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一生中做的许多事中,杀害华佗是他最为悔恼的一件。如果不是曹冲去世后,曹操也不会叹息“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曹操杀华佗并非因为心狠手辣,而是因为一时冲动,也不能说华佗有什么特别私心。其实,华佗并非因为想为关羽复仇才被曹操杀害,这一点和后来的《三国演义》有所不同。
在《三国演义》中,华佗因为想要给曹操开颅治疗,用麻沸散麻醉大手术,曹操误认为他是想借此机会为关羽复仇,甚至用自己做实验。于是,曹操将华佗抓捕并施以酷刑,最终导致华佗的死亡。但是,在正史中,华佗与关羽并没有太深的交情,关羽刮骨疗毒的医生并不是华佗,而华佗救治的很多重要人物,如陈登、周泰等,都有明确的记载。如果华佗真为关羽治病,陈寿的《三国志》中肯定会有所提及。因此,认为华佗是为了替关羽报仇才杀曹操是不可能的。 正史的记载与演义不同。根据正史记载,曹操当时因患头风病,找到华佗为自己治疗。华佗针灸后,曹操的病有所好转,但很快又复发,于是曹操决定让华佗常驻,专门为自己治疗。后来,华佗表示想回家看看妻子孩子,曹操同意了他回家休息。但一段时间后,曹操的头痛再次发作,华佗又以妻子生病为借口,不去治疗,并再次延长了假期。 随后,曹操多次派官员去请华佗,但华佗仍然找借口推辞,说妻子病重,实际上不想再为曹操服务。华佗的这一做法让曹操产生了疑虑,认为他可能在撒谎。于是,曹操亲自派人去查探华佗妻子的情况,结果发现华佗确实在撒谎。 华佗的这种行为在当时被视为欺君之罪。而医生在古代属于“方技”,地位低下。华佗虽然医术高超,但在曹操眼中仍然只是低贱的职业,无法与贵族的地位相比。曹操多次宽容他,最终因华佗欺骗自己,曹操怒不可遏,决定将其囚禁。华佗被严刑拷打,但年老体衰,最终不堪折磨而死。在临终时,华佗曾把一本医书交给狱吏,告诉他这本书能救人,但狱吏因担心触犯法律而不敢接受。于是,华佗只得亲自将医书烧毁,这本书在演义中被称为《青囊书》。华佗之死,归根结底是由于他过于自负,企图通过欺骗来逃避曹操的控制。而曹操也因当时的病痛加重,心情愤怒,失去理智,做出了不理智的决定。更重要的是,那个时代医生的地位过低,虽然华佗医术非凡,但毕竟身处贱业,想要不被差使,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