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就是一根扎入中国人内心的刺儿,时至今日这根刺儿仍未根除!经过甲午战争的洗礼,日本很快崛起为东亚第一大国!可以说日本就是踏在大清身上而崛起!
在当时,无论是帝党翁同龢,还是国内其他督抚,无不乐见李鸿章不幸遇难。那么究竟是因为谁造成这个悲剧?又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导致这次惨败呢?难道是他自己无能吗?答案显然不是这么简单,而是复杂的。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情?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这是为什么呢?道理非常简单,翁同龢是帝党代表,李鸿章则是慈禧手下人物,翁同龢和其他人自然都想让李鸿章败下阵来,这样就会出现抨击口舌、扳倒李鸿章、削弱慈禧实力的情况。至于别的总督什么的,对于李鸿章“天下第一总督”的地位,早就虎视眈眈了,总想着拉李鸿章下台。
面对这样的局面,李鸿章仅能一人一地(直隶地区)与日本抗衡,这样怎么可能立于不败之地呢?至于别的政治制度、将士们贪生怕死等等,都是次要的理由!
对于李鸿章来说,这时的危险、军事上的失败、以及国内各方面的攻讦都是一方面,更多的侮辱来自于与日求和会谈!
1894年9月17日甲午海战战败后,清政府打算求和,却因日本攻势汹涌而拒不求和!1894年底,日本国内局势不稳,多次爆发农民起义,遂于1895年2月2日,同意清政府求和!可是日本伊藤博文的请求,一定是李鸿章全权代表的,别人是不可能!
在这个求和的过程当中,你一定听到了不少故事,(1)李鸿章被日本浪人暗杀后身中数枪,因此赔款下降了一亿两白银,(2)李鸿章身材高大,但是谈判桌上的日本人送给李鸿章的椅子却很矮小,借此侮辱李鸿章,(3)李鸿章苦苦哀求,但是伊藤博文还是拒绝削减,所谓“只管辩论,但赔款不能减少”!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个开始,中国的命运已经掌握在列强手中!而这场屈辱的失败更是加速了中国走向衰亡之路!从此,中华民族陷入空前危机之中!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国联军侵华”事件。
纵观甲午战争,李鸿章不但体无完肤,并在精神上受到侮辱,可谓身心俱伤!那对李鸿章来说,慈禧对此有何评论?李鸿章回国面见慈禧时,慈禧的言语也是不多的,至于李鸿章在为大清裁减一亿两赔款等等,则一概不提,我淡淡地说出三句话,那就是:“辛苦了”!这句话说得很平淡,却让人听来心里发凉,因为他的话里隐含着什么意思呢?难道这就只是一句空言吗?又或者这是一场闹剧?抑或是另一种结局?那么到底是怎样一回事?
慈禧为何这么冷漠?也许对于一亿两白银并不在意,也许是不满李鸿章吧,也许感到无话可说...反正,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就是再也找不出实情!
客观地讲,身为一个超级补锅匠或者背锅侠,李鸿章,在晚清对外活动的系列事件中,也许会出现许多错误,例如,甲午战争的失误是不少的,但是,关键是:换个人过来会不会更出色?有领导,才会有部下,慈禧最应该受到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