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六年,摄政王多尔衮为了篡位,便亲自为顺治帝挑选了一位皇后,这位皇后也是满蒙联姻的结果。来自孝庄的娘家—科尔沁草原,而且还是孝庄亲哥哥吴克善的女儿孟古青。
也就是说顺治帝所要娶的皇后是亲舅舅的女儿,顺治帝的亲表妹。
顺治七年年底,摄政王多尔衮外出狩猎时不幸坠马,结果很快便病逝了。
多尔衮病逝后,虽然一开始顺治帝将其追封为义皇帝,但是仅仅一个月后便将多尔衮开棺戮尸,废掉一切名号,撤出太庙。按理说,既然孟古青是多尔衮为顺治帝挑选的皇后,顺治帝完全可以以多尔衮已经病逝为由,直接换一位皇后,毕竟他们二人还未大婚。
但顺治帝看在生母的面子上,毕竟孟古青是孝庄的亲侄女,还是在顺治八年下旨将孟古青册封为中宫皇后,二人大婚。
顺治帝与孟古青是亲表兄妹,本应该感情极好。更何况孟古青出身贵族,长相俊美,而且聪明,确实也担得起皇后的名分,但顺治十年九月,二人大婚仅两年后,顺治帝废掉孟古青皇后的名分,降为静妃。
即便顺治帝不喜欢表妹,但为何非要废了她呢?孝庄难道不阻拦吗?
孟古青有两个缺点,让顺治帝忍无可忍:
一是善妒,孟古青入宫后,将宫内所有的女乐全部换成了太监;若是发现哪位妃嫔比自己漂亮,比自己得宠,便会想方设法除掉。孟古青就想要独得顺治帝的宠爱,殊不知孟古青越是如此,顺治帝更是厌恶。
若是孟古青看到顺治帝跟哪位妃嫔亲近的话,便会争风吃醋。
二是奢侈,孟古青从小便娇生惯养,生活极其奢靡,挥霍无度。她吃饭所用的器皿全部都需要是金的,所有的衣服也需要用珠玉来进行装饰。
而顺治帝呢?
虽生在皇家,还是一国之君,但是顺治帝体恤百姓,所以生活很简谱,以实用为主,并且反对铺张浪费。二人的生活习惯截然相反,又怎么会不闹矛盾呢?
更何况顺治帝本就多将自己当成傀儡皇帝的多尔衮十分痛恨,孟古青是多尔衮挑选的皇后,顺治帝看不顺眼也实属正常。
正因为如此,顺治帝宁远独宿乾清宫也不入后宫。
两年后,顺治帝越来越憔悴,孝庄虽不情愿儿子废掉自己的侄女,但与侄女相比,自然还是心疼自己的儿子,所以便默认了废后一事。
既然没有了生母这一阻拦,顺治帝便坚定地提出废后一事。
虽然朝中大臣大多都反对,但是顺治帝心意已决,谁劝阻也无用。
最终,孟古青被废,降为静妃。
虽说孟古青不再是皇后,但好歹还是顺治帝的妃嫔,但她为何没有葬在顺治帝所在的孝陵呢?
在孝陵中,除了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孝献皇后董鄂氏与顺治帝合葬外,孝惠章皇后、悼妃等7位妃嫔、4位福晋、17位格格一共31位,不管位份等级大小,全部都有名有姓,唯独没有孟古青这位废后。
孟古青哪怕是没有资格与顺治帝合葬,好歹也有资格附葬与孝惠章皇后的皇后陵,怎么就没有呢?
那,废后孟古青究竟葬在什么地方呢?
《朝鲜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记在了关于顺治帝废后的事情:孟古青被废后便回了娘家,而且还在科尔沁草原生下一个男孩。男孩在生母的养育下长大成人,而且名声还不错。清廷便担心蒙古科尔沁会拥立这位男孩为皇帝,毕竟他也是顺治帝的血脉,所以便多次讨要,但是科尔沁草原就是不肯送还。
至于废后是何时死的,葬在了那里,至今还是一个谜。
毕竟宫廷内的事讳莫如深,并没有记载的那么清楚,想要知道废后的安葬之处确实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