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逼杀儿媳阿鲁特氏,慈安太后为何不管?或许,我们冤枉了慈禧
创始人
2024-06-28 16:08:00
0

原标题:慈禧逼杀儿媳阿鲁特氏,慈安太后为何不管?或许,我们冤枉了慈禧

清光绪元年二月,同治皇帝的原配嫡后——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病逝于储秀宫,距离其夫同治皇帝驾崩仅有两个多月。而后,“慈禧太后暗害阿鲁特氏”的传言在宫廷、朝堂乃至民间广为传播。

《满清外史·第三章》中对于孝哲毅皇后的死因,就有过相关记载:

及载淳殂,载湉立,阿鲁特氏以与所草之遗诏不符,剧悲痛。事为那拉氏所知,亟召至,遽批其颊曰:“尔既害吾子,尚思作皇太后耶?”阿鲁特氏跪于地,泣不止。久之始还宫,益痛不欲生,旦夕悲啼,目尽肿。一日,崇绮入视,知其状,奏闻。那拉氏曰:“皇后如此悲痛,即可随大行皇帝去罢。”

这里,因为对慈禧太后违背同治皇帝所立遗诏意愿,擅自更改了皇位传承结果,而“悲痛甚剧”,随后在慈禧太后的一再逼迫下,才得以“惨死之速”。至于清朝官方文献记载之“痛经大行皇帝龙驭上宾,毁伤过甚,遂抱沈疴”的记载,只不过是“特掩饰天下耳目之言,非实录也”。

那么,在光绪元年,对慈禧太后能够起到相当程度制约之慈安太后,为何对慈禧太后逼杀孝哲毅皇后,无动于衷,不加以保护呢?

要知道,阿鲁特氏之所以能够在慈禧太后反对的情况下,成为同治皇帝的中宫皇后,正是因为慈安太后的鼎力相助。而且,阿鲁特氏还和慈安太后有着较为直接的亲属关系(孝哲毅皇后乃系慈安太后的姑表外甥女)。

笔者认为,在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病逝的过程中,慈安太后之所以未有任何站台和保护之举,是因为孝哲毅皇后的死因,并非民间传闻那般,乃系慈禧太后逼杀;而是万念俱灰之下的必然结果——病逝。

至于依据所在,笔者认为有三方面足以说明:

1、孝哲毅皇后的所在,对慈禧太后掌握朝政大权并未实质性威胁

不可否认,孝哲毅皇后乃系清朝最为悲情的皇后。在慈安太后的大力举荐下,同治皇帝违拗了生母慈禧太后的意愿,放弃了慈禧太后看中的富察氏,而选择了慈安太后看中的阿鲁特氏,也正是如此,阿鲁特氏成为了慈禧太后的眼中钉、肉中刺,开始了于后宫之中的悲惨生活。

在选择皇后一事上的巨大分歧,让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之间的关系迅速恶化,并对慈安太后生出嫌隙。为了压制阿鲁特氏,挽回“皇后之争”事件中丢失的面子,慈禧太后对富察氏百般安抚晋升,在阿鲁特氏完全能够行使皇后职权的前提下,将富察氏连升两级,晋封为皇贵妃。

《满清外史》中,曾经记载了慈禧太后对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的“百般刁难”:

那拉氏以其子之敬礼阿鲁特氏也,益忿怒。每值阿鲁特氏入见,从未尝假以辞色。浸而母子间亦乖违矣。后乃谓载淳曰:“慧妃贤明,宜加眷遇。皇后年少,未娴礼节。皇帝毋辄至宫中,致妨政务。”且阴使内监时时监视之。载淳大不怿,于是终岁独宿乾清宫。

慈禧太后对同治皇帝后宫生活的蛮横干涉,让同治皇帝索性放弃了让其“心益喜,故伉俪綦笃”的阿鲁特氏,放弃了整个后宫,转而留恋于宫外的烟柳之地,以致年仅19岁便身染“非能明言之疾”而早早驾崩。

同治皇帝驾崩以后,为了保证自己“垂帘听政”的权力,就必须保证自己皇太后的位分。有鉴于此,慈禧太后按照“兄终弟及”的皇位传承方式,选择了醇亲王之子——爱新觉罗·载湉,“继文宗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也就是说,原本应该升级为皇太后的阿鲁特氏,在同治皇帝驾崩后依然是皇后的位分,对于慈禧太后而言,毫无威胁和挑战之言。

而且,早在同治十三年十二月,爱新觉罗·载湉就已经被接入皇后,成为嗣皇帝,阿鲁特氏的嘉顺皇后名分早已明确,已经无法更改。所以,更谈不到对慈禧太后摄政之权的威胁。

也就是说,慈禧太后没有逼杀孝哲毅皇后的动机;即使对孝哲毅皇后,心有怨恨,也不至于到了逼杀的地步。

2、慈安太后尚居后宫之首,慈禧太后不可能不顾虑她的影响

“辛酉政变”以后,和慈禧太后并称“两宫皇太后”的慈安太后,被“上奉两太后御养心殿,垂帘听政”,而慈安太后因为“中宫之尊”位列慈禧太后之上,乃系权势高于慈禧太后的真正晚清政权一把手。

孝哲毅皇后崩逝的光绪元年,慈安太后仍然以“母后皇太后”的身份,“复听政”,政治地位依然在慈禧太后之上。对于这个出身中宫的后宫之主,慈禧太后纵然跋扈,也始终以礼相待、事事请示。

在对待孝哲毅皇后的态度上,尤其是逼杀孝哲毅皇后这等大事上,慈禧太后不可能不考虑慈安太后的考虑和感受。也就是说,尚在人世,尚居后宫头把交椅的慈安太后,能够有效制约慈禧太后的诸多过分之举,让慈禧太后即使有逼杀阿鲁特氏的想法,也不敢形成事实。

3、根据清朝官方记载,孝哲毅皇后的病逝乃系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暴卒

对于阿鲁特氏患病而后病逝的整个过程,《清实录·德宗实录》中,有过较为详细的过程记载:

丙戌。上侍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幸储秀宫。视嘉顺皇后疾。丁亥。上侍慈安端俗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幸储秀宫。视嘉顺皇后疾。

也就是说,光绪元年正月,嘉顺皇后“痛经大行皇帝龙驭上宾,毁伤过甚”而“遂抱沈疴”,在光绪元年二月十八日、十九日两天,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都亲临病榻前,“视嘉顺皇后疾”。

也就是说,慈禧太后前往储秀宫视疾时,都有慈安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共同见证,并无下手契机。

而且,在《翁同龢日记》中,对阿鲁特氏的病逝也有过相关说明:

嘉顺皇后卧疾已久,今益剧矣。

这说明阿鲁特氏的病情乃系一个循序渐进、逐渐加重的过程,并非突然病发而亡。

所以,笔者认为,《清实录·德宗实录》记录的孝哲毅皇后死因之“痛经大行皇帝龙驭上宾,毁伤过甚,遂抱沉疴,遽于本日寅刻崩逝”的说法还是可信的。毕竟,同治皇帝驾崩以后,光绪皇帝的入嗣,让未生育皇嗣的孝哲毅皇后彻底失去政治立足点,心如死灰,遂生出悲观情绪,以致抑郁患病而终。

参考文献:《满清外史》、《清实录·德宗实录》、《清史稿·列传一·后妃》、《翁同龢日记》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助理员。 可是你知...
2025-07-07 04:33:41
原创 ...
一般来说,能够成就大业的人,不光自己能力强,还要有时运相助,能力和...
2025-07-07 04:33:21
原创 ...
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席间谈笑胸襟阔,最从平淡见英雄。...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东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巨鹿人张角率部发动了黄巾起义,此举对...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广德二年冬,公元764年。 时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观察使的郭...
2025-07-07 04:33:12
原创 ...
1936年,在浙江余杭县良渚,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末期、铜石并用时...
2025-07-07 04:33:06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有个历代流传的成语“面从后言”,简而言之就是当面赞成...
2025-07-07 04:32:53
原创 ...
刘备集团怎么衰败得那么快?诸葛亮的隆中对,并不是最优解 二爷那会真...
2025-07-07 04:32:44
原创 ...
唐代最有诗情的才妓,8岁时已预示一生命运,死后风雅倒成了艳俗 唐代...
2025-07-07 04:32:36

热门资讯

原创 F... 2025赛季的F1英国大奖赛迎来了紧张激烈的排位赛。北京时间7月6日,赛事在令人期待的气氛中展开。在...
原创 李... 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国的封建社会孕育了两座璀璨的丰碑,一是辉煌的汉代,其大一统的荣耀自不必言;另一...
青鸟联农实践团:焦裕禄纪念馆内... 2024 年 7 月 16 日,青鸟联农实践团满怀敬仰之情,踏入了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的焦裕禄纪念...
原创 杯...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奥... 奥斯曼帝国是中世纪时期崛起于安纳托利亚地区的伊斯兰帝国,作为伊斯兰帝国众多成员中的一位。奥斯曼帝国可...
原创 日... 二战期间的日本,在极端军国主义全民皆兵的意识形态下,所有百姓都做着凭借一弹丸小国征服全世界的美梦,甚...
原创 他... 此人是最特殊的地下党,投靠国民党麾下,迎娶蒋介石之女,不费一兵一卒,成为敌军最高统帅的乘龙快婿! 可...
原创 顺... 顺治六年,摄政王多尔衮为了篡位,便亲自为顺治帝挑选了一位皇后,这位皇后也是满蒙联姻的结果。来自孝庄的...
原创 左... 前言 左权逝世后,彭德怀对左太北宠爱有加,常常给她讲左权的故事。每当这时,彭老总有着说不完的话,也不...
原创 李... ?李玉堂 海南岛防卫总司令薛岳手下有两员大将:李铁军和李玉堂。其中,李铁军任北线兵团司令官,李玉堂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