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档案:玲珑矿区工人作业及矿业发展情况
年份:1945年
馆藏:山东省档案馆
这份档案,记录了招远玲珑金矿从1937年到1945年的工人作业情况和矿业发展情况。这是胶东党组织带领工人从日军“虎口”夺取黄金的珍贵见证。
胶东是黄金的重要产地,尤其是招远,分布着2000多条可供开采的金矿脉。
1939年2月,日军占领招远县城(今招远市)后,重兵侵占玲珑金矿,疯狂掠夺黄金资源。
被日军侵占的玲珑金矿
想开采而没有工人,便向周围附近的各村强要工人……金矿区大小据点二十六处,大小炮楼八十八个。
——《玲珑矿区工人工作及矿业发展情况》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经费极度缺乏。胶东党组织接到向延安运送黄金的任务后,开始用各种方式秘密筹集黄金。
胶东党组织派部分同志潜入日军控制的金矿,发动矿工,一面消极怠工,故意破坏、降低日军的采金量,一面从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偷运黄金。
有的一个炮眼放三天,有的只打毛不打金线,有的破坏洞子,女工推磨往磨里放油、放肥皂,使敌人得不到金。
——《玲珑矿区工人工作及矿业发展情况》
九曲村“采金委员会”旧址
为了把金粉带出,矿工们想出了许多巧妙的办法,有的藏进破棉袄里,有的夹在双层的鞋底里,有的藏在挖空的棍棒里和送饭的篮子里,有的把汞膏(也叫混汞金,回去加热使水银蒸发即得到品位很高的金子)塞到菜饼子里,一边吃着一边接受门岗检查。
——张万相(时任玲珑金矿日语翻译)口述
除了虎口夺金,胶东党组织还通过袭击日军的运金车、建立收购站秘密收购黄金等方式,筹集到了大量黄金。
胶东党组织组建一批批运金小分队,将筹集的黄金分批经过“渤海走廊”,运往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驻地,再由中共中央山东分局运往延安和中共中央北方局。
护送黄金极其危险,不仅要避开日伪军的频繁“扫荡”,而且要穿越由敌人的据点、炮楼组成的重重封锁线,还要保证所运送的黄金万无一失。
玲珑金矿矿洞
日军修建的选矿厂旧址
到达山西境内汾河流域一个叫雁鸣渡的河畔时,与日军突然遭遇。孙队长临机将队伍一分为二,两人的黄金集中由一人携带,一半人渡河送金,一半人阻击掩护,结果黄金送达了延安,但阻击人员全部牺牲。
——王德昌(时任运金小分队班长)口述
日军采用种种手段破坏这条运金通道,胶东运金小分队屡遭伤亡。1943年9月,胶东军区和滨海军区部队打通了滨海区和胶东区的联系,开辟了新的交通线“滨海通道”后,运金小分队的危险和艰难才得以缓解。
在护送黄金的行动中,无数战士血染运金路,却没丢失过一两黄金,没发生过一起携金叛逃事件。
抗战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共向延安秘密运送了13万两黄金,成为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重要经费保障。