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的结尾部分,张苞因吐血而死,张家也因此逐渐衰败。而当关羽去世后,关家也随之遭遇灭顶之灾,整个家族被满门抄斩。而在这三个兄弟中,唯独刘禅在后来的岁月里过得十分安逸,完全没有感受到国家动荡的压力。
回想当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曾在桃园结义,发誓要共度一生,携手同心,为了理想而奋斗。虽然历史中并没有详细记载他们的结义场景,但《三国演义》为这段兄弟情写下了生动感人的篇章,塑造了一个至今被人称道的“义气兄弟”。他们并没有要求生死同年同月同日,但却誓言为共同的目标而死,最终他们也都为国家和家国的理想付出了生命。 关羽被杀后,张飞和刘备开始准备为兄弟复仇。特别是张飞,在策划复仇的过程中情绪激动,一时气急对手下大打出手,结果在冲突中被手下杀害。得知自己两位兄弟相继死去,刘备愤怒之下动用大量兵力攻打东吴,然而在夷陵之战中,刘备大军被火烧得一败涂地,刘备也因此丧命。 这三位英雄就这样结束了他们的壮丽人生,然而他们的后代却在历史的洪流中发生了剧变。诸葛亮继承了他们的遗志,誓言北伐中原,恢复汉室。那时诸葛亮已年过五十,他带领着三位兄弟的儿子们,刘禅则被安置在后方,管理国都。然而,在北伐的初期,令诸葛亮未曾料到的是,关羽的儿子关兴和张飞的儿子张苞却相继死于非命。得知这个消息时,诸葛亮悲痛欲绝,甚至因为过于伤心而吐血昏倒。 此时,刘禅已经继承了父亲刘备的帝位,成为了蜀汉的皇帝。历史上,刘禅被称为昏君,他仅仅沉溺于享乐和荣华富贵,从不关心国家的未来,与父亲刘备的英明有着天壤之别。当蜀汉最终灭亡时,三兄弟的后代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张家的衰弱不堪,关家则遭遇满门抄斩的悲惨结局。关羽当年在樊城大败曹军,斩杀了许多敌军,其中包括庞德的儿子。庞德家族因此满怀仇恨,最终找到了报仇的机会,将关家满门抄斩,关羽的后代因此遭到惨遭灭族的命运。 而刘禅作为最后一个幸存的后代,因其投降了魏国,并没有做任何抵抗,得以安然无恙地活了下来。那时,魏国的司马昭已开始掌权,他对刘禅心存试探,看到这个乐不思蜀的皇帝后,决定放过他。最终,刘禅成了三兄弟后代中最“善终”的一个。 当时许多人看到这一幕,感到深深的惋惜与愤慨。那些为国家付出一切、坚持不懈的人最终死得极其悲惨,而那些没有尽全力、不思进取的人却能够安享富贵。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或许就在于时代的环境与形势,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