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晚年时,曾评选出一份开国功臣排行榜,名单上有二十四位功臣,这就是著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个榜单上的功臣包括:左武卫大将军长孙无忌、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李孝恭、左仆射杜如晦、谏议大夫魏徵、右仆射房玄龄、尚书高士廉、尚书尉迟敬德、鹤城太守李靖、尚书令萧瑀、颇炉将军段志玄、尚书刘弘基、洛阳郡守屈突通、荆州长史殷开山、右武卫上将军柴绍、京兆尹长孙顺德、洛州长史张亮、扬州郡守侯君集、武威长史张公谨、虎贲将军程知节、尚书虞世南、左令刘政会、右令唐俭、上将军李勣、虎威将军秦琼。
在这份榜单中,排名第一的是长孙无忌,他是唐朝的谋士。而排名第二的李孝恭则是名单中排名最高的武将。由此可见,在唐朝官方版的武将排名中,李孝恭当之无愧地被视为隋唐时期的第一名将。李孝恭究竟是谁?他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因功被封为河间郡王。回顾李孝恭的战功,他的确有着不小的成绩。他曾平定巴蜀、消灭南梁、统一江东,还征服岭南,可以说,李世民负责平定北方,李孝恭则负责平定整个南方。这也使得李孝恭获得了隋唐第一名将的荣誉。 然而,仔细分析,李孝恭的战功并非完全属于他自己,实际上他有很大的水分。这个隋唐第一名将的称号,并不完全适合李孝恭。为什么呢?因为他其实并不是一个擅长打仗的人。一个不太擅长打仗的人,如何能立下如此显赫的战功呢?原因在于,李孝恭有一个强力的支持者——李靖。李靖是公认的天才军事家,而李孝恭的很多战功,实际上是李靖所打下的。由于李靖不被唐高祖李渊所重用,所以他并没有成为主将,而李孝恭则顶替了他的位置。比如在唐朝平定南梁和江东的时候,李孝恭虽然是主帅,李靖则担任副帅。因为李孝恭并不熟悉军事,李渊事先便指示李靖负责指挥战斗。虽然如此,李孝恭并不甘心充当傀儡。在攻打南梁时,李靖提出应先稳守防线,待敌方士气衰弱再发动进攻。但李孝恭坚持主动出战,结果唐军遭遇了惨败。此时,李靖抓住敌军抢夺战利品的空档,带领唐军反攻,最终反败为胜。李孝恭对李靖的军事才能由衷佩服,从此对他言听计从,两人也因此成为了亲密的搭档,共同平定了南梁。 后来,在江东辅公祏反叛唐朝时,李孝恭再次出征,这一次他麾下有李靖、李勣、任瑰、张镇州、黄君汉等众多名将。李孝恭听从李靖的指挥,最终成功平定了江东。可以说,正是在李靖的辅佐下,李孝恭才得以完成这些辉煌的战功,并且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名列第二,武将中排名第一。 然而,实际上,李靖的功劳远远超过了李孝恭,李靖才应该是那个排名第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