的遗命也犯了难,一时间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祖母的入葬问题。

孝庄的遗命

“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别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孝庄遗命

孝庄皇太后是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因病去世,去世时留下的遗嘱交代了安葬之事。其中很委婉的表达了不愿意与丈夫皇太极合葬,纠其原因很简单,就是孝庄并未得皇太极宠爱。

众所周知,皇太极一生最宠爱的是海兰珠,按理说孝庄于1625年进宫,海兰珠则是1634年才入宫,当时已经二十六岁,在那个年代更是没有年龄优势,但在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册封五大福晋时,海兰珠被封为四妃之首,仅次大福晋哲哲,孝庄则是四妃之末席。而这个哲哲一方面是因为辈分高于海兰珠,另一方面因为她是蒙古大领主世家之后,故而是政治因素使然。所以皇太极心里最宠爱的人是海兰珠,孝庄的册封与哲哲类似,故而与皇太极没什么感情。再随着蒙古林丹汗的遗孀囊囊嫁给皇太极,孝庄的地位就越来越低,所以才以“卑不动尊”这样的嘲讽之词作解释。

当顺治即位以后,孝庄才母以子贵,与哲哲并尊后宫,这里暂且不讨论立储风波、下嫁多尔衮的传闻,不管如何,孝庄就是凭借儿子的即位得到了尊重,再随着顺治亲政,她的地位才算的上是后宫独尊。而当康熙即位后,已是祖母的孝庄就成了人人尊敬的老祖宗。不得不说孝庄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并不像吕雉和武则天那样干政,而是以身作则,俭朴生活,国家有难,不惜节衣缩食,倾尽后宫银两来支持皇帝的事业,她为人正直,对康熙品性的培养起到很大作用。她培养出两代明君,以顺治和康熙为荣,也因这二位君王而富贵,所以才在临终时要求归葬清东陵,能够陪着顺治,乃至以后的康熙。

康熙的烦恼

“忆自弱龄,早失估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极之恩,毕生难报。”——康熙

康熙是非常尊敬孝庄的,他对待孝庄可谓是尽显孝心。巡游在外,捕获的山珍野味都要令人快马加鞭送往宫中给老祖宗尝鲜;陪孝庄外出游玩时,遇到崎岖山路皆亲自为孝庄扶辇;孝庄重病在床时,康熙领群臣天坛祭拜,祈求以自己的阳寿换孝庄病愈。这样的感情至深也使康熙从不违背孝庄的意愿,那么孝庄的遗命就更不能违背了。

但是按照清初祖制,皇后无论是死于皇帝之前还是之后,都要与皇帝合葬,且同陵同穴,孝庄则明确要求不与皇太极合葬,这是两个相互矛盾的地方。康熙此时也没有更多办法,只能遵从孝庄遗愿,暂且没有入沈阳的昭陵。并且在祖制上,也没有母后陵墓陪临儿子陵墓的先例,所以孝庄要求葬于顺治陵墓旁边的要求也不好实现。最关键的一点是祖制中长者为大,而顺治是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所以他的孝陵位于昌瑞山的主峰下,是清东陵园区内最至高无上的位置。这样一来,就算孝庄葬于清东陵内,也没有比顺治更尊贵的地方入葬,这又是不符合祖制的地方。

所以康熙的办法就是祖制也不破坏,孝庄的遗愿还得遵从,暂时在东陵外修建暂安奉殿,并未开挖地宫,只是将孝庄的棺椁葬在暂安奉殿的宝座上,以土掩埋后永闭殿门,这也是康熙能够做到的权宜之计。

雍正的机灵

“世宗以孝庄文皇后暂安以来国家昌盛,圣祖在位历数绵长、子孙蕃衍为由,认为此地颇吉,故将暂安奉殿改为昭西陵。”——《清史稿》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开始着手孝庄的陵寝事宜,为何选在此年份呢?因为孝庄是于1625年入宫与皇太极成婚的,因此这个年份正是孝庄与皇太极成婚的第一百个年头。加之雍正帝有个好头脑,正逢百年,如果再拖不知何时能入土为安,故而以大清国泰民安,宗庙子孙兴旺的功劳来肯定了康熙当年给老祖宗选的这块暂安奉殿,说明此地风水上佳,老祖宗护佑了大清王朝,故而就定在此地入葬孝庄,于是就花了十个月左右的功夫,为孝庄修建了地宫陵寝。

为了不破坏祖制,雍正以昭西陵命名孝庄的陵墓,这与沈阳皇太极的昭陵遥相呼应,同为一个陵系。昭西陵的位置在清东陵正门左侧,这个选址说明当时康熙也是用了一番心思,清朝以左为尊,后人谒陵也是按照由长到幼的顺序,这个位置对于皇家后人来说,如果前来谒陵,必须先经过昭西陵才能进入清东陵,故而顺理成章的首先拜谒孝庄。陵墓在左,也体现了后人对孝庄的尊重,这也完全符合孝庄的遗愿,既没有与皇太极合葬,又守在了顺治、康熙的陵旁,还彰显了长者的尊贵。

综上,可以看出康熙并非有意将孝庄停尸,他与孝庄的感情至深,身为晚辈,必然是想让老祖宗早日入土为安。只不过他不愿意违背孝庄的遗愿,故而做下权宜之计,这里也能体现出康熙的孝心。

参考资料:《清史稿》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刘邦的崛起堪称最富戏剧性的逆袭剧本。这位出身沛...
2025-09-12 01:04:09
原创 ...
嘉靖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547年十一月壬午日,北京皇城内一片火光...
2025-09-12 01:03:30
“公司楼下惊现古墓”,熟悉...
近日,陕西省西安市张家堡广场施工区域发现古墓的消息引发关注。有市民...
2025-09-12 01:03:19
艾芬达:上市首日跌4.36...
【艾芬达上市首日高开低走,投资者炒新风险大】9月11日,三大指数集...
2025-09-12 01:03:06
苏联国营企业蜕变为官僚垄断...
1975年6月6日《人民日报》英雄的人民 光辉的节日 学习马克...
2025-09-12 01:02:56
原创 ...
大明王朝在崇祯即位之时,已经走到了一个千疮百孔的境地。这个时候,急...
2025-09-12 01:02:45
原创 ...
蜀汉的灭亡 刘备在建立蜀汉政权之后不久便去世,随即诸葛亮接管了政...
2025-09-12 01:02:24
原创 ...
清朝的雍正皇帝是一位极具治国才华的帝王。继承了父亲康熙的盛世局面,...
2025-09-12 01:02:22
原创 ...
《三国演义》中的一位武将,虽然在民间的声誉被大幅度高估,甚至被冠上...
2025-09-12 01:02:09

热门资讯

原创 晚... “大内侍卫”并非古代正式的官职名称。这里的“大内”指的是皇帝的宫殿以及宫内的库房,而“侍卫”则是指那...
原创 大... 大家都知道,清朝的奠基者是努尔哈赤。从众多的历史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努尔哈赤的成长轨迹极为非凡。他...
原创 世... 1127年,黄河的冰面上,宋徽宗赵佶被迫剥去衣物,只剩一件单薄衣衫,脖间挂着麻绳,像是牲口一般被金兵...
原创 赵... 我们都知道,宋朝的开国皇帝是太祖赵匡胤。然而,在他去世后,并不是他的儿子继承帝位,而是他的弟弟太宗赵...
原创 同... 南明是明朝都城北京在李自成攻陷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政权,存在于1644年至1662年,历经了弘...
原创 宋... 宋太宗赵光义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的时间是从976年11月15日到997年5月8日,享年不满六十...
原创 北... 随着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深度研究,我逐渐发现了一个引人深思且富有争议的问题,那就是北宋都城的选址。众所周...
原创 东... 汉少帝刘辩 汉少帝刘辩是东汉时期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同时也是该朝代的第十三位皇帝。当灵帝去世...
原创 康...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要说谁的后妃数量最为庞大,非康熙帝莫属。根据史料记载,康熙帝的景陵中安葬有四位皇...
原创 如... 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许多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层出不穷,其中“空城计”无疑是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典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