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传统观念里提拔做官、高升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乌纱帽戴上,身份自然水涨船高,荣华富贵、恭维尊敬、光宗耀祖、接踵而来,真是人生最大幸福!然而世道变了,县直的部分精英女性一听闻将要被提拔立刻吓得双腿发抖,心怀恐惧,千方百计推脱掉,也真是咄咄怪事。
何种身份惧怕被提拔?县直机关的女性的办公室主任、政工科长、财务科长等重要中层干部。惧怕被进一步提拔、重用的女干部类别:还有部分县直机关女性副科级干部、副局长层面。任职的渠道?40岁以下女性一般情况在乡镇任职,在县直机关被提拔不多。即使超过40岁,职务升迁也一般安排在乡镇过渡,在县直机关能够被进一步提拔的数量少。可以被提拔到何种职务上?女科长们如获得提拔,一般可以担任乡镇副镇长、镇妇联主席;个别提拔初始就被重用,可以担任镇党委组织委员一职。而县直机关女副局长、副科级干部进入乡镇任职有所区别:副局长基本都能担任镇长一职,级别是正科级,相当提了半格。而领导职务从副科到正科,在一个十八线的小县城是难以上青天的。县直机关女性副科级干部下放乡镇进一步重用,如果岁数尚年轻,都是担任党委副书记(政工)。如果岁数偏大,40多岁以上,都担任正科级镇人大主席或副主席。为何一般情况必须到乡镇任职?对年轻女干部而言是一种培养模式,利弊暂且不提。乡镇工作比较辛苦,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群众利益千变万化,县直女干部们以前办公室电脑办公,没有经历过这个阵式,缺乏接地气的经验,需要通过乡镇工作进行历练。而岁数偏大县城女干部要解决级别、待遇、身份问题(事业编制转公务员身份),县直机关职数有限、编制数额限制、操作麻烦,进入乡镇任职是一条捷径。
但政策的设计者忽略县直机关女性干部的阴阳双重性:阳--为公办事、听从安排,自己就是个螺丝钉,哪里需要去哪里!--一句空洞的口号只能加深内心的厌恶感。阴--个人利益需要,孩子需要照顾、女性在情况复杂、素质参差不齐乡镇遇到危险概率更大,工作艰苦复杂程度也严峻考验她们的体力和心理承受度,未婚的老姑娘还有产生找对象难的苦恼。而提拔的晴雨双重天,更让部分县直机关女干部产生利益被剥夺感的不良心理体验。应该坦率承认提拔、重用过程中的人脉关系、背景等人为因素,也有一部分县城女干部可以在城区机关被提拔、重用,比乡镇任职强多了。还有部分县直女干部依靠强大背景、深厚人脉仅在乡镇打个滚、短暂渡金而顺利返城,迈入领导阶层。绝大多数进入乡镇任职的县直机关女干部职场生涯基本上要在乡镇度过了,无非是一个又一个乡镇不断的漂泊,直到退休。而以提拔为手段排除异己,以一种体面方式将所讨厌之人踢出县直机关,也会让女干部们视乡镇为畏途。非尘世信仰大义与世俗利益确实存在着一条鸿沟天堑,与普通人相距太远。县城政府机关的女干部们也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也生活在市井烟火之中,也有个人利益诉求。政府的职位、工作对她们而言仅仅是一份谋生的工具,生存的方式而已,拒绝提拔是经过反复利益权衡严肃选择,没有必要去上纲上线大加指责。十八线的小县城本来工资就不高,女干部们拿着区区几千元工资,仅刚刚摆脱了温饱线,是一群为了生存而挣扎的普通女性,又怎能产生为了事业献身的崇高信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